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对于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每个教师来说,真诚和关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灵魂;是叩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 我想起了教育生涯中的一个真实案例. 一天,我处理完班级一件突发事件,感触极深,当即写下了一篇德育案例.可过了一段时间,重读这篇案例时,我对那天突发事件的看法和结论竞迥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它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顾跃平 《现代教学》2006,(12):19-19
对于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我想大部分教师都遇到过。很多时候教师会采用回避的方式进行“冷处理”,课后再给学生一个解释,因为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完成。更何况,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教师也未必有足够的信心当常把问题解决好。而白伟雄老师在戍对这一课堂突发事件时,采用的是迎题而卜的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读完这一案例,我有以下感受: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写这篇《我和丹尼的故事》?我问自己:因为丹尼是一个很特别的美国小男孩?还是因为我想用这篇小文收藏起我和这个美国孩子间曾经发生过的许多美丽的小故事? 记得在一次赶回幼儿园的路上,我不幸被  相似文献   

4.
看每一个案例的时候,我都习惯于从案例联想事情发生的背景或成因。有些交代并不清楚的,我便试着揣测。这篇也是如此,因此揣测不当之处还望谢老师包涵。  相似文献   

5.
[案例1]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聪明。师:(语气平淡)嗯,还有吗? 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篇文章,只有一句话:"今天过得好无聊,没啥好写的!"你猜,这是什么?我来告诉你,这是一篇日记。这篇日记合格吗?当然合格了!那么如果老师布置了一篇  相似文献   

7.
<正> 一、案例反思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夕阳真美》教学片段(师配乐朗读课文)师:这篇课文主要写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夕阳,他们看到了什么?生1:太阳西斜,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相似文献   

8.
多么希望这是一篇小说。可惜。它不是。我不知道它是属于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案例。但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当然,看了这篇文章,希望您对老师的工作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天,我在改试卷时,发现婷婷写了一篇美文,这篇文章构思精巧,立意新颖,语句流畅,描写生动。我情不自禁地念出来给老师们听,好让大家分享。没想到才读了一半,一位老师的话打断了我的兴致:“这篇文章是抄袭的。”“对,我们班也有位学生抄了这篇。”另一位老师也开了腔。“呀,太可惜了!我还想给他个满分呢,看来只好作罢了。”我万分惋惜地摇摇头。“有什么关系,只要是好文章,管他是不是抄的,考试时能默得出来,就是他的本事。升学考时改卷的老师他能知道这是抄的吗?”一位老师扯着嗓门嚷了起来,我愕然了。作文能不能照抄?默写别人的作文能…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今天要上新课——《田忌赛马》。这是一篇老课文了,但是如何上好这一课,如何上出新意来,也让我费了一番心思。我决定以课堂创新为主  相似文献   

11.
孙其英 《江西教育》2004,(19):33-33
[案例]“我恨自己的手不争气,这破手,这该死的手!为什么只给我考了个合格?我真想把这破手给剁了。我也恨那个夺走我三好学生奖状的同学,那张鲜红的奖状一直是我的啊,现在竟然让她给抢走了!……”这是倪小芳一篇周记中的原话,小芳,是三(1)班全体同学公认的优秀学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优,但是,她在上个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时失手了,考了个合格,所以一向属于她的“三好学生”奖状飞了。就这样出现了周记中的这一段。案例分析:与她进行了几次交谈,通过多方调查、分析,我对她产生这种不正常心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个人性格因素。小芳是一位典型…  相似文献   

12.
谁来帮助她     
读罢2003年7、8月第19、20期《山东教育》,我被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于春祥老师撰写的《反思与课改同行——新课改经典案例10则评析》一文深深吸引。记不清读了几遍,已是烂熟于心了,不禁为于老师的细心发现与精彩评析拍手叫好。我知道,是案例的魅力,让我如此倾迷。文不厌读。百读之中,也不免生发出自己的几点思索与感想来。例如,于老师在案例1“谁来帮助她”中写道:“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语文课改实验课,课上突然有一个女生破了鼻子,血不停地流着。只见她一手捂着鼻子,不知所措。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老师停下了与学生交谈。‘快,谁来帮帮她?’‘…  相似文献   

13.
以下是在不同场合听到的同一篇课文近乎相同的引入环节。[案例A]师:请同学们读读课题——《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救小鱼的事。(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似乎还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4.
读了<教育的时机>一文,颇多感慨.该文中发生的教学情景是一个典型的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生W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捣乱,恣意违反课堂纪律,把安静的课堂搅乱了,好端端的讲座眼看讲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如果是我,我会采取下列做法化解这一教育尴尬.  相似文献   

15.
[案例]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其中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道:“我觉得这篇课文编得不好。”  相似文献   

16.
<正>先看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教《老王》,上课一开始,这位老师在学生读了一分钟的课文后,就提了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是:"同学们请想想《老王》这篇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思想?"这个问题提出后,满怀期望等待学生回答的老师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想而知,接下去的教学几乎就成了老师唱独角戏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哪里?下课后,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执教老师那里找答案。执教老师给我看了她的教案。我发现她执教《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7.
经常不做作业又逃学的孩子,相信不少老师都遇到过,遇到了该怎么办呢?我看你看(案例)这是发生在本学期开学第三天的事情。那天一大早,我就给一个家长打电话,让他到学校里来一趟。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应邀在重庆市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第二届年会上作现场授课《可爱的草塘》。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老课新教,把新课标倡导的人文关怀的精神渗透于教学的始终,使这堂课获得了成功。下面呈现的是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断。【案例分析】片断一(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学习《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呢?我想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生:可以从题目入手。生:可以从重点段入手。生:可以从重点句入手。生:可以从重点词入手。生:可以从问题入手。师:假如我们从重点句入手的话,那你认为可以选择哪些重点句呢?我还想听听同学们的…  相似文献   

19.
刚送走一届毕业生,校长找我谈话,让我继续留任。因即将升上来的六年级学生成绩不够理想。我没有拒绝,欣然答应了。我一篇一篇地认真阅读办公桌上的日记,这是开学第一天的作业。其中一篇只有3行,仅50余字:孔老师,我知道您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我的语文成绩很差,同学们看不起我,可能是我太笨了。我很想考出好成绩,您能帮助我吗?这篇错别字连篇、标点混乱的日记深深地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背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第一篇课文《春》时,我先示范朗读了课文,问学生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对春天怎样的感情?学生都能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我接着问:"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这种情感?"学生也很容易地看出了文中所写的草、花、风、雨、人等景物。我说:"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以写‘草’这一段为例,教给大家一些欣赏散文语言的方法。"【案例描述】师:我们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中的"钻"如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