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严碧友 《江苏教育》2011,(12):53-53
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形式。通过听课,可以让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学科素养和组织、驾驭教学的能力:也可以让听课者观摩学习执教老师怎样钻研课标分析教材,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设计教学方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怎样激发学生思维.怎样调控课堂节奏.怎样处理重点难点等等。听课活动对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大有裨益,自然成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探讨、研究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或领导听课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听课角色。1.进入“学生”角色听课者必须首先有意识地转变角色,充当小学生,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看任教者的教学是否兼顾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2.进入“教者”角色听课者要设身处地地思考:这堂课由自己来上该怎样讲? 将讲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可避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讲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无原则地同情、理解,看不到短处。3.进入“指导者”角色听课者如果从指导者的角度来听课,就能做到:⑴居于学术的高…  相似文献   

3.
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形式。通过听课,可以让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学科素养和组织、驾驭教学的能力;也可以让听课者观摩学习执教老师怎样钻研课标分析教材,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设计教学方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怎样激发学生思维,怎样调控课堂节奏,怎样处理重点难点等等。听课活动对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大有裨益,自然成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探讨、研究的主要形式。但在目前的听课活动中,我们也注意到,这种形式常常局限于同一学科的教师,局限于学科文本的解读与课堂教学技术  相似文献   

4.
陈海燕 《贵州教育》2009,(19):42-42
这是研讨会的第一堂课,由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的武风霞老师执教。每一次听课,总会在学习的同时,不自觉地去寻找美玉之中的瑕疵,其实,不过是像阅读《哈姆雷特》那样。但,让我惊喜甚至感动的是,武老师这堂课中那些自然的亲切的充满灵性的语言,那些循循善诱的教学智慧,那些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如同一条潺潺的小溪,那般婉转地深深攫住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5.
一、观念的转变:变听课为观课听课强调"听",只要听即可。而观课强调"观",用多种感官更全面地收集课堂信息。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样,对一个人就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了。用在观课上也是合适的,教师要观察执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了解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并联系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执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执教教师的教学。二、准备的转变:变不熟悉内容为参与备课在听课中,经常发现许多教师由  相似文献   

6.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人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能为整节课的教学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能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课堂授课和听课效率大大提高.笔者认为,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那是在听取一堂校内的公开课后,当时的执教者是本级部的一位青年教师,之前的整个磨课过程我全程参与过,对这节课的设计已经相当熟悉,她所执教的课时也正符合我班的教学进度.于是正式开讲时,我一边听课,一边思索着这堂课的得与失,第二节课回到自己的班里,在这节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趁热打铁也上了这堂课.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研员,听课、评课是我的主要工作。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送教下乡”活动,请一位老师上了人教版第五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课后我们进行了评课。一、评课前:多方查看,有备而听。为了避免评课时“信口开河”,评课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首先熟悉了教材以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这样做,能在听课时理性地看待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减少听课的盲目性。接着,我认真看了执教老师的教案,发现她对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进行了精心预设。她的设计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诗歌,走进秋天的音乐厅,感受秋天景象的美好。第二部分,通过开展“秋之声”诗歌擂台赛,让学生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通过查看资料和执教者教案,对于评价这堂课心中有了底儿。二、听课时:全神贯注,听有实效。听课与评课是密不可分的,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评课的效果。如果不全神贯注地听课,不边听边酝酿怎样评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评课。对于怎样听课也需要努力学习,这种努力不能是“猴子捞月”,所以我们要从一节课里“捞”到真正的“月亮”,要有针对性地听。我这次听课盯的“月亮”就是...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教10年来,听过许多公开课,也上过不少公开课。公开课说到底是一种展示:展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展示教者独特的教学个性。因为是展示,所以在立足点上,许多执教者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期望通过这一堂课,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完美地展示在听课教师面前,要的是无懈可击、好评如潮的效果。下面的一幕幕,上过或听过公开课的您,一定不会陌生。“完美”的内容选择——接到公开课执教任务的第一件事,便是选定教学内容。按理是不应该有此一说  相似文献   

10.
警惕校园“心罚”风董恢森最近,笔者听了一堂试卷讲评课。因为是校内例行听课,故执教者并没有“高度戒备”,显得自然从容。这堂课中,教师每讲到学生错处,均要对出错的学生来一番训斥,训斥到激动处,更是暴跳如雷。据笔者粗略统计,在这堂课中该教师训斥学生不下10...  相似文献   

11.
课堂观察俗称听课,是普通教师进行学习和课堂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然而,许多教师由于对课堂观察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听课时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地观察教师的讲解、提问、体态、表情,以及学生的回答、练习、情绪等等,而对执教者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教材本身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等缺乏系统的追问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正何谓"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模式?如何有效进行?即听课有目标,观课有分工,研讨有争鸣,智慧有提升。一、听课有目标教师上课要充分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不打无备之战。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不进行无目标听课。听课前,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熟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本次教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标。这样教师们在观察课堂时不必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教学过程及设计上,也无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评价中,也应体现这样的思想。过去听课时,我们习惯于坐在学生的背后,与执教者面对面地观摩。这样听课对评价“教”与“学”容易出现一些缺失:一是更注重对上课教师的评价,执教者关注的也是自己的“表演”是否成功;二是听课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三是不利于评价学生,听课者不能观察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新课改中尝试换个位置来听课,听课者从与教师的面对面改变成与学生的面对面。选一个能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适当位置(可坐在靠墙边第一排学生坐位前…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让学,是教师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大程度地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教学行为.教学中,教师适时的“隐身”,把课堂上的位置、时间、场所、机会等尽可能地让给学生.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执教“三角形特性”这节课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让学艺术的魅力,笔者在听课之余,深深地被黄老师智慧的让学策略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折服.  相似文献   

15.
小学各年级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参与学习实践,掌握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操作等学习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又如,听课的方法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认真听课是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认真听课外,还要教给学生怎样听课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在听课的同时运用眼、耳、手、脑去积极地获取知识。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我是如何引入学…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突破点选得准、教学增值点恰到好处、教学着眼点落到实处和不忽略教学细节点等方面,点评李华平教授执教的《老王》,指出该课在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推进方式、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等方面给我们的启示,特别是教学路径的优化和共生出的教学智慧,更是使这堂课极具学习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忌随意进课堂。校长不能毫无准备就去听课。听课前要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最好先在头脑中备一个简单的教案,便于在听课中相互比较,适时点评。听课前应给执教者打声招呼,即使是随堂听课,也应先给执教者说明,让执教者有心里准备。这样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听课,作为学校的一种教学研讨方式,得到了一线教师的热捧。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执教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还能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和对课堂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改善自己的教学状态。在听课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听课教师带着听课记录本,搬个凳子坐在教室的后面,奋笔疾书,认真记录着执教者的教学流程,生怕遗漏了精彩的环节。课后,执教者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课者围绕教学环节展开评论,亮一亮教师在课堂中的精彩点,点一点不足之处。最后,曲终人散,大家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曾经的听课活动成了一种记  相似文献   

19.
听课如采玉,它需要观摩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执教者的教学智慧,进而反观其教学理念,从而获取教学真经;听课如拾遗,它需要观摩者用审视的眼光去洞察执教者的教学遗憾,进而反思其失误缘由,从而吸取前车之鉴。本文是笔者记录、整理的两个教学片断及其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20.
学习知识的过程需要温故而知新,教学的过程需要预设,这都是说要有准备地去学习新知识。初中英语教学中预习环节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的教师认为学生预习了知识,就会失去兴趣,就没了新鲜感,这是错误的。预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在听课时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预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预习,抓住预习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