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一事物的发展必然要和他事物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如果是协调的,事物的发展就顺利;反之亦然。职工教育也是事物,它也是和自己相关的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它和自己相关的事物以及自己内部的关系,如果是协调的,它就能顺利地发展;如果失是调的,它的发展就会困难重重。因此,要想把职工教育搞好,必须按照人的发展规律、一般教育和职工教育的发展规律办事,处理好职工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事物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的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的交替,其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外部条件的既对立又统一。然而,至此,事物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揭示出来,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最一般的道路和趋势是怎样的?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内容。本文试将否定之否定规律及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态发展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任何教育活动都受到教育规律的制约,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的规律,指教育同社会存在的必然性关系,即‘撤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另一条是教育内部的规律,指教育内部诸因素的必然性关系,即: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两条基本规律的关系表现为,“内部规律的运用要受外部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①教育活动的两条基本规律存在于教育与社会和教育与人的本质的联系之中,“是教…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是一个关系集合体,高等教育在关系中孕育、诞生、存在和发展,在关系中才能被定义、刻画、描绘和认知。高等教育规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规律,具有统计性、非线性、多向度性和双向互动性,表征为一种弹性而非刚性的必然。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决定性,辩证地将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到教育规律之中;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非线性和多向度性,抓住了教育规律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教育系统除了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结构之外,还必须与社会各子系统形成功能耦合关系;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是一个整体,教育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规律的作用,教育的外部规律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必然和自由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科学地认识和掌握了必然,人类才会有真正的自由。学生身心发展也有她自身内在规律,这种发展规律是受教育者成才的内因影响,是一种必然性。教育作为人发展的外部因素虽然不能改变内因的必然性,但是能影响内目的成形。作为辅导员,我们在育人的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发展的规律性,抓住学生最为普遍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戍长成才。本文提倡辅导员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升华理论性的成果,并将其应用到新的学生工作实践中去,实现机制的良性循环,从而构建学生工作自由与必然的和谐王国。  相似文献   

6.
一个成人学校,为了获得生存与发展,必然与社会上各种组织发生程度不同的联系。自觉地运用公共关系的外部公关职能,处理好学校与外部的各方面关系,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对于成人学校和成教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一、外部公关是成人学校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说成人学校的内部公关,旨在"内求团结",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成人学校的外部公关,则是"外求发展",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它要沟通、协调的是与学校运行过程发生一定联系的所有外部关系,如生源关…  相似文献   

7.
生活处处有数学为什么性别比例会失调?在十六世纪以前,数学家都只研究生活中必然发生的各种事情。后来有些数学家(如费尔马和帕斯卡等)渐渐把目光转向了探索生活中的偶然事情的规律上,一个应用广泛的数学分支  相似文献   

8.
曹惠容 《教育》2012,(35):62-63
教育发展规律是社会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内部普遍的、稳定的、重复出现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教育的基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学校的发展规律既有内部规律,也有外部规律。如大学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规范指引、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文化思想的促进;与此同时,大学内部师生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与大学发展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大学的发展同时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在此,主要探讨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以下分别简称国大和南大)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内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状态。教育管理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及内部各要素间的全面和谐,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是经济与人...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具有规范性与统一性,其所追求的是规整与严密;美虽然也具有统一性,但更具有个体性与差异性,其所向往的是自由与异彩纷呈。两者虽然属性不同,但科学技术与美的结合,又是当今社会技术发展的潮流。二者的融合、渗透必然会产生一种“符合目的与规律”的科技美,其实质在于反映科学技术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现代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并不长,但其中却不乏科学和合理的内容。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发展至今,经历了殖民地、"证书录取制度"、选拔入学和开放式招生等时期。研究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沿革,有助于发现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2.
沿着文学媒介的技术演进轨迹,考察文学从孕育萌芽、生长繁荣,到出现转型直至发生新变的发展历史,明显可见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几次重大的传播技术革命,直接带来了文学表现媒介和文学传播媒介的变革,从而引起了文学形态的发展变化。在此意义上,一部文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学媒介演进史。充分认识文学发展的这一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可以为揭示当前文学研究范式由文化批评转向媒介批评的必然性和应然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论优化苏北经济结构与实现江苏区域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苏南苏北差距继续扩大的状况,造成这一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中存在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而扩散效应大大滞后和小于集聚效应。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就必须发展苏北、优化苏北经济结构,具体对策和途径有:所有制结构以非公有制为主,产业结构调整从提高产业结构聚合质量着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内力与外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一战后的美国,由于战争的影响,经济由繁荣进入萧条。美国政府采取高关税和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国内市场。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柯立芝繁荣"的出现,但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因为它导致1929年更严重的经济萧条,并使各国对美国采取关税报复措施。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体现了其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的张力和冲突,而这种张力的背后是其国内极端经济民族主义和自由国际主义两种势力的较量。美国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意识到只有与别国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只有双赢,才是美国长久繁荣的保证。以邻为壑、零和博弈只能导致损人不利己、引火烧身。  相似文献   

15.
有汉一代,今文经《诗》学昌盛,齐、鲁、韩三家均立博士。时代的需要及三家《诗》学自身的特点是其兴盛的主要原因。然而,官办经学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学术危机,日益繁琐的师法家法严重束缚了其自身的发展,《鲁诗》的抱残守缺、《齐诗》的阴阳灾异、《韩诗》的“引《诗》证事”“微言大义”是三家《诗》衰微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钢琴发源于欧洲,但纵观钢琴演奏艺术发展史,钢琴演奏艺术的历次跃升都与广泛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和智慧紧密相连。21世纪的钢琴界在新时期应汲取新的文化养料,实现钢琴演奏艺术的更大提高。中国道家哲学美学中合乎规律又超规律的审美理想、超功利性的审美态度、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对提升钢琴演奏艺术中的审美境界有益。  相似文献   

17.
日趋繁荣的区域教育研究不断推动着区域教育学的发展,加速着区域教育学的成熟化进程,然而各种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使作为初创学科的区域教育学身陷困境、举步维艰,始终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为认清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根本问题之所在,我们有必要对其所处的困境及其原因予以反思,寻求走出当前困境的途径,以使区域教育学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和合法性危机,逐步确立区域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最终获得学科身份的共识性认同。  相似文献   

18.
分析教育哲学兴衰原因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教育哲学曾经一度是西方教育哲学中的主流哲学,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却声势日下。内在的理性困境、对实践的脱离和外在的理论批判是分析教育哲学衰落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教育哲学由兴到衰的原因,对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义务     
义务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作为规则的义务,另一个是作为行动的义务。作为规则的义务是利益共同体对个体的客观要求。这些要求最终受制于社会的经济结构,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又是人们根据历史的社会理性不断实践的结果。作为行动的义务涉及内化外在规则的必然性问题。在义务对行动的规定中一定带有某种必然性,而行为主体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这种必然性。正是这种既内在地制约着主体、又外在地要求着主体的必然性,才是行动者必定会内化外在规则的客观根据和基础。而这个必然性就是社会关系中的客观要求。人只有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必然性规律的检验,才可能驾驭必然性并最终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