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院校网球裁判员培训实施双语教学进行研究。体育院校网球裁判员是我国高水平裁判员的后备力量,提高体育院校网球裁判员临场执裁的英文运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也是培养高层次网球裁判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现代网球运动项目存在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趋势,技战术存在快速、灵活、多变与对抗激烈的特点,这对网球裁判的执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网球裁判技能的"4C"要求,即Commonsense(常识)、Communication(沟通)、Control(控制)、Concentration(专注),分析其内涵及外延,提出具体的培养要求和方法。文章将丰富我国网球裁判培训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为裁判培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访谈法,对我国国际级网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与世界及亚洲各国国际级网球裁判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我国目前网球裁判队伍中高级别裁判同其他国家相比数量较少,同时对英语基础、动机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发现我国裁判员同国际裁判员运动员在英语交流上还存在问题,动机和收入水平方面存在偏差.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强我国国际级网球裁判员队伍的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我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从组织管理部门入手,加强对高校网球运动的重视、投入和调动;加强各高校间网球运动的交流,不断提高和加强网球教练员业务能力;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高校特点的培养网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晋升网球国家级裁判员考核方式已使用20多年。20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网运中心的领导下,在网球裁判界老同志的关心、帮助下,我国一批局水平的网球裁员正在成长。近年来,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亚运会、东亚运动会、ITF和ATP在我国举办的各项赛事,1997年又出色地完成了全运会网球竞赛裁判任务,为我国网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每两年进行一次的网球国家级裁判员考试,是网协培养、选拔高级网球裁判员的重要措施,20年来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使我国网球裁判员水平不断提高,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8年晋升国家级裁判员考试改为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女子选手在国际网坛屡获佳绩以及人民体育锻炼需求的不断提高,网球运动在我国迅速发展,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影响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推动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网球运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喜爱.李娜在澳网和法网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再一次掀起了我国的网球热潮,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网球运动.高校是开展和普及网球运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竞技网球队员的摇篮.河南省曾经培养出了像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5项非技术因素基本参数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调查并分析我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大学生网球协会在制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工作计划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国家级以上网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网球裁判员地域分布不均、裁判队伍以体育教师和网球教练为主、学历水平较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执裁年限大都在5—10年,但外语水平是裁判员的薄弱环节,他们的科研水平较低,中国网球裁判需要走向职业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法,从网球教学、课外活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方面,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并提出应当从组织管理部门入手,加强对高校网球运动的重视、投入和调动,加强各高校间网球运动的交流,不断提高和加强网球教师业务能力,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高校特点的培养网球运动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湖北省乒乓球裁判员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得出:目前湖北省乒乓球裁判人员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英语水平明显提高,考核体系相对完善。但是裁判员地区分布不够合理,年龄分布呈现两极化趋势,执裁经验不足,裁判员培训制度有待完善,比赛编排特别是电脑编排能力有待提高。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建议,提高湖北省乒乓球裁判整体素质,促进乒乓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球裁判员心理因素对临场判罚正确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权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2):96-97,100
通过对我国高级裁判员的咨询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对网球裁判员正判率影响的因素有许多种,74.65%以上的裁判员认为心理因素对网球裁判员正判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这些心理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认为今后在培养和聘用网球裁判员时,要以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为重要的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为了探求海南业余网球运动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发展之路,从网球场地状况、网球人口、业余网球赛事、教练员和裁判员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海南业余网球运动开展不均衡、普及程度较低等现状,并发现业余网球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海南省业余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指网球运动员身体运动能力和自身素质提升而采取的必要训练措施。随着网球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网球技术流派的打法击类型层出不穷。尤其是以底线进攻为主流的进攻方法成为运动员最为推崇的类型。基于此,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产生的体能消耗更为巨大,赢得比赛的关键就在于运动员是否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和充沛体能。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遵循比赛导向、系统性复合、适量区别、适度恢复的基本原则。在网球运动中,要强化体能训练的速度训练中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等几个方面的训练,提升网球运动员的整体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球比赛和专项训练时运动负荷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专业网球比赛负荷特点设计大学生网球专项训练方案,通过比较大学生网球比赛和专项训练的负荷因素,揭示大学生网球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和专业网球比赛的差异性,为大学生网球专项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社会学和训练学的角度探讨制约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指出旧有的男子网球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弊端和训练水平低是影响中国男网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国网球产业化道路和男网运动员职业化道路的步伐,提高男网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袁朝霞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53-55,F003
根据少儿网球训练多阶段性的特点,采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构建少儿网球训练的结构模式.认为少儿网球训练系统是受年龄、训练年限及运动水平逐渐提高而发生变化等多因素影响的动态系统.用系统理论指导少儿网球不同阶段的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训练中的盲目性,能在局部优化的基础上,最终获取训练过程的整体最优,以保证少儿网球训练各个阶段的质量并达到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近几年乒乓球运动科学训练的成果,从乒乓球运动的训练原则、技术战术、身体训练等角度来探讨乒乓球运动的科学训练.为儿童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提供训练帮助.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突破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栋  林岭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1):49-51,54
结合训练实践经验、文献和理论思考,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不足这一现象,提出了适合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员网球专项力量训练突破的途径与方向和方法;讨论分析了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网球运动员的作用、价值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黑龙江省11个冬季运动项目裁判员的现状调查,发现高校拥有较强的培养裁判的优势和条件,依靠高校来培养裁判员不失为一条较好的途径,从裁判员应具备的素质、高等院校培养裁判的优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我省、我国培养裁判员的工作提供参考,以期为将来在哈尔滨举办的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提供更多高层次、高质量、更具影响力的高水平裁判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