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节班会课上,笔者见到了这样一张家校联系卡:这张联系卡的左右两边非常醒目地印着两句话,右边一句是:"约束,是为了飞得更高",左边与它相对应的是:"散漫,必将一事无成".在卡的最上方画了一串快乐的气泡,气泡里写着:"我充实,我快乐!"联系卡的中间是表格,表格的横向栏目是时间,从周一列到周五;纵向栏目是午休、晚自习三部曲、晚寝、家务、我的业余以及我的周末安排,在"我的周末安排"后有一括号,内写"要有意义噢".卡的最下方是家长寄语和班主任寄语,其中班主任寄语已经填好:"态度决定一切,尊严来自实力!!",家长寄语栏内则是空白待填.  相似文献   

2.
丁桂英 《黑河教育》2014,(11):23-23
正2013年的寒假,和平小学的学生兴致勃勃地逛"超市",在自选作业"超市"中度过了一个自主、快乐而又与众不同的寒假。在学校举办的"我与学生共成长"教师寒假作业交流会上,我围绕"我与学生共成长"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了我与学生假期生活的体验和真实感受。一、尊重生命1.在自主中体现生命的自由。快乐作业"超市"从设计之初就将自主选择权交给了学生,商品种类多,难易搭配。以写钢笔字为例,对于书写不过关的学生,正好利用这个假期专心练习钢笔字,尤其是班级里几个书写特别潦草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快乐德育"是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近年来提出并倡导的一种德育模式.当今,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变革,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未来公民之"魂"的德育,更要与时俱进.快乐德育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发展与收获.我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全面渗透快乐德育理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悦,基本字义是高兴、愉快;使愉快;姓.我取"悦"字的前两种释义,寓意学生们在班集体生活中快乐地成长,快乐地收获("悦·成长""悦·收获").  相似文献   

4.
记者:来到北正街小学,我发现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快乐地学习、玩耍,老师们在快乐地工作、生活.这是一个校园,更是一个乐园. 褚俪华:北正街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现有学生2573名,教职工136人.多年来,我以"快乐"作为办学的基本原则,希望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把学校建成师生共同的家园、乐园.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办学目标是"师生快乐成长、学校和谐发展",校训为"我自信,我快乐".学校教育处处围绕"快乐",处处凸显"快乐".  相似文献   

5.
周颜 《时代教育》2010,(7):242-242
"同伴阅读"简单地说,就是两个读书兴趣相投的学生共同读一本好书.低年级学生不再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项任务,而是把课外阅读融进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我在阅读,我很快乐",课外"悦"读成了他们精神欢悦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李锡琴 《小学生》2013,(7):8-11
名家寄语:优秀的作品,都是美丽的海浪花,让生命在文学的海洋中快乐启航!主持人语:去年,"快乐写作课"栏目刊登了一年"牛牛的写作故事",那些轻松、生动、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写作故事就来自于本期名家——李锡琴老师。  相似文献   

7.
正执教四(7)班三个多月来,我一直努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效果还真不错。我们班的习作形式很自由,也很有趣,这些生动有趣的习作栏目都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撷取的。"生活万花筒""你我悄悄话""童话乐翻天""诗歌发烧友""故事连连看""词语麻辣串"……学生给这种习作形式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随手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两个习作栏目:"你我悄悄话"学生特别喜欢讲悄悄话,咬着耳朵,永远讲不完。如果你喜欢讲,那么,就在"你我悄悄话"栏目里尽情地讲吧!可以跟爸爸妈妈讲,可  相似文献   

8.
陈群芳 《教师》2022,(6):24-26
"双减"政策从出台到真正落地需要一定时间,"减"的是学生作业总量与时长,而"不减"的是教学质量.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增编"快乐读书吧"栏目是一次重要的创新,其编排意图是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文章理性地分析了"快乐读书吧"栏目的编排特点,详细地剖析了"快乐读书吧"教学现状,并从"创境激趣,激发阅读兴趣""方法引路...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教学应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而现实中,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怕写作文的畏难心理。针对这一心理,我们不妨从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及状态入手,改善教学,扬快乐作文之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快乐"自得",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在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实践和探索:一、快乐之"作文前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生不敢写作文,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快乐生活,快乐作文"的实践研究中,我不断进行着探索,总结出快乐生活,快乐作文四部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习作,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一、快乐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1.
"啪、啪、啪……",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班成为12月份"优秀之星"的3名同学(樊昌傲、张颖、黄新)以及成为"进步之星"的3名同学(谢杨、武启迪、汤许月)自豪地走上了讲台…… 当我将写着我的寄语的本子发到他们手上时,他们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轮流作了获奖感言.当轮到黄新讲话时,黄新流泪了,她激动地说:"我先将老师写给我的寄语读给大家听听吧:黄新,你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可爱的女孩子,你终于改掉了身上的不足之处,你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学们的谅解和肯定,老师真为你高兴,老师相信黄新以后肯定会做得更好!"她将我的寄语读完后,向我和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哭泣着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我以后一定会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走进童话>的作文课,仔细想来还有几点灵感值得写下来. 这节课是个临时培训任务,一接下这节课,头脑中就盘算着如何让学生从生活积累中自然地流淌出"童话之泉",把孩子们的童话情结原原本本地还给他们.为此,我设计了用童话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写作的基本思路.可生硬的写法说教学生们是不会接受的;激发情趣,让学生轻松、自由、快乐地走进童话才是最好的选择.这个突破口选择后,我先后设计了几种教学方案,却一一被自己否定了.正当无计可施之时,透过宾馆高大的玻璃窗,我远远地望见晨光中,四五十只小燕子正整齐地排在相对的两条输电线路上,叽叽喳喳地叙说着"秋日私语"或许是商议着南迁的计划.我眼前一亮,这耳闻目睹的一幕,不正是浑然天成的童话吗?  相似文献   

13.
上完课以后,我才发现《后赤壁赋》可以上成这样。我把它变成了一个引子,一个对快乐进行较为深入思考的引子。我问我的学生,作者在第一段里流露出来的心情如何。他们脱口而出:"快乐!"的确是快乐,因为有这么一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一个"乐"字就是整个这段美文的眼睛,它眨巴眨巴着快乐的气息。我又问学生,快乐源自什么?这一  相似文献   

14.
"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个创新举措,教师要精准把握"快乐读书吧"的编排定位,巧妙而扎实地促进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在教学时,教师要以"快乐读书吧"为出发点,指引学生追寻阅读方向;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要以"快乐读书吧"为基准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阅读完整本书后,要以"快乐读书吧"为结合点,搭建学...  相似文献   

15.
我是从二年级开始就接触到了《小学生·快乐新读写》。那时,我还不能完整地读完整本杂志,但很快就被其中一个栏目吸引了。那个栏目里有不少小哥哥和小姐姐的照片,我和妈妈说:"我也想让自己的大照片放在杂志上。"妈妈说:"这个栏目叫‘非常学生’,是写作文写得特别好的孩子才能刊登作品的地方。"于是,成为"非常学生"就成了我的梦想。我每天都认真地写日记,同学们问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想]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节选)>一文,极写了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带领学生感受文中"我"童年生活的快乐无疑是必需的;但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疑为学之始",要求能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读书,所以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思考"乐"后面的东西:作者写作本文时乐吗?"我"的童年真的很"乐"吗?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对人生的苦乐作些力所能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热爱体育教育的教师,所以,总想着如何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真正实施"快乐体育"。我以为,"快乐体育"是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感情投资"、创设情境为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紧张而有序中学习知识,增长才能,锤炼意志、培育精神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我努力探索尝试,试着拨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之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徜徉在体育运动之中。一、探索之根源我们不难发现,传统体育教学存在以下的现象:(一)体育课教学的程序化和随意性。现实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把上课当成一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一目标,苏教版第三学段,每册的第三单元都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为学生推荐一部名著,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那么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我读书我快乐"教学活动中,既让  相似文献   

19.
怎样省时高效地完成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任务?做好入学之初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识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与生活融会贯通,在识字与生活之间巧搭桥,让孩子快乐地识字,变"要我识字"为"我要识字"。  相似文献   

20.
提起学校的纪律,不少学生都"深恶而痛绝"之.为何?是学校不应该有纪律吗?非也.是学生不愿遵守纪律吗?也不是.根源在于我们老师"炮制"的法律,犹如一副枷锁强加到了学生头上,让学生失去了自我,没有了学校生活的快乐.那么,什么样的纪律才是学生所理想的呢?在这里,不妨"大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遐想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