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时间递增负荷运动后以及营养干预对大鼠红细胞老化的影响,试图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的防治方法。方法:本实验在大鼠运动性贫血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唾液酸(SA)、丝氨酸磷脂(PS)外翻率的测定,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红细胞的老化。结果:运动性贫血时大鼠红细胞唾液酸(S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丝氨酸磷脂(PS)外翻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抗运动性贫血剂能明显提高大鼠红细胞唾液酸(SA)的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PS)外翻率(P<0.05)。结论: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老化增加,抗运动性贫血剂通过降低自由基的生成,有效减少红细胞的老化,改善红细胞损伤来治疗运动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发展和贫血发病率的变化情况,为今后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验法对7岁、9岁、12岁、14岁、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血红蛋白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比较。结果:与2005年相比,2010年儿童青少年平均血红蛋白(Hb)含量除7岁女城组略高于2005年水平外,其余各组整体出现下降。2010年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率城市高于农村,贫血率整体较2005年上升,其中乡村的贫血率反而下降。结论:与2005年相比,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较差,其中城市下降尤为明显,应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均衡膳食结构,鼓励他们参与体育锻炼,更好地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抗运动性贫血剂对运动员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以及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本实验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从运动训练时间较长运动员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角度出发判断运动员的运动与贫血关系,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运动性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贫血组运动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指标显著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红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抗运动性贫血剂不同程度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抗运动性贫血剂通过改善红细胞形态,有效减少红细胞的老化,从而达到治疗运动性低贫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膜功能变化与运动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红细胞膜功能改变与运动方式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跑台运动和游泳运动两种方式建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测定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率,带3蛋白,葡萄糖载体蛋白-1转运功能,钠钾ATP酶活性。研究结果:两种运动方式诱导的运动性贫血时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率,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蛋白功能、葡萄糖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功能,钠钾ATP酶活性变化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运动性贫血红细胞膜功能的改变与不同运动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1990—1991年冬训的104名中国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发现中国少年羽毛球队的平均贫血率为41.3%,明显高于优秀运动员,应予以重视,同时应加强集训期间的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贫血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中贫血者在门诊中发现较多,运动训练与贫血的关系已为不少人所注意,这种贫血与普通人的贫血不同,有其特殊性。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个概念,认为它是剧烈运动所发生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在完成大运动量训练或经过运动量调整后,机体的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并可出现超量恢复。我省运动员中贫血较为普遍。73年我们对田径女子短跑组六各运动员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其中四名在10克%以下,占  相似文献   

7.
一、类运动性贫血 1958年,吉村寿人提出了“运动性贫血”新概念。运动性贫血这一研究是在战败后的日本,遇经济、粮食危机,运动员为了参加国际比赛,而各自带着粮食参加集体强化训练。当时粮食紧缺,连优质的动物蛋白食物都看不到,因此,当时吉村寿人对“运动性贫血”下了这一定义:运动员在运动时,由于肌肉内的蛋白合成显著亢进,在蛋白质量摄取少的情况下继续运动,会产生溶血,其游离的血色素蛋白被肌蛋白的合成所利用,从而引起贫血,这就叫运动性贫血。但是,根据后来许多研究者对“运动会引起贫血”进行了研讨,其原因是由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贫血     
近年来,由于参加耐力性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使我们对很多以前不清楚的临床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运动性贫血就是其中之一。运动性贫血的定义由于过去对运动性贫血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因而使研究它的发病率和病因学受到了影响。当前需要规定一个明确的标准,供临床诊断运动性贫血时采用。  相似文献   

9.
田野  赵杰修  曹建民  金丽  满君 《体育科学》2004,24(1):20-23,43
为了探讨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本实验通过对 Wistar大鼠实施递增负荷跑台运动 ,建立运动性贫血模型 ,观察了“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对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血象和血清EPO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补充复合剂后贫血大鼠的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数目 (RBC)和红细胞压积 (Hct)水平显著升高 (P<0 .0 5 ) ,而血清 EPO水平无显著性变化 (P>0 .0 5 )。结果提示 ,“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大鼠的运动性贫血 ,其作用机制并非提高血清 EPO水平所致  相似文献   

10.
以我院运动系和体育系181名男女学生为测试对象测定其血红蛋白,求得平均值和标准差,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显著性检验.同时根据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布范围求得这些学生的贫血率.对造成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探讨,从而为今后教学和训练提供评定身体机能状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药营养合剂治疗运动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贫血临界值,即女子血红蛋白值(Hb)< 120 g/L,男子Hb< 130 g/L,作为诊断运动性贫血的标准。运用自制中药营养合剂在各训期间对福建省女子自行车队的运动员进行服用并跟踪观察,通过本所化验室在服药前、后进行的Hb 值的测验结果发现,在服用本药期间,在不增加食品营养的情况下,不论是贫血或非贫血运动员的Hb 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贫血运动员的效果更为明显。对不同服药阶段的检测值进行比较发现,其疗效稳定,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运动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运动性疾病,它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并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中医辩症论治理论,运用健脾补血的方法对散手贫血运动员进行治疗,通过服药前后血液常规检查对比,胁有明显的提高,贫血症状改善。说明中医药在运动性贫血的治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地区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天成 《体育学刊》2002,9(2):92-94
利用青海省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土、撒、汉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1)15年间,土、撒、汉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在长期趋势中仍处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土、撒学生有提前的趋势,汉族学生多数出现推迟;胸围平均增长值,土族学生出现负增长,撒、汉学生有所提高。(2)15年间,土、撒、汉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汉族学生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土、撒学生。(3)15年间,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增长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撒、汉学生各有增减,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全日制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下体质健康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体质健康状况良好,但是优秀率相对较低,女生相对男生体质相对较好;男生握力体重指数优秀范围的人数较高,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素质良好;女大学生生坐位体前屈优秀率较高,腰部柔韧性素质良好等。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大学生吸烟状况及对危害健康认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证据表明,大学生的吸烟率在逐年上升,而体育专业学生的吸烟率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为了找到体育专业学生吸烟的真正原因以及更有效地预防学生吸烟的办法,作者对广西师大体育学院的学生进行了吸烟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对参加2000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的56名拳击运动员和185名男大学生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组心电图异常(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左室高电压)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不完全右束枝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非常显地高于对照组;平均安静心率非常显地低于对照组;而二组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率无显差异,说明拳击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引入韦伯-费希纳定律、时间自相似和Sigma算法对2010和2014两年全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调研数据进行再分析。结果发现:(1)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性别上无拓扑差异,即中小学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呈自限性过程;(2)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城乡上有拓扑差异,主要表现为乡村好于城市;(3)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时间上产生了拓扑相变,主要表现为城市男生的超重检出率和城市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城市男生和乡村男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均维持不变。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乡中小学生群体中只有城市女生肥胖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教育因素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志成 《体育科研》2005,26(1):83-85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初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良好的认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真正自觉参与锻炼的人数比例较低,而教育因素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1991-2000年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湘西1991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土、苗学生的视力、龋齿、血红蛋白、蛔虫卵、首次遣精和月经初潮作9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年间,土、苗学生近视患病率除土男外均出现上升,其中小学生大多数出现上升,初中生各有增减,高中男生大多数出现下降,女生大多数出现上升。(2)9年间,土、苗学生龋齿患病率平均值和龋均值出现下降;低陆和蛔虫卵检出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3)9年间,土、苗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均出现提前。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同时在高校扩招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高校学生的运动量明显减少,为数不多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就成为学生们有效进行运动锻炼的必然选择.而究竟如何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手段就成为教练或老师的难题,心率监测由于功效显著而倍获高校体育老师的青睐.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旨在使心率监测技术在高校体育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