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人们练习站桩、试力、发力,最容易忽视身体内在五脏六腑各部的同时训练,而试声则是意拳身体内外同时配合练习的一项专门训练课程,其目的之一就是弥补发力之不足。意拳的试声练习要求做到声力并发,意到、力到、声到,虽然本意不在威吓,但应使闻者猝起惊恐之感。试声练习可以先求有声,然后再过渡到无声的试声。  相似文献   

2.
王红宇  悟道子 《武当》2014,(4):26-28
当今大成拳界,谈功法者有之,试力者有之,推手、发力、试声、实作等等均有之,然而对筋骨的锻炼却闭口不谈,无人提及,仿若筋骨锻炼是大成拳习练的“禁区”。其实,筋骨的锻炼并不神秘,它贯穿于大成拳的每一步功法,但所占比例较小。我师王选杰在教导弟子时,第一课就讲大成拳练的是筋骨之力。  相似文献   

3.
王红宇 《武当》2003,(12):41-42
一 当今大成拳界,谈功法者有之,试力者有之,推手、发力、试声、实作等等均有之,然而对筋骨的锻炼却闭口不谈,无人提及,仿若筋骨锻炼是大成拳习练的“禁区”。其实,筋骨的锻炼并不神秘,它贯穿于大成拳的每一步功法,但所占比例较少。我师  相似文献   

4.
意拳入门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意拳(大成拳)的锻炼内容有了了解.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有站桩、试力、走步、发力、推手、散手、试声等。但是有一部分意拳爱好者在练习时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入门。  相似文献   

5.
王涛 《精武》2008,(1):27-27
大成拳训练本无捷径可走,七步功法(桩功、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实作)需扎扎实实、步步到位。然而大成拳前辈要求后学者绝不要墨守成规、画地为牢,所谓“尚精神,不重形式”,从训练模式之规范到作拳风格之养成,学者均可独自探悟,只要合乎拳理、顺乎生理,一切好的方法、好的思路,何尝不可帮助学者节省精力,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意拳,大家就会不由想起了站桩,意拳由站桩、试力、试声、走步、发力、推手、散手等功法组成,它在健身、技击、寻理趣三个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它没有套路及固定的招式,只讲求随机随势应感而发,这是意拳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启航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于2022年12月31日在CCTV-1、CCTV-3、CCTV-15、音乐之声、文艺之声、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同步播出。莱州中华武校应邀参加2023央视跨年晚会武术表演。演出将灯光、音乐、舞台、道具和武术表演紧密融为一体,以太极为主要展现形式,配合刀术、枪术、剑术、棍术、双扇的穿插,行云流水地展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板凳崽 《当代体育》2003,(26):47-47
令人惊讶,薛玉洋宣布参加选秀后,从官方到媒体都是一边倒的反对之声。而且理由都冠冕堂皇得很:  相似文献   

9.
<正> 河北省体委主办的《体育之声》报(代号17—41)为周报,全国公开发行。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体委顾问荣高棠同志为《体育之声》题写了报头。《体育之声》报的主要任务是,普及体育知识,传递体育信息,宣传体坛佳音,壮我健儿声威,反映读者心声,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发声,发光,发热。《体育之声》报将开设《体育信息》、《体坛明星》、《体育文艺》、《健身顾问》、《武术漫步》、《球类》、《棋迷》等专栏,生动活泼地  相似文献   

10.
意拳又名“大成拳”,是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所创。王芗斋先生在形意拳基础上,集众家拳术之精华,创立了意拳。实践证明,意拳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是优秀的现代实战拳术。 意拳可谓健身与技击双重并举,它的训练主要包括站桩、试力、走步、试声、发力、推手、散手等内容。 凡学习意拳者都要先从站桩开始。练习站桩应当明确三点:1.站桩应该掌握“意念”的运用;2.在意念的诱导下,统帅周身,自身各部建立“争力”,进而与外界建立“争力”;3.培养拳术力量(统称“浑元力”)。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通过意念诱导,…  相似文献   

11.
马雷石  陈海涛 《武当》2000,(11):11-13
雷声,惊敌之技也。即拳中发噫声,源于丹田,鼓荡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惊之敌心。古人云:“震万物者,莫如迅雷也。雷声有生气焉。”又日:“夺人千古仗先声,声里威风抵万兵,就是痴情深不怕,迅雷亦应惊。”意即古人打仗也注重声威,声势可壮威风,使敌胆怯,就是痴呆的人闻迅雷也都受惊,何况常人呢?心意拳以雷声为该拳主要攻法,也是此拳的发声法,拳谱道出了其功用。其法独特,也很重要。故放在六艺之中。  相似文献   

12.
明代坛,在台阁体之后,七子派之前,形成了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然茶陵派的创作难脱台阁之弊,在一片附和应酬声之外,“不和弦之音”亦不时有之。其中罗玘可为代表。玘致力古,力追韩愈;遇事敢言,无所忌惮;忧国忧民,积极用世。  相似文献   

13.
姜印  杨朔 《收藏》2001,(5):44-46
在湖南省博物馆,一枚金黄璀璨的特大型钱币残片常吸引着不少观众驻足,并发出赞叹之声。这枚钱币是1960年从湖南株州冶炼厂废铜交接站抢救采集的,经鉴定系太平天国特大型花钱,属国宝级文物。  相似文献   

14.
贾新建 《武当》2013,(2):29-30
大成拳包含有站桩、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和实作七步功法,简称为大成拳的"奇妙法门"。"奇妙法门"中的站桩是重要的基础功法。站桩分养生桩和技击桩。其中,技击桩的第一重要桩法是"矛盾桩"。矛盾桩不但以培养锻炼"内劲"为见长,而且还具有独到的技击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设置适度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蔡天强 《武当》2000,(9):52-52
初学功者每为漏精所苦,今录陈撄宁之止漏功和万籁声之炼精化炁二法,献诸同道。以期康健身体,保益寿元。  相似文献   

17.
洪家铁线拳     
沙桐 《精武》2005,(4):32-35
图解:承上式。右子午马不变,将外膀手之左拳右掌收回胸前,同时合口用鼻连发“唔、唔、唔”三声,以气带手回合。随后再转左弓右箭子午马,合口鼻发“唔、唔、唔”三声,同时将左拳右掌徐徐推出(图26)。  相似文献   

18.
意拳是上世纪20年代中期由王芗斋先生创立,其创立对中国传统武术是次重大改革。名之意拳以强调意在拳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意拳的训练包括:站桩、试力(包括试声)、发力、走步、推手、散手等,以站桩为基本功训练人从精神到肢体的松、紧。通过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在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静中求动,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促  相似文献   

19.
射天狼     
程城 《精武》2003,(4):44-46
日本二武士双刀翻飞,隐夹风雷之声,剽悍而狠毒,但见刀锋所及,如雨打芭蕉,横扫一切,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20.
徐宝庆 《收藏界》2014,(2):39-42
目前,国内琥珀市场上出现的伪劣品,从市场调查和质检结果分析看,主要是处理品,仿制品,再造品,鉴别这些伪劣品的基本方法是:看、闻、听、试、测。看:看外观颜色,看内部气泡,看包裹体形态;闻:闻其味;听:听其声;试:进行乙醚酒精硬度试验;测:测相对密度,测折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