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0年至1925年的英法关系不失为两次大战间欧洲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内容。其中,“扶德抑法”是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重要政策。然而,英国何时开始有效地执行这一政策,原因何在,学术界尚无多少研究。探讨这一课题不仅可以了解此时期英国欧洲均势外交的特点,而且对于明确20年代前半期英国对法政策对以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也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均势和孤立主义是英国欧洲政策的一贯立场,但二战的后果使这一传统政策在战后初期发生了转变。英国不但企图拉住欧洲,缔造“世界第三力量”,而且第一次在和平时期主动与欧洲国家结盟。这是英国欧洲外交在观念和实践上的真正变化。这种变化所引起的政策调整促成了“三环”外交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关于三十年代英国的绥靖外交,国际史学界大都把英德关系做为研究重点,而对英日关系的研究则比较忽视,直到七十年代才加强起来。但英国的绥靖外交实际上是从东方对日本开始的,而非从西方对德国开始的。对日绥靖是整个绥靖外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认真分析英国与“九一八”事变的关系,对于认清绥靖外交的推行过程及其反动本质,是十分必要的。 英国、国联与“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4.
张新宇 《成都师专学报》2005,24(6):64-66,92
导致英国对德绥靖政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从历史渊源来看,绥靖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英国与中欧国家合作以维持欧洲均势的传统政策的回归和继续。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政府所推行的绥靖政策,以其对侵略者姑息、怂恿,委曲求全,妄图以邻为壑、嫁祸于人的动机和鼠目寸光、自食其果的结局而被永远钉上世界历史的耻辱柱。即使是为绥靖政策进行精心辩护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们,也不能不承认“英国默默地怂恿德国在欧洲东部和东南部扩张”,“英国打算使德国和俄国作战以指望出现‘持久的均势’”。于是祸水东引几乎成了张伯伦绥靖政策的同义语。近年来,我国史学界有人经过仔细研究和考证,发现祸水东引的说法原来“并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是基于对某些事实的判断和猜测”。还有的同志认为,从三十年  相似文献   

6.
均势外交是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它对英国社会和欧洲政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对外政策的确立取决于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等因素,均势政策在历史上对维护英国利益、保持欧洲平衡起了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国长期以来坚持奉行“光荣孤立”政策,推行“均势外交”,以欧洲为外交重点,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积极缔结同盟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之时,却游离于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之外,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宗旨,实施远交近攻战略,与亚洲崛起的日本谈判签订了《英日同盟协定》。这种“先亚后欧”的外交战略抉择,是英国长期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外交的重大调整转变,也是英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实力的具体体现和均衡理论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外交政策在欧洲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史学界对三十年代英国的绥靖外交较为重视,而对二十年代英国外交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二十年代特别是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却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和斗争。在欧洲各大国的角逐中,英国外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应当怎样认识英国的欧洲外交政策呢?  相似文献   

9.
维护国家利益和追求经济利益是近代英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英国外交奉行的至理名言。对于欧洲大陆.近代英国一直实行均势政策。  相似文献   

10.
近代英国对欧洲政策的主要倾向是维持均势,这种均势外交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如保守的岛国心态、深入骨髓的帝国情结、以及独特的民族心理.因此,考察英国近代均势外交政策形成及发展的文化渊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今英国外交的进程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一体化是起步最早的区域一体化。英国由于其岛国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民族发展主要源于欧洲大陆的事实,形成了英国社会对欧洲大陆的若即若离的心态,而英国在近代社会中形成的“日不落”帝国的神话般的历史又形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均势”政策的传统,尊重传统的英国又不愿放弃曾经拥有的荣耀,从而在外交上依赖于“英美特殊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多元因素,英国在欧洲一体上的政策长期处于摇摆状态。  相似文献   

12.
法国政府投降后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伦敦成立“民族委员会”,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以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英国为战时和战后的自身安全着想 ,实行既支持戴高乐抗击法西斯侵略 ,又限制戴高乐行动的政策 ,其目的就是使英国能够在欧洲大陆推行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我们揭开这一政策的神秘面纱 ,可以从中窥见英国对戴高乐政策的演变的实质 ,就是随时维护大英帝国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一战后,英国为了维护强国地位,操纵欧洲大陆政局,采取传统的“均势外交”策略和敌视苏联的欧洲外交政策,幻想利用德国压制法国和进攻苏联,以此达到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的目的,结果造成欧洲局势恶化,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应吸取的外交教训。  相似文献   

14.
法国贝当政府败降后,戴高乐将军在英国伦敦成立“民族委员会”,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以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英国为战时和战后的自身安全作想,实行既支持戴高乐抗击法西斯侵略,又限制戴高乐行动的政策,其目的就是使英国能够在欧洲大陆推行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我们揭开这一政策的神秘面纱,可以从中窥见英国时戴高乐政策的变化的实质就是随时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随着希特勒德国在欧洲的崛起,世界大战的危险临近了。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英国和美国曾经试图通过外交合作以及遏制德国的侵略野心并防范战争的爆发。然而,由于两国在对德问题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美国始终不愿在欧洲承担政治义务,英国亦无法信任美国,最终导致合作以失败而告终,美国被排除于欧洲事务之外,而英国不得已走上了单独绥靖德国之路。这一结果无疑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6.
均势是近代欧洲大国处理国家关系时所普遍使用的原则,1815—1914年期间是均势原则被充分运用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诸强中,英国最善于运用均势原则。本文拟就英国在这一时期中均势政策的内容与动因作一探讨。(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英国实行了扶德抑法、联美反日、警惕美国、排斥苏联的“纯粹外交”政策。这是英国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国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国内的和平主义、反战主义、理想主义思潮的兴起,经过反复斟酌而采取的全球性均势政策。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失灵,最终被缓靖政策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历史学习》2002,(4):14-15
绥靖政策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一种外交妥协政策。英国是推行绥靖政策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张伯伦也因签订了绥靖政策的标志性文件《慕尼黑协定》而备受后人指责。本文试从两次大战间的英国经济入手,剖析当时英国内部的经济状况、和平主义运动和军事力量,从而找出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英国在19世纪下半叶的外交政策被描述为"光辉孤立",这是英国在强国林立的欧洲保持自身政策灵活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就政治因素来看,"光辉孤立"是均势外交的一种表现,但深究其文化渊源,"光辉孤立"是英国政治传统中的保守主义和功利主义、外交丈化中的制衡观念以及不列颠民族特性和岛国文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安全困境”的解决途径之一,集体安全设想从提出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尤其在全球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普遍安全价值日益凸显的今天,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更为瞩目,因此对集体安全进行进一步研究极为必要。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安全制度无法有效应对战争危机的形势下,针对西方国家的绥靖外交,苏联强调“安全不可分割”并提出了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正确主张。两种政策斗争的结果,绥靖外交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但集体安全体系最终也未能建立起来。集体安全构想的一次重大外交实践就此落空,这固然与西方国家消极配合甚至阻挠等具体原因有关,但苏联的集体安全计划本身亦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取20世纪30年代苏联集体安全政策为个案,希望通过对其相关问题的探讨会对集体安全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