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一轮教育改革为契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征,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网络素质。因此,建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是我们当代教师所要探索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潘铁军 《课外阅读》2011,(9):162-162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和实现学习目标。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统一,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尝试着在我的信息技术教学上采取了一些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构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因此,加强聋校作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对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探索了网络条件下新的教学形式——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基于网络的自主合作学习、基于网络环境的任务探究学习、基于网络个性化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海宇 《文教资料》2006,(5):152-153
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都需要彻底改变。“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习方式也跟随转变,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必需在教学方式方面有新的突破。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  相似文献   

7.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学段教学目标中多次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探究一合作”学习方式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机会,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探究一合作”式学习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互动;精讲释疑。深化新知;及时训练,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 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习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 方式。而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讲授得过多,让学生自主 探究的机会过少,造成了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缺 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有效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如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现这一新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的是非线性的、相互关联性很强的大容量信息。它使教学不再单纯依靠教材、粉笔、黑板,将学校、社会、家庭紧密联系起来,拓宽了教育空间。基于网络的学习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相结合,将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自我探索相结合。因此,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是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自主、合作与探索的网络学习环境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体以其大…  相似文献   

11.
为能促进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水平提升,这就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先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征以及网络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就网络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要点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深化探究为信息技术教学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学习网络大面积的建立,以及教学资源的完全共享,学生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手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校园网络在开发学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充分体会到利用网络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外界条件和宽广的活动空间,促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  相似文献   

13.
赵世辉 《考试周刊》2012,(84):141-142
近年来,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为教师们所接受,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有效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知识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探究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在这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究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合作探究,应从三方面展开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正日益渗透到教学领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智能化平台。提高学科教师信息素养、选择适当的教学软件、确立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取向、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四个方面,确保了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效果。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应用于数学教学,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颜惠瑜 《考试周刊》2013,(48):36-37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课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为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有许多问题有待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在探索中,教师要注意积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资料,使综合性学习向校本化迈进。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 ,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手段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如教学《寓言两则》时 ,课前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老师让大家听两个…  相似文献   

18.
“探究”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标最重要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自主质疑不失为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在运用自主质疑这一手段进行课堂组织教学时可以从学生、文本、教师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周学习网络大面积的建立,以及教学资源的完全共享,学生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手段也正存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校同网络在开发学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充分体会到利用网络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外界条件和宽广的活动空州,促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少松 《考试》2009,(7):49-49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探究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并广泛实施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