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鞭打我吧》是奥地利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Mozart)的歌剧《唐璜》中的一首由采琳娜演唱的咏叹调.我将通过采琳娜咏叹调《鞭打我吧》,论述在歌曲演唱中的艺术表现与演唱技巧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他是"音乐神童",也是十八世纪古典音乐的创始人之一。莫扎特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他的音乐生涯中,除了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之外,歌剧也是他创作的重点之一。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2部歌剧,因为其独特的创作天赋和歌剧的优秀质量,他也被誉为"欧洲歌剧史上的四大巨子之一"。莫扎特的音乐剧一直都倍受喜爱,他认为歌剧中最重要的是音乐,因此其歌剧有独特的音乐特点。据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莫扎特生平以及其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唐璜》对其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浅显介绍了《唐璜》中女高音咏叹调演唱技巧的个人体会。希望对莫扎特音乐特点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唐璜》这部歌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鞭打我吧》这首咏叹调是歌剧《唐璜》中的一个经典唱段,由剧中的一位乡村女孩采琳娜所演唱的,是声乐教学中的一首经典曲目,莫扎特用音乐将人物展现的格外富有生命力。这首歌描写的是她向爱人马塞托认错时的那首咏叹调"鞭打我吧,马塞托",前半部分唱的可怜兮兮,祈求丈夫的原谅,当乐曲变为6/8拍时,她却突然变的若无其事,唱起了"我愿生活风平浪静,永远欢乐相亲相爱…"充分表现采琳娜那没心没肺的性格。莫扎特善于用音乐来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音乐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剧情丰富生动。本文通过根据采琳娜的艺术影响,对该作品进行分析,这首作品是抒情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在演唱时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音色也要有对比,才能完美的展现作品。  相似文献   

4.
《唐·璜》是莫扎特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作品之一。莫扎特对采琳娜在歌剧中的成功塑造,使得歌剧更加富有艺术生命力。本文以著名歌剧选段采琳娜咏叹调《鞭打我吧》为切入点,使得采琳娜真诚、俏皮、可爱的普通农女形象浮现在眼前。通过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以及作品内容情感把握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如何使歌者更好理解、把握、再创造、演绎好采琳娜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5.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魔笛》是他顷尽一生的实践经验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谱写的一部伟大的歌剧,为后来德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从《魔笛》的创作背景、历史地位、音乐构思、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短暂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优秀作品。他创作的范围几乎涉列了音乐的所有题材如交响乐、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直到今天,其中有些作品还活跃在音乐的舞台上。有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使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倾倒。歌剧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他取得音乐成就的坚实基础。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他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在这些歌剧中,晚期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成就很高,这三部歌剧可以说是他的颠峰之作。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是欧洲著名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类型的音乐,逐渐的成为了当时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莫扎特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歌剧是莫扎特作品中典型的代表之一。莫扎特的歌剧中强调了音乐才是格局的主体,能够直接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通过音乐能够反映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本文以莫扎特的三部歌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对莫扎特歌剧的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并不是戏剧性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一些作品中依旧穿插着"莫扎特式"的戏剧性表达,本文以歌剧《狄托的仁慈》为例,将从情节的戏剧性及莫扎特音乐的戏剧性的成因逐一阐述。歌剧《狄托的仁慈》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正歌剧,而"戏剧性"作为歌剧音乐的一个特殊要求,就是要求歌剧中的音乐必须能够表现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以及发展的始末,表现出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莫扎特是欧洲音乐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他是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开创者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体裁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是歌剧,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的最重要几部歌剧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他的歌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歌剧是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对歌剧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复仇的痛苦》是这部歌剧中最有名的女高音咏叹调。本文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分析对作品的人物、表演以及音乐特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莫扎特与众不同的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1.
《唐璜》这部歌剧应该是其艺术水准的顶峰之作,"众多行家将其视为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歌剧",~[1]莫扎特在这部歌剧的创作中使音乐与戏剧高度紧密结合体现了其高度的艺术造诣,本文针对于歌剧《唐·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乐曲分析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其音乐分析和戏剧中人物个性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更加深度的了解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中,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然而,其作品涉及的主要体裁形式就是歌剧,他的许多歌剧至今仍在歌剧舞台中占据重要位置,且佳作之多,流传之广令人称奇。这位音乐史上的巨匠,不仅创作的歌剧久演不衰,且剧中许多咏叹调曲目,被列为声乐艺术教学的重点学习曲目,本文简要剖析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  相似文献   

13.
莫扎特在创作的成熟时期完成了《唐璜》这部作品,他在整部歌剧的音乐处理上游刃有余,同时,在歌剧中的人物角色安排等各个环节上,都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独特用心。《唐璜》是一部喜歌剧,喜歌剧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允许用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亨德尔歌剧中的角色扮演,中止了音乐只反映单一情感的时代,但是,在莫扎特改造过的传统喜歌剧中,音乐与戏剧同时发生,舞台上的动作也可以通过音乐得到补充、增强,甚至是解释。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被誉为"音乐神童",在其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歌剧无疑是一大亮点。本文以其歌剧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为研究对象,浅论这部作品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声乐作品中,咏叹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咏叹调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以及表现人物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鞭打我吧》是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本文针对咏叹调《鞭打我吧》的艺术形象及演唱处理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歌者演唱此曲时,能够准确、全面的对作品形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6.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Mozart,Wolfgang Amadeus(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所有时代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创作出了最伟大的歌剧作品,《魔笛》即是其中之一。里面帕米娜的咏叹调《我感到》,以优美委婉著名。本文试从分析《我感到》谈莫扎特风格以及《魔笛》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17.
歌剧《女人心》是古典主义大师莫扎特创作的一部两幕作品,咏叹调《坚如磐石》则是在他生命后期创作的这部歌剧中的经典部分。在这部具有浓郁的喜歌剧风格作品中,《坚如磐石》不仅成为古典主义歌剧中的咏叹调精品,也让歌剧《女人心》也成为喜歌剧的典范。本文主要从这部意大利喜歌剧咏叹调中的结构、调性布局、音乐素材层面出发,探索《心如磐石》的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18.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体裁,在歌剧方面有所造诣,并创作了22部歌剧,有《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等,在歌剧《女人心》中,黛丝碧娜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剧情中充当女仆的角色,她的人物塑造及演唱都别具一格,本文从黛丝碧娜的人物塑造与演唱风格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歌剧《魔笛》创作于1791年,歌剧题材取选自当时的诗人维兰德(ChristophMartinWieland,1733-1813)所编辑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璐璐或魔笛》(LuLu,OderdieZauberflte)。该剧于1791年9月30日首演,莫扎特亲自担任指挥。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一部歌剧,也是莫扎特最动听、评价最高的一部歌剧,除了"伟大"一词,很难用其他词语来形容《魔笛》的成功。瓦格纳在提到莫扎特时说:"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到理想的完美之境的。"加之《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成熟时期、用自己本国语言所创作,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由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歌剧在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中的一部杰作。在这部歌剧中,音乐语言具有了新的通俗性与个性化的特征,以音乐对人物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本文对该作品中进行综合分析,将该剧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全方位地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