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采用訾非编制的《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对400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目的是研究高职生消极完美主义现状.得出结论:高职生呈现出较弱的消极完美主义现状,消极完美主义各个维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过度计划和控制维度、过度谨慎仔细维度、极高的目标和标准维度、犹豫迟疑维度、害怕失败维度;男生消极完美主义程度极其显著高于女生(p<0.001);高职生消极完美主义状况在年级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职生消极完美主义状况在专业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职生消极完美主义状况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着重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安全感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安全感量表(SQ)以及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积极完美主义与自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安全感与消极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与积极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安全感对消极完美主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解释的变异量有3%;自尊对积极完美主义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解释的变异量有3.7%。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了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方法:应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量表对乌鲁木齐市1107位中学生进行施测,采用多因素变异数分析法,检验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在性别、学校类型(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与年级(初、高中六个年级)三个变量上的差异。结果: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在性别上的差异统计边缘显著(F=3.979,P〈.05),学校类型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F=4.033。P〈.001)。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六个维度上,除“对外貌的过度在意”无显著差异,其它各维度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统计显著,或学校类型与年级间的交互作用。结论: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应有不同的侧重,以降低消极完美主义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63名大学生为被测试对象,采用不同情节的电影片段为情绪诱发材料,选取了表达消极、积极和中性情绪的中文词各40个(共120个)为测量被试注意偏向的实验材料,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在愉快、悲伤和平静三种情绪状态下,对负性、正性和中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个体在悲伤时对负性情绪词表现出注意偏向,在愉悦时对正性情绪词表现出注意偏向,而平静时对三类情绪词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特瑞—肖特的积极、消极完美主义量表中文修订版和霍维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对长沙理工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2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完美主义整体与外语焦虑和外语成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消极完美主义维度与外语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而积极维度与外语焦虑和外语成绩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运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和ZPPQ、ZNPQ完美主义量表,通过对659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表明: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整体上并不严重,但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偏高;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积极完美主义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教师的完美主义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积极完美主义总分和犹豫迟疑维度对教师职业倦怠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武汉六所高校30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消极完美主义问卷(ZNPQ)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研究大学生家庭环境与消极完美主义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状况与其消极完美主义相关,其中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和娱乐性与消极完美主义显著相关。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家庭环境中独立性和成功性对消极完美主义的极高标准和目标的贡献显著;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对消极完美主义的害怕失败的贡献显著;家庭环境中亲密度、组织性对消极完美主义的犹豫迟疑的贡献显著;家庭环境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控制性对消极完美主义的过度计划和控制的贡献显著;家庭环境中情感表达、成功性、道德宗教观对消极完美主义的过度谨慎和仔细贡献显著。以上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其消极完美主义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以151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习投入问卷为测量工具,考察初中生消极完美主义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1)初中生总体具有消极完美主义倾向,在害怕失败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初中女生在专注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初二学生的活力明显高于初一和初三的学生。(3)初中生的学习投入与消极完美主义显著正相关;消极完美主义倾向越高,学习投入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9.
《河西学院学报》2016,(1):94-99
为探究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校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完美主义在年级、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水平自我效能感在高标准维度上存在差异显著。3不同自我效能感组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4完美主义与积极应对和应对总分有显著正相关。5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感对积极应对的回归效应显著。结论:高标准可作为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和本质进而预测和考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个体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情绪图-词Stroop范式,探究考试焦虑个体在注意偏向上是否存在情绪干扰,以及不同程度考试焦虑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差异.结果表明:(1)高考试焦虑个体与低考试焦虑个体相比,有对情绪词语更加突出的反应延迟特点,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干扰;(2)高考试焦虑个体与低考试焦虑个体相比,存在更多的负性认知偏向;(3)高考试焦虑个体与低考试焦虑个体相比,在图词不一致的情况下有更多的反应延迟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学习动机间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对36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自尊在积极完美主义与内部学习动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17.53%);(2)自尊在消极完美主义与内部学习动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消极完美主义对外部学习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8,P<0.01)。研究认为,大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通过不同途径对内部学习动机产生作用,只有消极完美主义对外部学习动机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恋的关系。方法采用訾非(2006)修订的《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与郑涌和黄藜(2005)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对313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该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完美主义倾向,不同出生地、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完美主义差异显著;(2)大学生完美主义总分与显性自恋总分显著相关(r=0.375),完美主义多个维度与显性自恋多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r=0.118-0.489),只有行动的疑虑与显性自恋相关不显著;(3)大学生完美主义总分与隐性自恋总分显著相关(r=0.549),完美主义多个维度与隐性自恋多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r=0.243-0.482),只有条理性与隐性自恋相关不显著;(4)完美主义中的条理性和个人标准对显性自恋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担心错误、个人标准和行动的疑虑对隐性自恋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恋相关显著。积极完美主义与显性自恋关系更为密切,消极完美主义与隐性自恋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大一学生拖延、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间的中介作用,使用Pure拖延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对978名在校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消极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积极完美主义与拖延呈负相关,拖延与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都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完美主义量表(FMPS)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完美主义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25,p=0.21)。②外显自尊与消极完美主义呈负相关(r=-0.49,p0.05),与积极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5),内隐自尊与消极、积极完美主义相关不显著。③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消极完美主义(t=6.00,p=0.00)和积极完美主义(t=2.235,p=0.027),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完美主义。结论:完美自尊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15.
本调查的目的是考察有无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上的差异以及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的相关关系;调查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肖水源等编的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编的关于自杀念头的问题,对150位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等进行测量.调查发现,有自杀念头者更倾向于追求完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也更为消极,同时也发现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的部分维度呈负相关;研究结论是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我完美主义倾向及其与心理异常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自我完美主义问卷。采用此问卷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48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完美主义倾向整体上无性别差异,但整体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自我完美主义的倾向有加重的趋势;大学生自我完美主义倾向总体上与心理异常症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拖延行为是大学生中一种常见且相对消极的现象。本文通过对19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完美主义之间的相关,探索完美主义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拖延行为。结果发现:大学生总体拖延水平不高;拖延行为与消极完美主义中的"担心错误"、"行动的疑虑"和代表积极完美主义的"条理性"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且"担心错误"、"条理性""、行动的疑虑"对拖延行为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29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大学生在校表现评定量表、人际信任量表进行测试,考察大学生人际信任在完美主义与在校表现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平均总体得分为152.48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大学生完美主义个人标准因子及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完美主义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因子均与在校表现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完美主义个人标准和条理性因子均与在校表现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在校表现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分别在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对在校表现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在校表现及人际信任有关。完美主义可以通过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对在校表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大学生的消极完美主义心理、内外控、自我和谐与就业焦虑的关系,采用分层取样方式,利用已修订的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内外控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就业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得出完美主义、内外控、自我和谐等主要变量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有显著预测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完美主义被认为是一种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对完美主义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将其视为一种神经症的类型,近年来的研究趋势转向以认知-行为的视角对完美主义结构进行探讨,对完美主义进行多维度划分,并开始关注完美主义特质对个体思想及行为的积极作用,其理论构架和测量工具也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