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贸区是自由贸易区(FTZ,Free Trade Zone)的简称,我国在现代经济发展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其中,为开辟我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中央政府自2013年批准上海自贸区以来,现有自贸区共11个.其中,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试点区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以自贸区的经济效应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上海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说明自贸区成立的重要意义,也为我国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并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成立。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举措,是我国推动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大战略。自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人民银行会、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积极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建立了一批创新性金融制度,在其引领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目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政策,当好改革开放先行试验者。  相似文献   

3.
自贸区作为我国贯彻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是我国经济创新的成功举措.为保障自贸区金融政策的稳步推进,通过分析目前自贸区在金融监管层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完善自贸区金融监管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贸区"特立独有"的司法立法,将有利于我国在国际双、多边贸易中建立与达成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协定与法律法规。以上海自贸区的部分贸易立法为例,通过分析自贸区商贸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对游戏游艺产业的影响,探索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政策,提出自贸区发展的建议,研究自贸区的立法方向。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7,(3):81-83
福建自贸区是在借鉴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批准挂牌成立的一个全新自贸试验区。众所周知,自由化的金融环境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投资机会,但是推进贸易自由化也潜藏着各种风险,自贸试验区只有在对相应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的基础上才能更健康的发展。通过分析福建自贸区在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风险、应对及机遇,提出相关建议与观点。  相似文献   

6.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势必对温州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在微观层面上将吸引部分温商资本流向上海自贸区,在中观层面上对温州的不同产业影响各异,在宏观层面上给温州部分经济战略带来挑战。面对上海自贸区的挑战,温州应对之策,在长期应尽快向自贸区发展模式看齐,在中期应坚持复制自贸区政策和申请综合保税区两手抓,在短期应推进产业配套对接、金融服务对接、政府职能转变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入并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从实质上确立了其"重返亚洲"的战略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阻碍和干涉。美国的TPP战略也会对我国的自贸区战略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挑战。目前我国的自贸区建设正在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TPP,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它将带来的影响,对自己的自贸区战略作出合理的安排,要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加强与东盟的联系,并深化自己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的衔接,体现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自贸区战略体系的构建,而自贸区战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二者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实现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更好衔接,一方面要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自贸区战略,另一方面在于合理选择自由贸易伙伴,及时防范和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前,物流金融作为主要涉及金融业和物流业的新型金融服务,发展迅速,为现代经济中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实际,深入研究了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从风险防范、法制建设以及金融电子化等方面为我国物流金融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自贸区的挂牌,给福建的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掘金机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将伴随自贸区经济体活跃发展成为区域金融发展重点.机遇意味着挑战并存,福建自贸区创新、开放的环境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爆炸式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自贸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速,经济全球化目前已成为各国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金融自由化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实现成为了各国的关注焦点,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金融自由化意味着放开政府管制,实现利率、汇率自由化,全面放开国际投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身市场并不健全,盲目的金融自由化只会让市场化更加不稳定,金融风险加剧.自贸区的设立为金融自由化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以自由贸易园区为试验田,可以推进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打破资本流动的固有模式,增强资本的自由流动,甚至跨国流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和实行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论文以上海设立自贸区对我国的影响为研究视角,分析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指出上海自贸区为进出口贸易带来的机遇,促进了我国外贸格局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大力推进金融深化发展战略,其目标要点是上海金融业的超越式发展和深层次推进;具体内容为加速发展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开拓和培育金融市场体系,开发和改善金融产品系列;具体操作思路为以金融市场建设深化为先导,以资本市场建设深入为重点。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应注重金融深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多样化、金融政策调整以及金融改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麦金农教授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控制理论 ,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于转型经济特定的财政状况 ,国家必须采取金融控制战略 ,由国家拥有和控制主要的金融机构 ,实行正的实际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 ,并以此来为赤字融资。但是 ,金融控制战略只是一种转型经济的次优选择 ,转型经济的国家为了提高金融效率 ,必须放宽对金融机构的控制 ,放宽对市场准入的限制 ,开放本国金融市场 ,采取金融深化战略 ,使金融机构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金融衍生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这不仅是为了顺应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潮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而且是因为金融衍生市场具有转嫁风险和发现价格等功能,在降低交易成本、稳定现货市场、改善原生资产定价、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诸多正面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发展与我国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衍生市场,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为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金融衍生业务,由于法制不健全、市场不成熟、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交易不规范、投机过度,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本文在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必要性、可行性和风险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业务的战略以及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3):137-138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为了顺利适应全球贸易新规则及参与其中,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地区成立了自贸区。自贸区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进行的先行先试,另一方面会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推广,这样,其改革措施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市场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研究自贸区改革的目的、任务、措施的基础上,探讨了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经管类现代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而提出创新课程体系、打造优秀师资、深化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提升高职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从履约承诺和金融转换成本两个视角来看,我国金融深化进程表现为信用缺失和转换成本高.对两个指标的量化研究显示,我国金融深化过程滞后,其负面影响是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储蓄-投资之间的低转化率和国民福利的损失等.通过制度建设来提高当事人的履约承诺和通过金融创新来降低金融转换成本,是加快我国金融深化过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改革是自由贸易理论的重要体现。上海自贸区在深化贸易往来、优化通关速度和强化检验检疫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义乌自贸区块贸易便利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加强货物流通管理制度创新,提高货物通关承载能力,扩大货物检疫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9.
自贸区的建设已拉开了序幕,而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是自贸区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实现这一过程中的风险可控,实现对各项金融创新制度的客观评价,建设自贸区自生金融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在此过程中,自贸区金融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又是该自生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与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初具雏形,并成为我国许多金融机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本文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合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壮大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