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所以说“师源性心理障碍”不但会给学生造成暂时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师源性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师源性心理问题是指由于教师教育行为的不当,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因不堪忍受教师的讽刺、误解、责罚、打骂而逃学、出走甚至自杀的恶性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也说明师源性心理问题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要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要想学生健康成长.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说,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而导致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即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以及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一、师源性心理障碍现象及其危害个案一:女中学生徐某,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她只好借住在外公家读书。她外公外婆也由于年岁大而对她的关心教育不很注重。半期试后学校召开家长会,她没人参加,班主任老师原本对这类学生的管教就大伤脑筋,又看见徐某家没有人来参加家长会,于是在会后找徐某在办公室站了两节课的时间,并狠狠地批评一顿。结果,徐某失踪三天,虚报自…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施素质教育:师源性障碍与泡沫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实施素质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源性障碍。师源性障碍表现为失范的师德、落后的教育观念、较低的专业素质、滞后的教师行为、消极的职业态度等。师源性障碍形成的土壤是泡沫管理。泡沫管理以胁迫性的管理方式和虚无性的管理内容形成了压抑性的工作环境、失落性的从教心理、被动性的从教状态。泡沫管理的实质是官僚主义。泡沫管理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教育危机征象的凸显。农村教育发展急需解放教师。  相似文献   

6.
一、师源性障碍的涵义及其表现 师源性障碍是指教师的师德形象、思想观念、专业素养、 教育行为、职业态度等,对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 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阻碍作用。从反映在某些教师身 上的不良风气和现象分析,师源性障碍主要有下列表现: 1.失范的师德形象。表现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不良,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够耐心,造成师生冷漠乃至对  相似文献   

7.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直接取决于他对学生的评价。老师对学生不恰当的评价会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这就是师源性心理障碍。因此加强学生评价改革是预防师源性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而通过一定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师源性心理伤害包括言语伤害,如辱骂、讽刺等;包括躯体伤害,如打、拧等;也包括变相体罚,如罚站、罚写大量作业等。师源性心理伤害实质上是一些教师心理健康、心理素质问题的外显。师源性心理伤害会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教师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最新调查显示:在中小学教师中,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由于教师不当教育行为引发的教育事故屡见不鲜,我们把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并由此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称为师源性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的必备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会识别学生心理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二是减少对学生的心理伤害,避免师源性问题的产生;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终生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有资料报道:知识分子群体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尤其是教师和医生.这也是,倒很少听说过干粗活、重活的人患心理疾病,如搬运工、农民、渔民等.为什么知识分子容易得心理疾病呢?我猜想:  相似文献   

13.
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完善人格,发挥心理潜能,维护和增强心理各方面的机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使个人的心理机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事关教师本人的专业发展能否顺利进行,还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具体到中学教师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师教育的实践主要集中于教师在学科知识领域、教学技能上的培养与训练,更多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对教师的心理发展则相对忽视。由于教师心理成长的缺失,直接导致教师心理素质的降低和心理问题的频生。本文通过对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及师源性伤害等心理困境的分析,提出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注重教师心理素质的完善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导师,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路人.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既决定班级管理的好坏,又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暂把由班主任引起的学生心理障碍称之为师源性心理问题予以提出,与大家切磋.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适宜感。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未能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事实上,有相当多的调查检测表明,目前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存在着疲劳、焦虑等心理问题。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另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一课题组对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半数以上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还有的已构成了心理疾病。  教师的心理问题具体体现为:自卑、焦虑、忧郁、孤僻……由于种种心理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某些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上进心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近些年来各地频频发生的教师辱骂、体罚学生的事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崇高的师德,另一方面不也是他们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表现吗?  教师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繁重的工作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众所周…  相似文献   

18.
姚强 《教育》2012,(21):24
教师有着很多让人羡慕的赞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一切都说明教师职业的重要性。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教师作为正常人应有情绪上的喜怒哀乐、有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给工作、生活和健康带来困扰甚至是危害。作为校长,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做教师的心理医生,了解教师心理疾病的成因,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关心引导教师,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更好地投入工作,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来自于学校内部和教育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19.
使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选取天津、湖北共9所中等职业学校136名"双师型"教师为被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除人际关系、恐怖因子接近全国成人平均水平外,其他7个方面均明显地差于全国成人平均水平;59.56%的"双师型"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52.94%的教师为轻度心理问题,5.15%的教师为中度心理障碍,1.47%的教师为重度心理疾病:"双师型"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好于非"双师型"教师,主要表现在恐怖因子上.  相似文献   

20.
吴迪 《现代教学》2008,(12):67-68
心理学上把因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定名为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而由此引发的心理疾病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终身的。 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对教师失去了尊重与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