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大容 《考试周刊》2011,(35):60-60
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所以作文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作为一门滋润儿童心灵的基础学科,对保护学生难能可贵的童真,发展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至关重要的作用。习作教学要回归生活,就要体现学生的童真童趣,更要彰显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童真童趣,让学生的习作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3.
作文应顺其自然,"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但是,最富有个性的作文现在却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训练,学生作文仿佛是克隆出来的,缺乏童真、童趣、童话、童意.如何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写出真实而精彩的习作是我多年研究的课题,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收获.  相似文献   

4.
正习作教学应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和心里话,展现出自己比较真实的内心世界。在惊喜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同时,我们又会担忧一些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侵蚀孩子纯真的心灵。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启发学生易于  相似文献   

5.
李大勋 《课外阅读》2011,(3):216-216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练习。这就使得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习作是最能表达学生心灵感受的载体,是学生展现自己语文才能的最佳方式。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童真世界。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力让学生在习作时,敢想、敢说、敢写,让学生充分展露他们心目中的真、善、美,让他们体会学习的快乐,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创设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习作必须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而事实上童真、童趣的缺失使本该充满灵气的儿童作文成了一种“机械”产品。启蒙习作呼唤“童真”,让童心在倾诉中袒露。让童趣在玩耍中回归,让童言在博客中再现,让童真在赏评中闪光,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真实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儿童收获习作的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只强调和重视对文字的修饰功夫,却忽略了学生习作中实质的东西——童真、童趣。习作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中的书面交际打基础,不只是为了成为文学家做准备。作为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文学编织术,把陶冶学  相似文献   

9.
谢碧玲 《快乐阅读》2013,(12):123-124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认识的汉字不多,词汇量少,思维能力较弱,但想象力特别丰富,充满童真童趣,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写话训练,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写话,带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为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习作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学生怎样才能写出富有童真童趣且能打动人的习作呢?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苦苦探寻的课题。有的老师在长期的实践中有了自己的顿悟,有的老师却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习作是写话而不是作文。低学段习作教学要紧扣"起步",着眼"发展",在认真抓好"说话、写话"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贵在留住童真,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何为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习作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比重。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一直为习作的问题所困扰,教师教得头疼,学生写得头疼。综观学生的习作,不是假话连篇,就是套话成文,很少有真正属于孩子自己语言,有属于孩子自己想法,充满童真、童趣、童韵的佳作更是缺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的说法,认为"心声"与"情动"应是作文的发端。可见,作文教学首要的是引发学生的习作需要,回到情动而辞发的原点,找回学生的童真、童心、童趣,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酝酿情感,点燃表达的热情!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从找回童真、激活童趣、发掘童心出发,沿着一  相似文献   

14.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曾借韩寒说过的一句话"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抨击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确,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儿童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表达,童意不在,童话流失,童真难寻,童趣无味。真话作文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想,语文教师作为孩子童年精神世界的构建者和守护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每一个孩子说真话,抒真情,努力让儿童习作"童趣盎然、童心灿烂、童言无忌、童笔生花"。一、走进生活,在观察中丰富感知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化具有童真、童心、童趣等特点,我们应充分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护、开发,走进儿童的生活,真正认识儿童生动丰富的精神世界,使儿童的学习生活充满生命活力。充满童真、童心、童趣的品德课堂,一定是以生为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怎样将生活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呢?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就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作教学的建议中还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明确要求我们,要以自主为前提,通过制定多样化的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拓宽写作的时空等措施,在"教活"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以吾手写吾心",使写作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还习作教学的本色。鲁迅先生曾在《作文秘诀》中谈到"多看和练习"所指引的语文教学之路,至今仍是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被语文教学实践所证明着。这里的"多看"即指多阅读,"练习"则指习作。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学生习作所反映的是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体现小学生自己对生活的发现和感受.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尝试走进孩子的文化世界,用小学生的眼光赏识小学生的作文,满腔热情地呵护童真童趣,让大地、生命和小学生纯美心灵中的神圣通过他全身心地"说"出"话"来.  相似文献   

19.
儿童习作,不仅反映着儿童的生活世界,也折射出儿童的精神世界.一篇习作就是一朵儿童的心灵之花,就是一棵儿童的精神之树,就是一条儿童的情感之河.可是细细阅读儿童的习作,却发现在章言稚语的后面,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缺失童真,缺少童趣,泯灭了童心,沦丧了童性,"作"的气味太浓,教育别人的架势太足,个性的本真显得太虚.那么,如何才能让儿童的习作充满童真、童趣、童心和童性呢?  相似文献   

20.
赵侠 《语文天地》2015,(9):48-4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解救"两半制度下"的苦难儿童,创办了被他称之为"儿童乐园"的学校。他曾这样描述:"儿童园里无老翁,老翁个个变儿童。"(参见《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17页)要想让儿童在习作园乐起来,教师就应根据儿童所需,让儿童习作回归本位,真正让儿童习作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真正让童手写童事,用童手改童作,让儿童真正动起来并能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