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理是我国惟一的白族自治州。在2.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33万白、汉、彝、回等13个民族,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1/3。大理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繁衍生息,是云南历史文化的最早发祥地之一。秦朝把大理地区正式纳入统一的国家版图,汉朝在这里设置郡县,唐宋时期以洱海为中心崛起的南诏国和大理国相延515年,大理一直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古城和巍山县城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理文化灿烂。以白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受中  相似文献   

2.
伦理道德是关于人类社会善恶标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彝族人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构建的一套伦理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且贯穿在彝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准则和规范。彝族古典文献是彝族古代社会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彝族古典文献中,蕴藏着许多值得珍视的彝族伦理道德思想。通过对彝族史诗、彝族毕摩经文、彝族谚语等彝族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深入解析背后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发现彝族伦理道德最大的特点是以家支为本位,归宿点是从家族利益出发的观点,并在彝族史诗、彝族谚语等彝族古典文献中得以印证。  相似文献   

3.
三线建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政府在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建设运动。位于四川的三线建设项目多分布于彝族村落聚集地,伴随着三线建设者与当地彝族百姓的交往,外来的移民文化与彝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交融,尤其体现在饮食、服饰、风俗等方面,这些文化上的影响促进了彝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拉近了彝族和汉族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入新时代,彝族文化必将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大放异彩,谱写中华民族文化多层次、多样性的绚丽篇章。  相似文献   

4.
彝族自古就有着自己独特的婚俗礼仪,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区的彝族婚俗逐渐发生改变。本文分别对彝族婚配和恋爱、定亲和结婚礼仪进行分析。在现代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彝族的民族习性、信仰文化,同时也应该努力倡导一种文明合理的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5.
乌蒙山区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走廊,是西南彝族主要聚居区。乌蒙山区的贵州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在旅游开发中坚持民族文化元素为主体,按照“无中生有”“荟萃一堂”等原则,在海拔2 000 m左右的山顶建设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再造了彝族九重宫殿、支格阿鲁、希幕遮、六祖分支等神话景观,展示了彝族典籍和口传神话中的相关人物和神话内容,凸显了彝族文化元素,丰富了文化小镇的旅游业态,呈现出特色的彝族文化景观。该区域借助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旅游开发,带动区域各民族参与开发建设,实现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多元传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6.
图腾形成于原始时期,种类丰富,不同的图腾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虎被喻为百兽之王,是强壮和权利的象征,因此虎被彝族奉为圣物、奉为祖先。彝族人将老虎作为民族图腾起源于最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的认识,认为世间万物都具有生命意识,并通过对生命意识的认知不断生成自然崇拜。这种崇拜的形式表现在彝族将虎图腾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和服饰设计中,形成图腾崇拜背后深厚的文化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弥勒县西一乡的红万村,是一座彝族的分支阿细人聚居的村落。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在诸多的崇拜、祭祀活动中,他们对火神的祭祀最为隆重。红万村的阿细人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完整与原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彝族是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也是典型的拜火民族,可以说,火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生命。随着历史的积淀,彝族有着深厚的火文化,基于此,本文以云南彝族为研究对象,对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百苗图》是清代嘉庆年间贵州八寨理苗同知陈浩所作,原书名为《八十二种苗图并说》,是记录明清贵州境内少数民族概况的民族志著作。《百苗图》以彝族作为全书开头,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贵州彝族的分布概况、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及民风民俗,是了解明清贵州彝族社会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0.
石林大糯黑村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实践经验中发展成独具特色的"石头寨",堪称云南彝族地区的民族民居建筑中少数民族石板建筑的标本。作为特色旅游村寨,糯黑村有着浓郁的乡土景观文化特色,对其他民族地区开发传统旅游村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