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小学新课改后设置的一门对于儿童品德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但目前小学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口语课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教学需要,以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执教能力为已任,把该学科纳入教学范围,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知识的讲授、训练,提高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社会实践类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并根据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本文立足于新一轮课改中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高低是影响中小学生成长和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影响因素、提高途径是不同的.基于教师专业化和小学教师专业已有研究,着重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标准、影响因素,并在该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途径和措施,是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的补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一线人员以一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倡导课程综合化,强调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本文以品德与社会和数学学科为例,谈一谈小学数学学科和品德与社会之间的有机整合。一、“学科整合”的概念所谓“学科整合”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原有分科和学科知识领域教学的基础上,力求与相关学科及社会生活、各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相互促进,使教学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知识系统结构,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其目的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 二、学科教学理念的整合 (一)学科教学理念内容  相似文献   

5.
以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儿童文学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入手,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应改变教育实践课程(环节)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专业基础课单纯教学学科理论知识的传统观念,应结合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科特点与课程性质,围绕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问题,开展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加强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并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 ,整合了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课程 ,(以下简称品德与社会 )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主要是从小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 ,认识社会的需要出发 ,将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价值观和初…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成长的摇篮,专注地执着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化成长,计算机学科教学是师范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师范生专业化成长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本文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角度,讨论了如何对师范生实施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的形成。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存在。一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脱节,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很难进入学生的内心,教学效果并不显著。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高校师范专业陆续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课程作为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重点是培养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因此其教学目标是高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技能比赛和师范生课程教学经验,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现象并进行归纳和解释,提出培养整体设计科学规划课程的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形成良好专业素养等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个人的体会。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开展活动,使活动所蕴涵的个体真正与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是师范生的一项专业技能,是课程改革对师范生提出的新要求,其内涵是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从社会环境、知识世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挖掘各种课程因素,形成课程资源并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对师范生而言可从实习活动、学科知识的拓展、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师生互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论高师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法,针对目前我国高师体育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其课程体系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以体育学科为中心;各类课程比例失调;忽视课程标准的设计。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和体育的迅速发展、科学化新成果的出现和高师体育本科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优化高师体育本科课程的设置,设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革新基本教材,开创我国高师体育本科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培智学校美术教育尚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或大纲,课程的原则和目标以及教学要求以取舍的方式参考普通学校美术课程标准,课程的理念一般都指向儿童智能的发展。而课程的美育功能往往被弃之一边,如何发挥课程功能,实现课程的多重目标,这还需要我们对课程价值作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地区师范学院体育改革与发展状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英国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之经验,我国西北地区师范学院的体育改革与发展应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包括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标准与课程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确定职业能力测评内容与标准等,将从根本上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办学理念,推动职业教育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为我国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应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7个省市地区175所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综述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设中,对体育保健课教学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保健课教学目标认识不足;部分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文件不完整,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存在的问题;体育保健课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体育保健课教学评价缺乏规范等.最后得出结论:结合国家关于体育保健课教学相关文件及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出能真正体现体育保健课授课意义和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体系,使体育保健课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静 《美育学刊》2020,(2):8-1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也进入深水区,美术教育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其中,要求美术教师专业化成为许多矛盾汇聚的焦点。在职美术教师的发展起点在于职前培养,而培养职前美术教师的关键之一是相关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过程。故从我国学校美术课程观历史发展脉络出发,倡导建立美术课程内容与教育哲学观念、理解与实践之间紧密联系的观点,基于“实践智慧”,提出组织具有批判性质、经验性质和体验性质三种特点的高等师范学院美术教师教育课程模式设置与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因长期不是作为独立的专业必修课进行开设,贸易史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常常被忽视。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面临对外贸易问题越来越复杂,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贸易史类课程在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基于此,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相关专业教师的教研水平的提高成为目前贸易史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课程设置上,需要通过综合考虑专业、方向与兴趣,加强贸易史课程开发与设置;教材建设上,要在传统编年史教材的基础上,加强专题型贸易史教材的开发;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教研相长,以研究促教学。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课程与教学关系发展与演变的脉络所进行的梳理发现,目前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大课程观认为传统的课程观念逐步从轨道转化为在轨道上运作、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教师是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这一观点对体育教师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认为在大课程观理念指导下,体育教师应成为体育课程的研制者、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学生体育学习的促进者、现代体育教育的开拓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20.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面临的问题,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同时对课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