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目标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的目的是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创新性,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与评价创新,其中以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创新为主导。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离不开课程的支撑,课程平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同时课程平台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体育人文社会学已初步形成课程群,课程群…  相似文献   

2.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一门以体育的人文现象、社会现象为对象,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综合性科学.它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的体育行为及体育人文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对体育之于人类和社会的意义、价值做出合理的解释.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定位是在与之相关的学科关系中确立的.主要涉及4种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反思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被列为二级学科以来,体育人文社会学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且发展迅速,无论是学科理论构建还是学术理论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者应理智地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发展进行反思,发现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策略,以促进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人们对体育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工具和途径,同时,它也是人们对体育人文社会现象已有认识的理论成果.体育人文社会学在人们体育认识活动和社会体育实践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和功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体育人文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功能,体育文化教育传播功能,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功能,体育事业管理、决策咨询功能,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的理论反思与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5.
罗震 《拳击与格斗》2020,(2):157-157
随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在未来的各行各业都有了快速的增长.本论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建言献策,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专业的推进增添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与评价,同时针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以课程整合平台、课程网络平台、课程资源平台、课程教学平台、课程实践平台和课程评价平台为主要内容体系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本科体育专业人才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增强社会适应性,提升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1—2005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目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每年发表的体育科研论文呈增长态势;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生物科学与运动医学方面、学校体育学方面的论文数量存在差异,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一直占有很大比重。对上述结果进行了一些社会学分析,为体育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以及为体育科研工作起一定导向作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梳理国内外体育叙事研究的基础上,从解释和剖析叙事研究相关概念出发,归纳出借助叙事方法进行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思路。梳理叙事学方法的发展脉络及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指出从"验证"到"诠释"是叙事学方法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价值诉求。同时,从故事文本、叙事者对体育故事的讲述、研究者对体育故事的分析三个层面分析了叙事方法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独立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得以确立的最根本的元问题之一.体育人文社会学以人的体育行为活动和由这些活动引发的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与体育自然科学相比较,它具有人为性、异质性明显,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偶然性更大,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并存等特点.因此,在研究上具有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融合,价值非中立性与价值中立性相统一,实证性研究与评价性研究相统一等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上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体育人文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人文力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明确这一概念对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树立科学的体育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专家访谈和理论辨析对其进行了定义.体育人文力是潜在于体育活动背后的一种深层的文化力,不仅能动地反作用于体育,更重要的是,作为体育发展的文化背景,它透过人的中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过程和体育走向.体育人文教育是使经过体育文化熏陶的人把体育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个体和社会得以健全和发展,这就是体育文化的人文力作用,即体育人文力的作用.体育的本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利益,其终极价值是人文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运动训练原则中的人文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现代运动训练原则的形成演变过程;突出和加强人文特性的意义;训练原则中人文特性的表现特点;现代运动训练原则人文特性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训练原则不仅是运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结合点。加强训练原则的人文特性,对培养具有全面高素质的运动员,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训练原则的人文特性具有通过各原则综合运用而起作用的特点。其在观念、层次和理论上都具有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有机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混沌走向自觉:西方体育社会学制度化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仇军  佟鸣  罗锦文 《体育科学》2005,25(1):66-70
考察西方体育社会学制度化的发展历史 ,并着重探讨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对体育社会学学者身份演变、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和范畴的界定。通过对西方体育社会学制度化发展过程的分析 ,理清西方体育社会学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进行回顾总结。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学报刊载的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论文数量最多。学报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体育管理、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公共体育服务等领域刊载的多篇论文开创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以分析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论文《体育社会学计划》为切入点,探讨法国体育社会学与法国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之间的传承、反思关系以及它对特定的社会状况的折射和它所提供的新研究维度。并结合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实际,对体育概念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苑高兴 《体育科研》2005,26(6):86-8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试验与研究,探讨在人文奥运环境下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普通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方法等方面都突出了人文体育内涵,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化。教学实践证明,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从开设课程的分类、比重、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与国外体育硕士生课程及国内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特点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从单一走向多元: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仇军  罗锦文  佟鸣 《体育科学》2005,25(11):58-61,84
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考察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变化的过程,讨论了与之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旨在通过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理清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的线索,以期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