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空间的真实侵害——网络诽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在现实中如果有人捏造并散布某些事实,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就有可能构成诽谤。那么在网络中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害了他人的人格或名誉是否也有可能构成诽谤呢?答案是肯定的。网络中的物像是虚拟的,人们在网络上探索,就仿佛在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时空中遨游。这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虚幻的假象:在网络中发表言论是绝对自由的。事实并非如此。网络空间就好像是现实社会的倒影,现实社会有的,网络空间也有。现实社会有一套对付诽谤的法律,网络空间也有。在网络的“发祥地”美国,早在八、九年前,法庭就已经审理过网络诽谤…  相似文献   

2.
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新闻诽谤即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新闻侮辱即新闻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①具体形式主要有:新闻事实完全失实、凭空捏造;采访时只听取一家之言、未对情况进行核实而造成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相似文献   

3.
9月9日,“两高”公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从而规范网络秩序、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据9月9日新华社报道)
  按照这一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发言人称,网民通过网络检举、揭发他人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关部门应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即使网民检举揭发的部分内容失实,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不属明知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不应以诽谤罪追究刑责。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媒介伤害——定义、成因、案例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网络媒介伤害包括网络诽谤、欺诈、恐吓、骚扰、语言暴力、传播恶意谣言,以及利用恶搞、人肉搜索、黑客技术等手段,披露他人隐私等扰乱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新闻诽谤即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新闻侮辱即新闻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①具体形式主要有:新闻事实完全失实、凭空捏造;采访时只听取一家之言、未对情况进行核实而造成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相似文献   

6.
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后,关于网络诽谤的定罪标准与量刑成为网民和学术界热议的一个焦点。本文从保护公民表达权的视角讨论网络诽谤的定性与定罪、防范与控制,并探讨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与表达权的冲突与平衡。  相似文献   

7.
韩寒以"网络诽谤"为由一纸诉状将方舟子告上法庭,这是2012年春最吸引公众视线的网络民事纠纷。微博时代的网络诽谤如何认定,网络诽谤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此类侵权行为有无一定的积极意义,政策、法律规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本文将按照上述主线对微博侵权这一重要新生事物进行详尽阐释,以期对未来类似事件的审视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诽谤立法上,欧盟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制定了专门的《诽谤法》;而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通过一般性法律(例如《刑法》)来规制诽谤行为。然而,英国《诽谤法》并不仅指成文法,还包括大量普通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治理大背景下,打击网络诽谤成为重要一环。自2013年“网络诽谤司法解释”颁行至今已经10年,取得明显成效。本文选择10年来的刑事诽谤案件裁判文书进行内容分析,呈现与回应了诽谤治罪在主客观行为与情节的入罪要件中的诸多争议问题。经编码,本文发现网络传播材料的可固定和量化入刑标准大大降低了诉讼门槛,大量口角纠纷进入司法程序,而以基层官员为主要原告或被害人的“谤官案”,以及以“滥用职权”为主要诽谤内容的案件获得了更高的法院有罪判决支持。以权利平衡与平等保护为视角,本文提出此结果呈现出当前诽谤治罪的司法实践宜采取更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只有在为了保护宪法制度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道德、健康等的前提下,人权和公民权利以及自由才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些条款构成了俄政府对诽谤行为进行规制与处罚的宪法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诽谤的含义、构成、种类、对象  相似文献   

12.
法治新闻中有一部分是涉及社会阴暗面的,如不幸事件、丑恶行为、暴力、犯罪、社会病态等等。有关这类问题的报道,常常涉及法律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诽谤或者侵犯他人隐私,触犯法律;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宣扬残暴和罪恶,起了诲淫诲盗的作用,损害甚至败坏了社会道德。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注意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鉴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网络服务商的免责条款的法律精神,通过对数起网络名誉权纠纷的剖析,参照新浪和天涯的版主手册的具体管理规则,试图说明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区别对待涉及网络名誉权纠纷的侮辱与诽谤言论,为侮辱和诽谤设定不同的处理程序。本文重点论述了对于可能涉及诽谤的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需尽到“合理注意”的责任,并就处理程序提出了建议:对于涉及诽谤的内容,版主或管理员可以将言论的态度、措辞,叙述是否理性作为筛选的第一层标准;若内容涉及侵权,只有在接到相关权利人的通知之后,版主或管理员才需要对相关的侵权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英国新一届联合政府正式提出了政府版本的诽谤法法案草案,将普通法中的“雷诺兹”特权吸纳入内,并对1996年诽谤法中的成文法特权进行了修订。法案草案关于特权的规定,在价值上值得肯定,但在若干细节方面仍有探讨空间,比如“雷诺兹”特权的成立条件、适用对象等以及如何更为合理地修订完善1996年诽谤法中的特权制度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诽谤的多维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呈蔓延之势的网络诽谤乃至网络暴力现象,致力于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才是最现实、有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诽谤、传媒和表达自由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相关制度的建议.提出在目前因立法方面的原因,在人们无法因表达自由权提起诉讼而诽谤诉讼又可以被自然人或法人用来打压中国宪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七规定的一系列表达自由权利和自由的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涉及诽谤的案件时,应当适当考虑对宪法性权利和自由,即表达自由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公众人物”(publicpersons),是源自于美国诽谤法的概念。所谓“公众人物”,就是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或享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人物,公众人物包括公众官员、历史人物、影视演员、名运动员、以及名作家等等所谓明星人物。公众人物多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人物,其言行会对社会产生比一般民众大得多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1964年以前在美国的新闻诽谤诉讼中通行的是普通法(common law)的原则:新闻的任何相对人只要指出新闻中有损害自己名誉的内容并且伤害了自己就可以提起诉讼,而新闻记或媒介则有举证之责,  相似文献   

18.
2013年英国颁布的新诽谤法,是在国内国际双层压力之下改革的结果。此次诽谤法改革主要是扩大被告的抗辩范围,从而加强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英国诽谤法与时俱进的改革,对于我国诽谤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司法部2011年3月15日向议会提交诽谤法修改草案,并向公众咨询意见。草案对英国诽谤法的抗辩原则作出较大修改,其总体方向是在坚持传统基础上,对言论自由给予较大保护。如果草案获得通过,英国多年通行的诽谤法规则将会作出重大调整,这一改革,对适用普通法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会有示范作用,对中国亦有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如火如荼地立法,试图遏制住目益泛滥的网络诽谤问题。在此方兴未艾的立法洪流中,美国这一法律大国却少有地落在了人后,各州至今仍以传统诽谤法来治理网络诽谤这一新型犯罪。基于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在美国法律领域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有如在平衡木上行走,竭力在受害人权益与诽谤者言论自由权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