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宜平  胡丹颖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161-163,191
二语认知过程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二语学习的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理论使用不同层次的记忆来加工语言信息;记忆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通过对二语的物理特征和语义特征加工而实现的,其加工痕迹的深浅反应不同的记忆水平;二语习得理论,Gass用五个阶段解释二语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过程.这些理论为二语学习的认知活动、二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认知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为二语习得提供坚实的心理学理论依据。该文围绕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从发酵理论、顿悟论和认知理论等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进行简要述评,探索从“语言学习”到“语言习得”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3.
联结主义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城中一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解释人类智力活动能力的理论。该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大脑中的认知机制,极大地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重要启示。通过对联结主义基本理论的述评,阐释了联结主义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语言输入、语言迁移和中介语语用能力等问题的解释力。并对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孙秀银 《考试周刊》2009,(9):121-122
自从二语习得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以来,其研究主要致力于描述,然后解释二语学习过程的尝试性。二语习得过程几乎被一致认为是知识内化的认知过程。在认知主义统治了二语习得界二十多年之后,一股新鲜的血液——社会文化视角渐渐流入这一领域,并逐步在与传统视角的激烈碰撞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从联结主义角度看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二语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联结主义学习观证明母语影响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特征,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阻碍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母语积极的一面,并通过建立新的权重联结来克服其对二语习得的阻碍。  相似文献   

6.
Johnson在批判分析了行为主义和认知—计算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基于对话的二语习得模式。该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二语习得模式,强调学习者的内在认知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将社会文化理论和认知传统结合起来,解释二语习得的复杂过程,并倡导赋予研究者、教师、学生和本族人同等的地位和权力。对话模式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有争议的论题,它对二语习得和教学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文章简要概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贡献,分别指出其理论基础和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希望借此整理外语教师在二语习得理论上的思路,为二语习得教学和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该文列举各种情形下语言认知的实验结果,证实在语言认知中语义关联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儿童早期双语教学中词汇习得的特征,认为语义生成于语境和与其关联的词汇中。利用联结主义的观点来理解母语与传统二语习得在模式上的差异,强调语境和语义在二语学习中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普遍语法论和认知语言学代表了两种不同本质的语言哲学观,在解释二语习得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对立性。但两者并不完全是对立关系,而是处于语言习得理论研究连续系统的两端。两个理论系统的结合与互补,可以更全面地解释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0.
在二语习得中,习得者通常会出现中介语、混合语揉融现象.通过对文白异读现象发生的解释,可分析出习得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语音错误以及原因,并揭示出人们在学习或者模仿语言时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由此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二语习得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迁移方式,这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非常有利,同时也能帮助汉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连接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大脑中的认知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二语习得的研究。母语迁移作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根本性问题,近半个世纪来引起了各个理论学派的关注。论文从连接主义理论基础出发,解释了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2.
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也称为平行分布处理模式,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认知理论。与静态描述语言能力的普遍语法模式相比,该理论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处理信息的模式,与现实中的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十分相似,故更适于解释二语习得。本文从联结主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出发,讨论联结主义对二语语音习得中母语迁移的诠释,并得出该理论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即,在教学中应重视母语语音的作用,强化练习,不断巩固,并调动各种感官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由舒曼创立的文化适应模式,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对二语习得做出了独特解释,为学习者深入学习二语习得规律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着重阐述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其采取措施,以及在文化使用模式下,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使学习者缩短与目的语或社团心理距离,使外语教学这在教学中促使学习者习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克拉申的监察模式共包括五个假说:习得一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这五个假说共同决定了涉及二语习得的各种因素,解释了不同二语习得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程度提高快慢的原因。他也为这些假说提供了一些证据、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分析,并试图指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联结主义以神经科学为基础,提出人类认识能力的构成部分——事件、概念和语言——松散地呈现在认知系统内,具有高度互动性。联结主义模型是由大量的简单的信息处理单位所构成,各个单位相互联结形成网络,网络由输入层、输出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隐匿层构成,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联结主义模型支持下的二语习得认为:只有当母语习得所建立的认知网络对二语习得所建立的网络发生强烈干扰时,母语到第二语言的转化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语言习得网络中的通路强度由信息输入的频率所决定,频率作为偶然因素与其它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二语习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否可以转换,在认知学界讨论已久。通过结合联结主义假说,初步探讨了二语习得中影响表述和吸收的思维习惯及逻辑思想的问题,提出这两个看似隐性的因素,可以通过显性化的二语实践而习得,进而达到二语学习效果接近母语习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认知心理学和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启发了外语教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检验标准。现代认知心理学着重于认知主体是怎样来认知客体信息的研究, 其理论由认知结构论、信息加工论发展到建构主义。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二语习得是一个不断通过运用策略来理解和输出二语的心理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即语言输入与学习者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学习者二语知识的表征以及学习者的二语知识与其语言输出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我们在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样重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重视自动化加工、培养学生重新建构的能力及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罗娟娟 《考试周刊》2015,(17):94-95
二语习得理论是描述二语习得过程、解释二语习得特征的理论,把语言学习分为自然习得(acquisition)和后天学习(learning)。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基于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察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五种假说,在外语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行为具有相应的借鉴意义,能够指导外语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二语习得理论的作用有:提供知识、概括知识、描述与解释二语教育实践、指导外语教学实践、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二语习得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教师要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对其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目的、自信心进行科学引导,帮助他们减少学习中出现的焦虑情绪,将消极因素转换为积极因素,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习得无助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得无助指个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引起动机、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消极表现,影响后来的学习。自Seligman提出习得无助理论以来,就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习得无助的产生机制,形成了习得无助的行为控制、归因、认知、目标、自尊保护、人格等多种理论,并为习得无助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