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冰上运动项目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采用韩国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和法国Osteospace MEDI LINK超声骨量测量仪,分别对体育院校2010~2012级冰上运动专项的男大学生和没有运动专项的男大学生进行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测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冰上运动专项男大学生左右腿肌肉含量、基础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学生(P<0.05),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训练年限、运动水平以及冰上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有关。建议冰上运动专项男大学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调整运动训练方案,加强下肢的力量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不同锻炼水平女生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骨密度(BMD)和身体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骨密度仪和人体成分分析仪对体育学院的女大学生28名(规律锻炼组),非体育学院同年级的29名(对照组)进行跟踪测定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结果:规律锻炼组骨密度T值、体重、肌肉和瘦体重(FFM)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百分比(fat%)、腰臀比(WHR)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T值与肌肉、FFM呈显著性正相关;与fat%呈显著性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女大学生骨密度T值有影响的因素为肌肉和fat%。结论:规律锻炼提高女大学生骨密度水平主要是通过运动增加肌肉水平来实现的;而体脂在体重中的比重增加会降低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规律运动对青年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律运动对青年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筛选符合条件的无规律运动者与规律运动者共39名,并以AchillesInSight超声骨密度仪与Inbody720身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并获取体脂百分比等体成分和骨密度评价指标。结果:规律运动组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无规律运动组;男大学生规律运动组骨密度显著高于无规律运动组。结论:规律运动有利于减少大学生体脂肪含量和增加骨密度,改善青年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科技大学2010级健美操选修班34名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量和评定,了解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为促进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健美操选修班女大学生在参加健美操运动前后,身体形态中的体脂百分比和体脂重量值显著降低(P〈0.05),而瘦体重和肌肉重量值显著升高(P〈0.05);身体机能中的舒张压值显著降低(P〈0.05),而收缩压、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值显著升高(P〈0.05);身体素质中的80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明显。说明健美操运动可降低脂肪含量,增加瘦体重和肌肉含量,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从而提高耐力、力量和柔韧素质,这些与健美操选修课的有氧运动为主,不同形式的力量和牵拉伸展练习等教学内容有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验法,探讨游泳和跳远两项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同的运动类型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同。结果显示,游泳类与跳远运动员的上肢骨矿含量(BMC)、瘦体重(LEAN)和脂肪含量(Fat)没有明显差异;而跳远运动员下肢骨矿含量(BMC)、瘦体重(LEAN)明显比游泳类的高。得到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呈体脂增加、骨矿含量、肌肉量减少和骨密度降低的趋势。这是一种全身性的变化趋势;2)运动能够使机体产生有益的适应性变化,减缓骨矿含量和瘦体重的衰减速度。维持骨密度;3)建议在校大学生通过适度身体练习,特别是核心部位的力量练习,延缓这种身体成分的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对30名女大学生采用配对设计方法进行为期16周形体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体成分和身体围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训练16周后,女大学生的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瘦体重明显增加,体脂量、体脂百分率、腰围、臀围和WHR明显降低,与训练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形体训练能减少体内多余脂肪,促进肌肉发达,使身体向健、力、美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大学生的体质和身体成分进行监测与评价,旨在了解健美操专项大学生体质和身体成分的变化趋势,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健美操专项大学生在四年间,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变化不大,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显著增加(P〈0.05),身体素质中的立定跳远以及男生的握力和女生的柔韧性显著提高(P〈0.05);身体成分中只有男生的体脂重量、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腰臀比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显著。说明健美操运动训练可改善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减少脂肪含量,增加肌肉重量,从而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肌肉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8.
郑盼盼  刘海平 《精武》2012,(14):14-1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长期参加体育锻炼与久坐中青年士性的身体成分和量质状况,探究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中青年女性身体成分和量质状况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将34名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为体育锻炼组(exercise group,EG,17人),另一组为久坐组(sedentary group ,5G,17人)。分别测试两组受试者身体成分和骨密度指标。结果:EG教师体内水分含量、肌肉含量、蚕白质、无机盐、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和骨密度指标明卫好高于SG(P〈0.05,P〈0.01)。两组教师身体质量参文和腰臀比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EG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指标明量好于SG,提示中青年女性可通过规律性的运动,来最防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从而达到改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9.
姜小冬  辛宏 《中华武术》2023,(12):82-83
本文旨在了解不同运动习惯对医学生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为提升我国医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提供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体质健康监测等方法,研究沈阳医学院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运动习惯特点,及其对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沈阳医学院2017~2020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专业同学不同性别.间肥胖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运动时间与运动频率是沈阳某医学院校学生骨骼肌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随着运动频率以及运动时间的增加,骨骼肌含量可能随之增加,这种影响在调整了性别及年级后仍然存在。建议医学生每天增加身体活动量,学校从各方面提升运动锻炼效率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橄榄球运动训练对男大学生跟骨骨密度(BMD)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Osteospace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长期从事橄榄球专项训练的男大学生11名(运动组),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的11名同龄男大学生(运动对照组)和沈阳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的10名学生(一般对照组)进行定量超声骨密度测试,测试部位为右脚跟骨。结果:运动组的BUA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540),与一般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4,p〈0.01);运动组的STI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99),与一般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31,p〈0.05);运动对照组的BUA、STI与一般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135;p=0.997)。结论:橄榄球运动能提高骨密度,增加骨量;高力量性训练、高冲击性运动对骨密度具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62名40-65岁女性进行测试,探索长期运动对中老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及身体成份的影响。结果:在未绝经组和已绝经组中,运动组跟骨STI均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运动组体成份指标LBM、SLM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运动组PBF和WHR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长期适宜的运动对提高中老年女性跟骨STI,控制身体成份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80人、非参与者80人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锻炼态度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影响非常显著(P<0.01),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情感体现、行为控制感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非参与者锻炼态度无明显变化。(2)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PSPP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影响显著(P<0.05),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影响非常显著(P<0.01);非参与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各方面均有上升趋势;有效改善大学生锻炼态度,增强其参与意识、影响其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男女生各90名进行中等强度的力量和有氧耐力练习实验,采用SF-36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试18周后,大学生生命质量因子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性别,相同体育锻炼类型力量练习除生理功能和活力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它因子变化均不明显;有氧耐力练习除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它因子变化均不明;相同性别,不同体育锻炼类型男生在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因子有方差显著性差异(P〈0.05);女子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因子有方差显著性差异(P〈0.05),在活力、精神健康因子有方差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氧耐力练习比力量练习更能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应用体育测量与统计、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体育专业238名学生和非体育专业153名学生进行了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测量与分析,旨在探讨运动对处于青春发育末期和骨量缓慢增长期的大学生体成分和骨密度的作用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对体成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学生骨密度值都在正常范围值内,但体育专业学生骨密度值略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研究提示,大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应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并且在运动后及时补充人体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委联合组织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工作.本文依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内蒙古自治区资料(内蒙古自治区19-22岁学生,该年龄段均为在校大学生),对我区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我区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差异,以期对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普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健美操这一有氧代谢的体育运动形式,对女大学生身体围度和体成分等身体形态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一套)中级规定动作的锻炼,可改善身体形态和体成分结构,且对缩减大腿围度和脂肪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体育学院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间歇性低氧刺激,观察刺激前后递增负荷运动心率、通气量、摄氧量及定量负荷时血乳酸的变化,探讨间歇性低氧刺激对人体最大摄氧量及通气阈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两个阶段,每阶段做两次运动负荷。12名体育系男生在实验室常氧条件下在跑台上采用Bruce方法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间隔3天后进行75%最大摄氧量的定量负荷运动,运动时间为9min,定量负荷后立即进行连续7天,每天1h的12%~10%O2的常压间歇性低氧刺激。低氧刺激完成后第二天再次进行上述两种运动方案。在极限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前后分别测定心率(HR)、递增负荷至力竭时间(t)、最大摄氧量(VO2max%)、血乳酸(Bla)及定量负荷时Bla等指标。结果:(1)低氧刺激后,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时HRmax增加(P0.01),VEmax上升(P0.01),呼吸商(R)增加(P0.05),t明显延长(P0.05),Bla明显增加(P0.05),定量负荷运动Bla显著降低(P0.05);(2)间歇性低氧刺激后通气阈时,HR、VE、VO2max%、HRmax%均显著性变化(P0.05),其中VE、VO2max%低氧刺激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经过间歇性低氧刺激,受试者在进行递增负荷的力竭性运动时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心率在运动后增加,人体通气阈时相对应的心率百分数、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肺通气量均明显提高,这表明人体有氧耐力和极限负荷运动能力均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