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受瞩目的日本新《教育基本法》(以下简称“新法”)于2006年12月22日正式公布施行。与60年前的《教育基本法》相比,“新法”修改之处颇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就是首次把幼儿教育纳入其中,反映了日本幼儿教育发展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2.
日本新《教育基本法》的颁布预示着日本教育法制与教育改革的转向.本文试图就《教育基本法》修订的历程进行追溯,对修订的背景与动因进行透析,对新旧《教育基本法》的内容展开比较,对新《教育基本法》中最大的争论焦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结合安倍首相和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教育观阐述日本安倍内阁于2006年12月正式颁布施行的《新教育基本法》的出台背景。对照在日本历据59年的旧教育基本法,具体介绍新教育基本法的修改内容。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22日,日本颁布施行了新的《教育基本法》,这是对1947年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的全面修订。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是规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的一部教育宪法,此次修改使日本的教育基本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旧教育基本法倡导以自由、民主、平等、和平为核心的民主主义教育理念相比较,新教育基本法虽然保留了尊重"个人的尊严"、"完善人格"等理念,但更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公共精神"、"热爱培育传统和文化的我国和乡土"的新理念,这是以"公共"、"传统"、热爱国家为核心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教育基本理念的这种转变,将会影响今后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4月起,日本各所幼儿园开始实行由文部省(现文部科学省)颁布的新改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新《要领》为21世纪日本的幼儿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也代表了新时代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要领》在总则中指出:“以幼儿园教育为基本的幼儿教育应让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以儿童自身为主体的游戏活动,使儿童萌发自我意识,认识他人的存在,并基本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幼儿期是儿童的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对自我概  相似文献   

6.
4月28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理念的支柱,《教育基本法》被认为是日本的“教育界宪法”。本次修正案是该法1947年制定以来的一次全面修改,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该法于5月16日步入国会审议阶段,若表决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将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7.
4月28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理念的支柱,《教育基本法》被认为是日本的“教育界宪法”。本次修正案是该法1947年制定以来的一次全面修改,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该法于5月16日步入国会审议阶段,若表决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将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8.
日本《教育基本法》修正案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基本法》是日本教育的根本大法,对它进行修正是进入21世纪后日本教育的第一件大事。在此拟就《教育基本法》修正案的提出过程、修正案提出的依据及主要内容、当前日本对修正案的主要争议点等几方面,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具体介绍与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9.
胡国勇 《上海教育》2008,(21):38-40
新《学习指导要领》的背景:学力争论与《教育基本法》修正 2008年2月15日,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颁布。因为之前有2006年12月的《教育基本法》修正,以及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的发布,新《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改内容几乎都在预料之中,所以其产生的反响远没有1998年《学习指导要领》颁布时那么强烈.  相似文献   

10.
日本《教育基本法》面临全面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丹 《上海教育》2006,(7B):28-30
4月28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理念的支柱,《教育基本法》被认为是日本的“教育界宪法”。本次修正案是该法1947年制定以来的一次全面修改,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该法于5月16日步入国会审议阶段,若表决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将正式生效。[编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28日,日本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并于同一天将该法提交国会表决,如本届国会通过该法案,那将是《教育基本法》60年来的第一次修订,"教育界的宪法"修订将是日本教育发生根本性改革的第一步.在基本法中加入培育国民"爱国心"的教育核心理念是备受争议的焦点,新增这样的表述正是日本执政党此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爱国心"的表述及其对日本教育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次修订是对1947年《教育基本法》的反动,它预示着未来日本教育将变得更为保守,战后的"民主式教育"恐怕会因此而划上休止符.  相似文献   

12.
综观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史,可以发现日本教育法规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学制》、《教育令》、《学校令》为代表的第一阶段,是日本近代教育法规的形成时期。以《学校基本法》为代表的第二阶段,是日本近现代教育法规的发展时期,而《终身学习振兴法》的颁布则标志着日本现代教育法规的成熟与完善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1947年,日本以《教育基本法》颁布为标志的现代教育制度第二次改革开始,从而拉开了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序幕。一《教育基本法》第六条中指出;“法律所承认的学校的教员都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教员要自觉对待自己的使命,并努力完成自己的职责”,而且指出:”教员  相似文献   

14.
日本1964年颁发第一个《幼稚园教育纲要》 ,使用了20多年。80年代中期起着手修订 ,1989年颁发了第二个《幼稚园教育纲要》。该纲要指明“通过环境进行教育是幼稚园教育的基本特征” ,提出“以游戏为中心进行综合指导”的基本方针 ,重视培养和发挥孩子的主体性 ,强调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进行个别指导 ,对日本幼儿教育的改革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迎接新世纪 ,针对目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本于90年代后期又一次修订了纲要 ,1998年12月公布了第三个《幼稚园教育纲要》(以下简称为新纲要) ,于2000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世界教育信息》2007,(4):91-92
首先是教育的民族性。原《教育基本法》侧重于强调民主、和平及“具有普遍性之文化”等理念,而新的《教育基本法》则着重提出培养“尊重传统和文化、热爱养育自己的祖国和乡土”的态度以及“丰富的情操和道德心”。这种变化反映出当前日本政治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新保守主义势力给教育改革带来的深刻影响,即通过修改《教育基本法》来确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目的是加强道德教育,恢复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凝聚力,宣扬日本文化的优越性.强调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心和作为日本人的自豪感,从而以这种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的灌输来加强政治统合力,使日本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日本根据国际形势及社会发展要求,并依据《教育基本法》修订《学习指导要领》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文章主要以日本2008年新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对象,对其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对我国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日本学校开展学力调查的背景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尤其是1947年日本《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通过,为日本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官员、企业的领导等几乎都是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很多大公司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都以其毕业的大学是否为名牌  相似文献   

18.
作为日本近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立法,始于明治维新以后。从明治维新至今的120余年间,随着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其教育法规也不断更移和发展。从日本整个社会的大变动角度上看,可分为二次大战前以《教育敕语》为主导的和二次大战后以《教育基本法》为主导的两大立法阶段;若从其自身发展的演变过程上看,可分为《学制》、《教育令》、《教育基本法》、《终生学习振兴法》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19.
日本政府通过了含有表述“爱国之心”内容的《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并提交国会审议。这意味着被称之为日本“教育宪法”的《教育基本法》自1947年制定以来将面临全面修改。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近代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教育改革。第一次是明治初年,制定了以法国教育制度为蓝本的《学制》,并引进了义务教育制度;第二次是二战后,在美国占领军的统治下,日本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提出要消除战前日本教育中的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倾向,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