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更好的开展身心健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16周锻炼后大学生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身气功·易筋经能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子按摩法锻炼对长期伏案工作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2名长期伏案教职工进行为期8周的锻炼,观察锻炼前、后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8周锻炼后,中老年女性的握力、闭眼单脚站立、反应时、背力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紧张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尊及情绪纷乱总分(TMD)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锻炼诱导情绪曲线波动幅度逐渐变小,从整体上看,生理疲惫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他积极情绪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长期老子按摩法锻炼可有效提高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水平,经过为期8周的询问及观察,该套动作的难易程度、功效等方面也得到锻炼者的认可与接受;证明对传统老子按摩法动作整理翻译合理,也说明该套功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适合长期伏案工作人群锻炼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3.
步行锻炼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观察步行锻炼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和步行锻炼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41例更年期焦虑症患者每天进行30 min以上的匀速步行锻炼,持续2个月,同时给予药物治疗。40例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于开始步行锻炼和药物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水平评定分析,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定其生活质量。结果表明:两组HAMA评分均下降,但步行锻炼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步行锻炼组SF-36大部分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MH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B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短期步行锻炼能显著改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健身操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浩  李洁 《体育学刊》2007,14(2):60-62
研究健身操锻炼对大学生睡眠与心理的影响。通过对72名大学生在参加健身操锻炼前后的睡眠质量及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健身操锻炼后的大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锻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焦虑和抑郁分值显著小于锻炼前(P〈0.05)。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健身操锻炼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练习对中老年人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42名55~69岁的中老年人,随机分为气功组(n=21)和对照组(n=21),气功组每天练习健身气功1h,3~4次/周,其余时间可自行练习,共12周,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进行研究前后的评估。结果:(1)SF-36量表:12周干预后,气功组相较于对照组RP、BP、VT、PCS、MCS、T的评分显著增加(P<0.05),而PF、GH、SF、RE、MH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SAS量表:12周干预后,气功组相较于对照组SAS的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健身气功练习可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焦虑及生活质量,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探讨抖空竹锻炼对慢性肩周炎患者的康复效果。对60名慢性肩周炎患者进行6个月的抖空竹运动处方锻炼,以疼痛程度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评价参量,分析和探讨抖空竹的健身价值。结果表明:抖空竹组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呈显著性下降(P〈0.05),关节活动度较对照组呈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练习抖空竹对慢性肩周炎具有明显的缓解病痛及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功效实验组、空白对照组的老年人各100人进行太极拳锻炼前、后的相关心理健康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名参加"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的中老年人进行锻炼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能降低中老年人焦虑水平,具有调身、调心、调息的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564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6.67%的大学生从不参加体育锻炼,60.64%的大学生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经常锻炼的大学生只有22.70%;而在体育锻炼频率上男女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从不锻炼者与经常锻炼者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从不锻炼者、偶尔锻炼者与经常锻炼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另外,大学生体育人口占大学生总人数的31.49%,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占各自总人数的35.84%和24.29%。(2)不同锻炼方式的男女大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大学生的总均分及各项因子分与全国青年组和国内成人,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4)从不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经常锻炼组的总均分依次为0.66、0.62和0.54,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5)非单独锻炼组的总均分略低于单独锻炼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良好的影响,但性别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太极拳、健身走和广场舞对中老年女性的健身功效。方法:以万州老年大学60名女学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锻炼,在锻炼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的身体成分、身体素质和血脂指标。结果:(1)身体成分指标中,3组锻炼者的体重、身体脂肪量(MBF)和体重指数(BMI)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健身走组和广场舞组受试者的去脂肪软体重及体脂百分比(PBF)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太极拳组受试者的PBF下降显著(P<0.05);(2)身体素质指标中,太极拳组的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实验均非常显著提高(P<0.01),腿力有显著增加(P<0.05),选择反应时有显著下降(P<0.05);健身走组的腿力提高显著(P<0.01);广场舞组的握力、坐位体前屈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3)血脂指标中,3组受试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非常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广场舞组的TG下降非常显著(P<0.01),健身走组的甘油三脂(TG)显著下降(P<0.05)。结论:3种锻炼方式均有良好的健身效果,不同锻炼方式其健身效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3组之间横向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和气功都是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健身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太极拳和气功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使人们加强对太极拳与气功的理解,明确二者的异同点,从而有利于在健身过程中选择对自己更加合适的方法,并且更快的提高练习水平。  相似文献   

12.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八段锦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八段锦锻炼,身体价值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PMOS指数等指标在实验前后差异显著,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宁夏四所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选项课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宁夏各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师资力量、健身场地、学生身心状况及养生知识认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宁夏普通高校中仅有宁夏大学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各高校健身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均有利于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各高校大部分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均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均表示对健身气功选项课感兴趣。文章旨在为宁夏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开设此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传承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珍品,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民间喜爱,是现代健身人群作为养生保健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健身气功的作用不仅在于健身防病,内外兼修,延年益寿,而且通过健身气功修炼陶冶人的性情,涵养道德,开发人的智力和激发人体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关于健身气功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健身气功概念的界定、健心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发现目前健心方面研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今后应加深健身气功健心基础理论研究和加强健身气功健心效果的实证研究,促进健身气功健心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健身气功的特征及推广策略两个视角对健身气功进行了剖析,从健身气功的价值、生理、生化及心理指标、健身效果以及运动形式特征等方面对健身气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健身气功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符合我国大众的心理习惯及健身观念,随着健身气功的推广,文明科学的健身气功将在我国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人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名无运动习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不运动组和八段锦组两组,每组各78名,八段锦组进行24周锻炼,之后比较红细胞功能。结果:实验后,八段锦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低于无运动组(P<0.01);八段锦组红细胞膜SOD活性、红细胞CRI表达和CRI黏附活性明显高于无运动组(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能改善红细胞功能,这可能是八段锦抗衰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借鉴“SF-36生命质量调查问卷(中文第二版)”,对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影响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因素主要有社会人口学、经济收入、患慢性病、社会参与、健身状况等。其中老年人“婚姻及居住方式”“养老保险”“就医决策”“规律健身状况”和“医疗费用月支出”的回归效应非常显著(P<0.01),而“工作与否”和“每次医疗费用支出”的回归效应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人健康促进和生命质量干预主要目的是对影响因素进行调节,降低影响生命质量风险因子的负作用,老年人是否患慢性病及参与规律健身行为的阶段等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提升的重要因子,超过12个月以上规律健身行为对城市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的80名参加太极拳健身的老年人(60岁以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选择太极拳作为健身途径的老年人做了关于选择太极拳锻炼的动机、锻炼中断情况及中断原因、太极拳锻炼给予的长期和短期心理效益以及太极拳锻炼的坚持性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