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工感染E.tenella鸡嗜酸性细胞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羽21日龄罗曼蛋公鸡随机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研究雏鸡在21日龄人工感染E.tenella后第1、2、3、4、5、6、7、8天鸡嗜酸性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E.tenella之后,试验组比对照组嗜酸性细胞明显增多,每日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在感染后第1—6天,试验组日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感染后第6—7天,试验组日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感染后第7—8天日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选择 35日龄新西兰白兔 2 5只 ,随机分成A、B、C、D、E五组 ,A、B、C、D组为试验组 ,E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添加 0 .1 % ,0 .3%和 0 .5 %、0 .7%资源复合酶 ,研究不同水平的复合酶对断乳肉兔的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日增重分别提高 1 8.61 %、2 0 .73%、2 0 .95 %、2 0 .80 % ,经生物统计方差分析和SSR法多重比较 ,差异极显著 ,而组间差异不显著 ;料重比分别下降 2 6.2 7% (P <0 .0 1 )、 2 8.0 4 %(P <0 .0 1 )、2 9.1 7% (P <0 .0 1 )和 2 8.0 8% (P <0 .0 1 ) ,但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羽速性状对公番鸭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 ,快、慢羽公番鸭 0~ 84日龄体重差异不大 (P >0 .0 5) ;慢羽母番鸭 14~ 56日龄体重显著大于快羽母番鸭P <0 .0 1) ,70日龄后 ,两羽型母番鸭体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慢羽番鸭饲料利用率略高 ,至 70日龄 ,快、慢羽公番鸭的料肉比为 2 72和2 64,母番鸭为 3.0 4和 2 .92 .  相似文献   

4.
利用本课题组研制的毛蛋粉代替进口鱼粉进行了仔鸡的饲养试验,试验选用本院牧场提供的1日龄AA肉雏400只,随机分为5组.0~4周龄各组日粮中的鱼粉含量(%)分别为6、4、2、1、0,毛蛋粉的含量(%)相应为0、1、2、4、6;5~8周龄各组日粮中的鱼粉含量(%)分别为4、3、2、1、0;毛蛋粉的含量(%)相应为0、1、2、3、4、.结果表明:4周龄、8周龄平均体重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重比较(LSD法)结果表明;4周龄平均体重试验1、2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试验3、4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8周龄平均体重除试验4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外(P<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  相似文献   

5.
孵化至18d的肉仔鸡活胚蛋240枚,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蛋。处理组Ⅰ羊膜腔注射1mL0.75%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处理组Ⅱ、Ⅲ、Ⅳ分别向羊膜腔内注射质量浓度为0.5%、1.0%、1.5%的谷氨酰胺营养液1mL。继续孵化及出壳后分析表明:胚胎注射对胚蛋孵化率没有影响(P〉0。05%);胚胎注射谷氨酰胺对肉仔鸡出壳重和出壳重/蛋重无显著影响(P〉O.05);出壳后第3天,试验组体重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P〉0.05),出壳后第7天,1.0%注射组体重比对照组提高10.89%(P〈0.01),1.5%注射组较对照组体重增加7.33%(P〈O.05);3日龄肉仔鸡0.5%注射组血浆T4含量较对照组提高23.67%(P〈0.05);7日龄肉仔鸡1.0%和1.5%注射组血浆T3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63%和26.16%(P〈0.05)。总之,鸡胚注射G1n可促进肉仔鸡早期生长发育,注射对胚蛋孵化率及出壳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数量限饲,探讨不同限饲起始日龄对肉鸡整个生产周期中的福利状况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选1日龄AA肉用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的限饲开始日龄分别为8日龄和12日龄,限饲组限饲时间为7d,限饲强度均为对照组前一天采食量的80%,限饲组在非限饲期与对照组肉仔鸡均为自有采食和饮水.[结果]早期限饲可显著降低35日龄、42日龄肉鸡胫骨长、尺骨长不对称性综合FA(P <0.05);42日龄时肉鸡足底和腿关节的重度、中度和轻度灼伤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无灼伤率两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42日龄时肉鸡的腿肌率、胸肌率两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季显著(P<0.01).早期限饲显著提高了肉鸡28日龄的法氏囊指数(P<0.05),8-14日龄限饲对28日龄时的脾脏指数影响显著(P<0.05);各处理组在14日龄、21日龄、28日龄、35日龄和42日龄时NDV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28日龄后的血液中ND的抗体滴度增幅,试验Ⅱ、Ⅲ组高于对照组.[结论]8-14日龄限饲可有效改善肉鸡的福利状况,促进了免疫器官的发育,提升了饲养后期肉鸡血清中的ND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7.
以大白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钼对大白鼠雄性生殖细胞的诱变性。 30只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 5组 ,Ⅰ、Ⅱ、Ⅲ组为钼酸铵的高、中和低剂量组 ,分别以 1 0 0、2 0和1 0mg/kg体重剂量的钼酸铵连续灌胃 5天 ;Ⅳ组为阳性对照组 ,以 30mg/kg体重剂量的环磷酰胺连续腹腔注射 5天 ;Ⅴ组为阴性对照组 ,灌服生理盐水。给药后第 1 4天每组取 3只大白鼠 ,按 2mg/kg体重 /只腹腔注射秋水仙素 ,2h后取材检验。试验结果表明 ,Ⅰ组与Ⅳ组比较 ,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Ⅰ、Ⅱ、Ⅲ组与Ⅴ组相比 ,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证明钼对初级精母细胞具有诱变性[1 ,4] 。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9日龄雏鸡200只,随机分成5组,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研究黄芪多糖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黄芪多糖分别按100mg/L、200mg/L、300mg/L、400mg/L和0mg/L添加到各组雏鸡的饮水中,试验期为40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的日增重较对照组高,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采食量和料重比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Ⅲ和试验组Ⅳ采食量和料重比较对照组低,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Ⅳ、试验组Ⅲ和试验组Ⅱ死亡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黄芪多糖可提高雏鸡日增重,并降低采食量和料重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 (ART)治疗乳牙龋的临床疗效及儿童对ART的接受程度。方法选择龋坏的乳牙 31 8颗 ,试验组采用ART技术治疗 1 65颗牙 ,对照组采用汞合金充填 1 5 3颗牙。记录儿童治疗时的行为 ,并于治疗后 6个月、1年、2年随访复查。结果试验组 2年的成功率 ( 68.79% ) ,与对照组 ( 66.90 % )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采用ART技术治疗时儿童合作率为 82 %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ART技术是治疗乳牙龋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94年5月15日) 一、填空题(满分102分) 本题共12个小题,第1~6小题,每小题7分;第7~12小题,每小题10分.不答、答错、多答或少答均得O分。 1.若m人在0天可完成一项工作,那么m+¨人完成这项工作需要 天(用代数式表示). z.如果詈一吾,喜一导,那么,}芑:一。 D b C Z D十C _没0<一6么FOG,那么在右图巾,以0为顶点的锐角共有——…  相似文献   

11.
抗球皇和独球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4日龄健康鸡1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5只鸡,观察马杜霉素铵与磺胺氯吡嗪钠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第一组使用抗球皇,第二组使用独球,第三组感染不投药,第四组作健康对照.在21日龄时对鸡进行球虫人工感染,在感染4d后开始用药,并记录数据.结果表明,马杜霉素铵和磺胺氯吡嗪钠对试验鸡的增重率和抗球虫指数分别达到了97.1%、170.0和94.2%、161.6.说明马杜霉素铵对鸡球虫病有很好的疗效,而磺胺氯吡嗪钠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2.
低聚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80羽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0羽,设6个重复,其中空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添加50mg/kg金霉素,试验Ⅰ组(低聚壳聚糖剂量组)和试验Ⅱ组(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分别添加20mg/kg和40mg/kg低聚壳聚糖,试验期42d,研究低聚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Ⅰ、Ⅱ组肉仔鸡的平均体重、日增重、免疫器官重量及其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其中平均体重与日增重多差异显著(P<0.05),部分免疫器官重量与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料重比均较明显地低于同日龄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添加20、40mg/kg低聚壳聚糖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发育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选择体重、产蛋率相近的430日龄健康罗曼褐蛋鸡4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决明子粉,预试期1周,试验期6周。研究决明子对罗曼褐蛋鸡生产性能、鸡蛋胆固醇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决明子鸡蛋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54%(P0.05)和9.86%(P0.05);每克蛋黄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27.00%(P0.01),每枚鸡蛋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32.85%(P0.01);添加决明子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降低了蛋鸡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总胆固醇(TC)(P0.01)和甘油三酯(TG)(P0.05)的含量,增加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的浓度量。说明决明子具有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改善鸡蛋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芩甙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甙注射液低、中、高(0.25 g/kg、0.50 g/kg、1.00g/kg)剂量组。用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体重变化,肝指数,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黄芩甙各剂量组小鼠试验前后的体重及肝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小鼠肝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SOD、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G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黄芩甙能显著增强急性肝损伤小鼠肝SOD、GSH-Px活性,提高GSH含量,降低MDA含量,并表现正向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中草药对AA肉鸡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草药对肉鸡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1日龄AA肉鸡40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每组100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的复方中草药,试验期42 d。结果: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肉鸡胸肌和腿肌SOD和T-AOC活性及GSH-PX含量不同程度升高,MD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试验Ⅱ组胸肌T-AOC活性和GSH-PX含量显著升高,胸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和Ⅲ组胸肌SOD活性和试验Ⅲ组腿肌SOD活性和GSH-PX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而各试验组腿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Ⅱ组胸肌GSH-PX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各试验组腿肌T-AOC活性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添加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可不同程度提高肉鸡胸肌和腿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其中以添加1.0%的复方中草药提高胸肌抗氧化能力效果最好,而添加1.5%的复方中草药提高腿肌抗氧化能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地区610名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使用Sonost 2000超声骨密度仪测试受试者跟骨骨质状态的T值、Z值、骨强度指数、骨折风险等指标。结果显示:男、女性同性别40~50岁年龄组的骨密度状态指标中的T值、骨强度指数和骨折风险,与30~40岁年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男性50~60岁年龄组的Z值的绝对值明显小于其他年龄组(P<0.01);同年龄组男、女性在各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各项骨密度指标值均优于同龄组女性。研究男、女性公务员骨密度的衰减明显期,可为其提高骨密度或防止骨密度衰减提供适宜的干预时机。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结构日粮对1~3月龄荷斯坦公犊瘤胃组织结构的影响。选择30头、初生重(36.19±3.21)kg的荷斯坦奶公犊,屠宰刚出生的荷斯坦公犊3头,其余27头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Ⅰ组:全乳组;Ⅱ组:全乳+精料组;Ⅲ:精料组),在1、2和3月龄时从每组中随机抽取3头(共9头)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犊牛体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且日粮成分影响犊牛体重。在1~3月龄时Ⅰ组犊牛体重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说明全乳饲喂犊牛生长发育优于其它两组。在1~3月龄时犊牛日增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3月龄时到最大值,为1.11kg。不同日粮对犊牛日增重有影响,1和2月龄时Ⅲ组犊牛日增重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3月龄时Ⅲ组犊牛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说明饲喂精料组(Ⅲ组)犊牛后期的生长发育好于全乳组(Ⅰ组)。不同日粮类型显著影响瘤胃黏膜的发育,1~3月龄时全乳饲喂(Ⅰ组)的犊牛瘤胃黏膜发育情况明显低于其它两组。不同结构日粮对1~3月龄荷斯坦公犊瘤胃的发育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力竭运动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力竭运动组、针刺力竭运动组.针刺力竭运动组每日针刺双侧内关穴和郄门穴一次,连续20天后,力竭运动组、针刺力竭运动组做力竭游泳实验.运动后即刻处死各组大鼠,取心脏备用.分别测定其心肌线粒体SOD活性、GSH和MDA含量.结果:力竭运动组与安静对照组相比,GSH、SOD下降明显(P<0.01),而MDA显著升高(P<0.01).针刺力竭运动组MDA明显低于力竭运动组(P<0.01),SOD显著高于力竭运动组(P<0.01),GSH略高于力竭运动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内关、郄门穴能增强心肌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抑制力竭运动时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悦容丹内服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重点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正常组(38例)。治疗组采用悦容丹口服加外用广谱防晒霜,对照组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口服加外用广谱防晒霜,治疗12周,正常组不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72.5%,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正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SOD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清SOD水平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MDA水平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OD、MDA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悦容丹对黄褐斑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其机制与调控机体SOD、MDA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大豆黄酮对草杂鸡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选用300只1日龄健康草杂鸡,分别随机分为5组,即Ⅰ组和4个试验组。Ⅰ组饲喂基本日粮,在Ⅱ,Ⅲ,Ⅳ,Ⅴ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mg/kg,20mg/kg,30mg/kg,40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表明:与Ⅰ组相比,(14日龄)DaⅣ的回肠长度表现差异显著(P<0.05);(28日龄)DaⅣ和DaⅤ的空肠长度表现差异显著(P<0.05);DaⅤ的空肠和回肠的重量均表现差异显著(P<0.05),(42日龄)DaⅡ的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的长度均表现差异显著(P<0.05),其中回肠的长度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DaⅤ的空肠重量表现差异显著(P<0.05)。此外(28日龄)DaⅡ的腺胃重量表现差异显著(P<0.05);DaⅤ的鸡体重表现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但是整体观察,28日龄和42日龄草杂鸡体重是随添加Da的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大豆黄酮对草杂鸡消化系统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