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亲属称谓语广泛存在于世界语言体系中,是确立家庭成员身份、疏通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依据。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孕育出的亲属称谓语却不尽相同。日本亲属称谓语折射出集体主义至上、亲疏关系分明的东方文化;英亲属称谓语体现出欧美文化里强调个人意识的面子观念。本文从语言特性、礼貌现象和面子观念入手,选取日语、英语两种亲属称谓语为研究对象,针对两者中亲属称谓语在父系和母系、血亲与姻亲方面的相似之处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在日两者显著差异的基础上,探究背后东西方礼貌现象差异、日语中"亲疏观念"特殊体现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宋书》中的亲属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书中的亲属称谓语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并把亲属称谓按父系、母系、夫系、妻系来分析,发现《宋书》的亲属称谓语含量丰富且多样化。它反映了中古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过渡时期单音词复音词并存、主用单音词的特点,同时部分亲属称谓语还保留了上古汉语亲属称谓"小辈不分性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亲属称谓语是有血缘亲族关系的人互相之间称谓的用语。社会交际用语中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叫做拟亲属称谓,也就是亲属称谓语的外化用法。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该称谓方式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文章简要分析了汉、英亲属称谓及拟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且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拟亲属称谓的翻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亲属称谓是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人互相之间称谓的用语。社会交际用语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即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称呼方式叫做亲属称谓语的外化用法,而这种称呼现象也存在于缅甸语中。试图从缅甸语亲属称谓语外化用法的特点、原因等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亲属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亲属称谓语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现在汉语亲属称谓语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系统内部称谓语逐渐减少,关系日趋简化;另一方面某些亲属称谓语向系统外部扩张,泛化为社会称谓语。  相似文献   

6.
使用汉语、缅语、英语的不同民族,由于亲属制度的不同,亲属称谓的体系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将对汉缅英三种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构成系统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以示三种语言中亲属称谓语间的共性特点和差异,为学习汉语、缅语及英语的学习者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  相似文献   

8.
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英汉称谓语存在各自特有的特征。文章从社会语言学以及语用学角度对英汉的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这种差异性的政治、历史、经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以期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汉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独特之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为一部家谱式的小说,其亲属称谓的运用,突出地表现了汉语亲属称谓所具有的严密的体系性、严格的等级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卢慧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4):105-107,110
文章简要描写了现代汉语和标准俄语两种不同语言中亲属称谓语泛化时的表现,分析了泛化的原因及其使用特点.俄语和汉语中用于泛化的亲属称谓从数量上来说都是丰富的,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的泛化亲属称谓变体丰富,从结构上来说大都带有标记成分,而俄语的泛化亲属称谓的变体稍显单调.亲属称谓的泛化与两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米瑞瑞 《文教资料》2011,(11):46-47
汉语亲属称谓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成分之一。本文分别从"长辈"、"平辈"、"晚辈"三个方面归纳了榆林方言的亲属称谓,分析说明了个别具有榆林特色的亲属称谓语,并通过对其称谓词的文化特征的研究,诠释亲属称谓作为亲属关系和亲属观念的外化符号,以及其间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论亲属称谓的扩展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词常在社会人际交往中被用来称呼非亲属,甚至陌生人。这一点让西方人很不理解。本文对亲属称谓的这一扩展用法,包括其特点、原因、功能、变化及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亲属称谓社会化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及顺利交往,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3.
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原则及语用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拟亲属称谓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称谓方式。该称谓方式至少受到四种语用原则的支配:亲疏原则、年龄原则、地位原则和礼貌原则,并且在这几种语用原则的作用下,拟亲属称谓语产生了其特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古代白话小说自唐代形成、宋代完善到明代繁荣,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作为明代世情小说集大成者,《金瓶梅》的语言口语化、俚俗化。本文通过检索北大语料库,分析《金瓶梅》中常出现的亲属称谓语,根据使用对象将其分为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亲属"和"非亲属"两类。用不相当的亲属称谓语称呼亲属时,存在使用更尊敬的亲属称谓语的趋向;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时,突出表现为主仆称谓父子化。《金瓶梅》亲属称谓语具有情感化、交际化的特点,同时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极度泛化,这反映了明代宗法制的社会影响及明代家庭的夫妻、主仆关系。  相似文献   

15.
拟亲属称谓语是汉语称谓语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它存在的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存在的形式,以便更好地、恰当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拟亲属称谓语,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原则及语用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拟亲属称谓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称谓方式。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该称谓方式至少受到四种语用原则的支配 :亲疏原则、年龄原则、地位原则和礼貌原则 ,并且在这几种语用原则的作用下 ,拟亲属称谓语产生了其特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亲属称谓语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他亲属称谓语则是亲属称谓语中比较独特的构成部分,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主要探析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的类型、特点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石点头》系明代拟话本,辞句多俚俗,由202个亲属称谓词构成的亲属称谓系统虽比不上典范的亲属称谓词典——《尔雅·释亲》的规范、雅正,但也有自身独到的特点,反映一定的亲属称谓事实,对我们研究汉语亲属称谓语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歧路灯>一书称谓语丰富庞杂,而"老"在其称谓语中的用法更是丰富全面,成为全书称谓语系统的一大特色."老"在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中均见使用,本文将着重对这些用法进行归纳,并简要分析其在语言交际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其礼仪规范和家族血亲观念,因此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形成了有体系的亲属称谓语别称词体系。正因为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所以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本文就从亲属称谓语的别称词体系出发,从整体上简单谈谈这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