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适应国内外传媒业激烈竞争的需要,摆脱对资源垄断优势的依附,以新型体制和机制去激发内在活力作为主要推动力,广电集团化运作在广播影视产业化发展的路上走了不短的一段。在这方面,一些率先改革的试点单位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在已完成集团化运作的省级单位,由于多年来的积累, 加上有线无线合并,频道数量都比较多。面对一台多频道的现实,广电集团化背景下的专业资源整合在国内一般有两种运营模式即频道制和中心制。一、频道制频道制管理模式是在台或集团一级管理层下,设置以频道为单位的综合管理层,再分设部门栏目、编排、制作、广告经营等一整套频道运作所需的完整机构。频道制以频道为运营实体有利于各个频道、尤其是专业化之后频道的利益最大化和竞争力的优化,灵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电视传媒业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而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推动广播影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带来了频道资源的膨胀扩充和节目生产方式的转变,各级电视台体制内部的制作力量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和频道专业化对节目的海量需求,原来的节目制播合一模式被打破,节目制作由体制内向体制外拓展,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是一种必然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城市电视媒体的组织环境变得十分复杂和多变.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实现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已成为城市电视媒体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今,我国各级电视媒体在运营体制上不外乎两种模式:中心制和频道制.中心制将节目制作、广告经营等集中统一到各个中心独立运作;频道制则将各种权力下放,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于城市电视媒体来说,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一般都是从本台实际出发,要么实行中心制,要么实行频道制.笔者通过观察后认为,城市电视媒体实行中心制与频道制在运作过程中各有利弊,而"一台多制"更符合城市电视媒体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由于区域差异和历史原因,我国内地电视台在管理体制上差别很大,较为主流的是全台大一统的中心制和各专业频道诞生后随之衍生的频道制。但频道制只是一个通用的概念,并没有具体、明确的特征界定.实行频道制的各电视台在运营模式上各不相同.运营结果也大相径庭。为总结频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探索较为全面、实用的频道制运营模式而撰写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电视竞争已不再是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而是数字电视里上百个频道之间的竞争。频道制改革对于城市电视台来说是一条必由之路,当前各城市电视台面临的政策环境、竞争环境、改革进程都不尽相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频道制改革模式至关重要。准频道制是实现中心制向完全频道制过渡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在准频道制改革过程中,只有正确处理好频道与收视的关系,频道与广告经营的关系,改革才能得以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视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电视台自身规模的急剧扩张要求内部组织结构与之匹配,于是,一些电视台开始改革沿袭多年的中心制,向频道制转型。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频道制改革震动业界,引发了关于频道制与  相似文献   

7.
朱青梅 《兰台世界》2009,(10):47-48
本文以高校为例对档案“双套制”模式管理方略进行研究,对高等学校的档案“双套制”模式管理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找寻对高等学校的档案“双套制”模式管理的实施策略,更期望对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一些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沙广电局面对媒体间激烈的竞争格局,从1997年开始,先后实行局领导下的中心制和频道制。中心制即无线和有线合并,只保留对外呼号,局下属新闻、社教、技术、广告、发射、后勤等七个中心,均为副局级单位,中心制运作两年后,1999年岁末,长沙市广电局改中心制为频道制,长沙电视台仍然只是一个对外呼号。局下属有新闻、政法、女性、经贸、信息等5个电视频道,均无级别。  相似文献   

9.
张健 《声屏世界》2007,(4):8-10
作为频道专业化实践的一部分或者专业化实践的流风余绪,专业频道在管理上究竟采取频道制还是中心制,是一个时期以来电视业界争论较多的问题,并因为体制、机制特别是敏感的干部人事等问题而在众多的电视媒体讼议纷纭;举棋不定。即使在某些电视媒体已经实行了频道制,但频道总监作为管理主体,并未真正作为负责任的管理主体,拥有独立的资源调配权与处置权。这当中,省级卫视因其在省级电视媒体中肩负地方省委省政府的对外展示窗口与争夺区域性传媒市场乃至全国性传媒市场的作用而更显特殊,值得人们加以更多的关注与解读。本文从卫视频道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入手,延伸出“公用地悲剧”理论,以说明省级卫视采取频道制管理体制,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0.
熊忠辉  周欣 《视听界》2007,(3):16-20
2000年9月25日,CCTV-9英语国际频道开播,频道总监负责制改革开始试水,之后波及全国。七年过去了,频道制凸显了优于中心制的种种好处,也暴露出了频道同质化竞争、频道机构叠生复归于“台”的格局等弊端。如何有效统分,科学地实施频道专业化,优化频道节目资源、人力资源,激活频道的活力,提升集团(台)的整体实力?这些,是业界同仁面临的问题,也是《视听界》本期重点探讨的话题。熊忠辉和王朋进两位博士从宏观的层面,对中美两国电视传媒的组织运作进行了学理分析,来自湖南卫视和杭州广电集团的文章,对我国省级卫视和地市级广电的卓越代表的成功实践作了归纳和提炼。  相似文献   

11.
张立勇 《中国记者》2012,(7):108-109
今年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面向全球传播的中文频道开播20周年,20年来经历了中心制、综合制再到频道制的多种管理体制,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改革的20年,作者以亲身经历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一、1992年-2000年,第四套节目中心制管理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CCTV-4)开播,从1992年开播到1993年11月这一年多时间里,这个中文外语频道一直由中央电视台对外中心和第四套节目编辑部两个部门在运营管理。中央电视台对外中心  相似文献   

12.
构建以中心制为主的混合式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传媒作为广电行业的核心主体,在广电系统的改革中,势必走在最前沿。为适应广电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需要,广电管理部门往往从电视台的组织结构的选择与改革着手。目前,电视台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两种:频道制经营管理模式和中心制经营管理模式。这两种体制各有利弊,在一  相似文献   

13.
毕琴 《新闻世界》2012,(5):59-60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广播电视系统的制播模式以后得出最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制播模式,论述了制播合一和制播分离这两种制播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并以河南省电视台第九频道新农村频道为例,得出制播分离比制播合一更加适合在中国发展,制播分离改革对我国电视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青 《当代传播》2000,(3):16-17
电视新闻制作是一项分工明细,对成员凝聚性。合作性要求很高的团队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主持人还是制片人中心地位的确定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为“主持人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的矛盾。从概念上考察。“主持人中心制”说认为,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栏目的支柱,是栏目制作的中心人物和全权在握的总负责人,或者全面参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并起主导作用。要求广播电视工作者均需强化栏目以主持人为中心的意识,管理机制要为保证主持人个人才能发挥和栏目个性化而改制,其本质意义则要求主持人极大地提高综合素质、文化底蕴、人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广播电视台由金字塔型的管理架构正向扁平化模式靠拢,运行多年的“中心制”逐渐被以广播频率制、电视频道制为内容的“分频制”所取代。与之相适应,总编室除继续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实行宣传管理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电视专业化频道之所以应运而生.是由干大众传播已经从“广播”转向“窄播”.从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从目前国内专业频道发展的态势来看.国内各城市电视台开办了100多家的影视频道不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化频道”,而且还由于其体现“制播分离”最为彻底.节目类型最为明确而成为“当前最为成熟的专业化频道”。  相似文献   

17.
周斌 《视听界》2002,(2):28-28
频道制是指频道总监对频道内的栏目设置和节目日常管理、人力资源使用、报酬分配等实施管理,这是独立频道的频道制。广电集团体制下的频道制还有所不同,它遵循局(集团)的集约化管理,实行相对独立运作的原则。集约化管理:频道定位由  相似文献   

18.
张莉 《青年记者》2016,(17):93-94
线上公共服务带动线下产业化运营:“垄上模式”的全新探索 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是湖北省内唯一一家对农传播与服务综合电视频道.频道采取“制播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成立不到两年,其线上传统广告经营收入就达到6500万元,线下创新产业经营业务创收超过4亿元.业界人士称,垄上频道开启了电视媒体运营的全新模式,即“垄上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吕正标 《现代传播》2004,(6):107-109
中国电视已经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进入到了“频道时代” ,这已经成为业界与理论界的一种共识。随着中国电视进入多频道时代 ,对于市场的认知逐步成熟 ,中国电视在自觉与不自觉的共同作用下 ,开始了从以节目质量管理为中心向以频道运营管理为中心的理性转变。在频道制的实践进行数载之后 ,我们回过头来试图寻找中国电视频道制在电视生产方式的实践案例的时候 ,却遗憾地发现 ,乏善可陈。尽管频道专业化已经成为各家电视频道的发展取向 ,尽管频道制成为各家电视机构进行组织架构改革时的首选 ,但是现实却是我们的电视生产方式依然还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选择频道制,还是中心制,还是介于两者间的一种混合经营管理制,成为城市台改革发展的重点话题。杭州广播电视面对中央台和省台的压力,在同城竞争中始终保持了强势地位,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广告创收在全国城市台中一直处于前列,2006年达4.6亿,被业界专家称为城市台中的“杭州现象”。杭州广播电视这几年取得良好的发展业绩与其坚持和完善频道制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