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育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传输,而且关键是要通过体育文化特质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和塑造。本文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作为切入点,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体育课程设置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大学生参与运动,体验体育的魅力、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等方面入手,论述体育人文精神对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文精神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联系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热点,分析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状况,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如采用开放式教学等进行探索,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探究了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分析了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贫乏,综合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时,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改变过去相对枯燥乏味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体育教育质量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使体育教学充分溶入到人文精神中,这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必然趋势,只有在这种趋势下不断发展,才能使高校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不被淘汰,使学生的体育精神得到净化。本文就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如何将高校体育教学真正融入到人文精神中去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从其发展至今一直缺少一种人文精神,政治因素过多地渗入到了它的发展前期,而近几十年“强国强种”的激狂心理又使学校体育过多地贴上了竞技运动的标签,纯粹的体质教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对教育人性化和理性化的要求,在对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体育人文精神的回望中,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呼吁尽快构建人文精神理念,使学生的身心教育得到应有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体育课中体育人文精神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即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体育人文素养,教学中要贯穿体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人文体育的发展及其在体育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学校都没有把体育健康教育摆在正确的位置,在实施的过程中忽略了“人文精神”在体育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方面还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本文试从文化哲学和社会心理的角度运用人文观来对体育与健康总体做出分析,以期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探讨在学校体育中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对于培养跨世纪综合人才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为体育健康教育的正确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刘霞 《体育科技》2006,27(4):7-9
采用文献和逻辑分析方法,讨论了现代体育教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实现现代体育教育人文精神重建的基本设想。主要结论:现代体育教育要实现传统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由单一学科结构向多学科综合课程结构的转变;实现由成绩型向能力型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实现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发展,要求体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反思传统体育教育观中所凸显的生物体育观以及客观上的限制,要求构建新型的体育教育即以人为核心和根本,注视崭新的体育人文精神,秉承并超越根植于传统中西方文化中的体育人文精神。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体育生物与体育人文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活动能力决定着满足程度的大小,进而决定着人个性发展程度的观点。而传统体育教育观向新型教育观的转变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及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体育世界》2010,(4):59-61
体育,是否是强音的游戏,这是现代竞技体育留给我们的体育感受。在追求竞技体育的金牌效应时,往往我们只注重金牌背后的社会价值,对竞技体育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价值却有所忽略。受到竞技体育功利价值观的影响.高校体育的重点也放在竞技体育训练和竞技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上,对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甚少关注,也没有建立体育人文精神县体的教育内容体系一要使高校体育走向和谐发展,越须重新认识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以及建立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体育教育的特点以及体育与身体素质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体育与人文素养教育三方面分析了体育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必须认识到体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体育教育价值的重心也逐渐由“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转变。在生产活动以消耗体力为主的天然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前、中期,体育教育的生产价值、军事价值突出。在生产活动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后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育则更加重视对人性的关爱。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应该尽快实现由“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的跨越,以便在知识经济时代寻求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钱杰  姜同仁 《四川体育科学》2005,(2):100-102,106
本文以研究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为目的。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系统地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个性、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闪光点等进行了理论性研讨。并围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课程总目标,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文化教育应注意实效,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日趋复杂,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局部结构的功能与系统的总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引起了人们长期的反复的探索。仅就“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终身系统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目标、学校体育教育中普及性功能( 健身功能) 与提高性功能( 竞技功能) 的关系、学校体育教学中“教”( 教师主导作用) 与“学”( 学生主体作用) 的关系、整体化体育教育大纲,以及群体体育教育与个体体育教育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当前体育教育中质量滑坡的实际,提出了高等学校体育定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容易造成人们混淆的高校体育种类的基础上,得出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当属健身体育教育的结论。最后依据健身体育教育的特点,阐明了健身体育教育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培养、坚持全程教育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基础体育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对接与整合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胡庆山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105-107,111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在新课改下重新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走出“运动员型教师”的培养误区;以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的理念为导向,跳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樊篱;与时俱进地接纳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将其列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灵魂和根本宗旨,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培养的关键和基础,有效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将对终身体育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根据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最近进展情况,以终身教育为立足点提出了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诠释特殊体育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进行探讨。以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为基点,分析认为: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包括专业道德.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专业知识,如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医疗康复知识、心理学知识等;专业能力,如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的创新能力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如自我反思意识、自我规划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价值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文献资料、社会调研、分析比较等方法,以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为背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纵观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在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史中有过重要影响的思想,现代高校体育教育要以健康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培养创新意识,同时要努力开发高校体育教育的连带功能.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