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初探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笔者对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 ,可持续发展观是时代变迁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社会生活的渗透及中国竞技体育自身发展条件的需求 ,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初步形成。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竞技体育社会化、国际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则更多体现在人文关怀.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缺失现象进行探讨.认为:我国普通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最大的症结在于观念的滞后和社会支持力度的薄弱.研究并构建学校特殊体育教育的支持系统,在特殊体育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从特殊体育支持系统的要素、支持内容以及阶段进行理论设计,提出开发设想,为特殊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与世界接轨搭建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专业队建制的形成与发展作了全面的审视.中国竞技体育走向辉煌离不开竞技体育专业队的创建,但是,其在管理和实施中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强专业队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强专业队文化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和人民对竞技体育的需求程度,对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决策起到制约的作用,还影响了竞技体育培养体系的建设。为促进我国各省市、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竞技体育的经费支持、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重视基层体校的建设,建立竞技体育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王萍丽  潘前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5):59-61,6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类比较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体育的有力支持。并从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分析了学校体育的功效,提出了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体育教育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华  陆亨伯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56-58,F003
通过对宁波市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水平、实体化经营、科研支持水平、项目结构布局情况的调查,运用文献调查、访问访谈、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手段,对宁波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得出了体制改革、完善赛制、调整布局、加强科研、加强基地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等具体对策,为宁波市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竞技教育学理论下要求竞技体育既要"夺标",又要"育人",只有在"夺标育人"的社会价值取向下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竞技教育学视角认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全运会为核心的竞赛体系、竞技体育人才文化水平有限、竞技体育人才人文素养缺失、竞技体育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人格修炼、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化进程等对策,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发展新模式,以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合理的战略谋略的支持.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作为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丰富我国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良性互动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整合机制,以期通过研究探求和完善我国以全运战略和奥运战略为核心的竞技体育战略和谐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竞技体育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将竞技体育的外部性内部化,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市场调节、法律手段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则是市场调节、法律手段不可或缺的补充.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有助于降低体育经济活动主体的维权成本.要积极推进竞技产权制度创新,优化体育资源的产权配置,建立健全体育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律体系,以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法律手段的作用,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中国后奥运时代的到来.本研究对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结构调整、培养方式、人才流动调控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行政计划型向计划与市场综合配置型转变;人力资源结构由竞赛参与型向体育保障和体育支持型扩散;人才培养方式由单一封闭型向多元、开放型转变;人才流动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后奥运时代对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有效调控是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