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公园是实现全民健身绿色发展的新空间、新载体,体育公园建设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我国体育公园现行支持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现行支持政策易引导地方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复合用地建设难以办理相关规划许可手续,现行资助方式易加剧区域不平衡,缺乏体育公园规划指引和建设标准,体育公园用地难以有效保障以及委托运营易导致过度商业化。借鉴日本运动公园创新支持政策的经验,提出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适当控制体育公园建设规模;细化复合用地建设体育公园的规划许可手续;优化中央预算内资助方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制定体育公园建设标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置健身项目,保障体育公园用地供给,鼓励“见缝插针”式增加体育用地;加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规范体育公园委托运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正处于补短板和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阶段,目前存在规划布局有待优化、运营管理有待提升、保障激励有待改进等共性问题。就上海市而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存在“人地矛盾”下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多样化不适配,管理运维效率不高,制度障碍限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案例调研、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健身去哪儿”这一制约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全民健身发展短板问题,面向体育事业未来发展,基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结合《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解析,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呼应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体育惠民,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融合创新、拓展城市全民健身空间;开放共享、持续提升管理运维效能;法治赋能、科技赋能,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体育治理现代化促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保障和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全民健身系统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和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系统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探讨,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分析全民健身系统的社会责任表现,并探讨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策略,是为研究目的。研究表明:全民健身系统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完善运行机制;丰富社会文化;保护社会、自然环境。使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策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全民健身系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体育科学研究,制定全民健身系统的行业标准;宣扬和谐社会文化,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破损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破损赔偿认定依据缺乏合法性,责任主体范畴存在法律盲区,主体多元化和模糊性凸显,存在认定程序失范和司法介入障碍。应通过专项法规建设来提高认定的合法性,增强构成要件的该当性,理顺全民健身路径责任主体范畴,规范责任主体法律认定程序,增强公共责任意识,提高认定效率,破解司法介入障碍,加强司法追偿机制建设,提高归罪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智慧体育公园价值及动力机制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智慧体育公园建设价值在于优化运动空间,打造城市健身地标;依托数字平台,提升公园管控效能;升级服务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2)全民健身战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消费日益升级是智慧体育公园建设外源动力,而整合生产要素、保护绿色空间、便利群众科学健身市是内源动力。3)影响因素为政策颁布与落实不够,智慧化转型意识低;数字体育人才匮乏,技术研发相对滞后;智慧化嵌入方向偏移,建设初期规划差;新建扩建成本较高,持续融资积极性差。基于此,从加速数字技术渗透、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完善数据共享服务、强化顶层规划引领4个方面提出智慧体育公园建设的推行进路,进而助推体育公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文献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全民健身保障体系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对目前我国居民体育健身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现状分析。结论:①各阶层对健身保障体系的满意度不高,对健身环境、健身设施的需求较高。②健身保障体系由体育健身保障的基本环境与条件、体育健身保障的供给主体和体育健身保障的需求主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③整合机制的民主化和经济化不足,全民健身活动的管理仍以体育行政管理为主,不利于社会化、市场化的发育和形成。④通过制度安排和部分社会与市场功能的介入而形成全民健身保障体系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及其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基于TOE分析框架,运用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全民健身治理中的数据孤岛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数据孤岛表现出基于治理主体(政府主体、社会主体、科研主体)形成的数据孤岛和基于治理项目(不同类型项目、不同区域项目)形成的数据孤岛。根据TOE分析其致因,表现在技术方面:全民健身数字技术标准滞后,数据安全保障技术不成熟;组织方面:主体数据素养不足,共享意识滞后,治理组织及主体利益掣肘,共享的能动性不足;环境方面:整体性制度设计薄弱,法制建设滞后,数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易滋生市场垄断。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矫正策略:技术层面,健全数据建设的标准体系,完善数字系统的安全保障技术,为全民健身数据共享搭建技术保障平台;组织层面,提升治理主体的数据素养,均衡各主体共享利益,激发组织共享的能动性;环境层面,从整体性视角完善数据共享的法规制度体系,营造数据协同共享的良性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8.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石,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求的参与人群更广泛需要重新认识人的需求,要素支撑更强大需要整体系统治理,体制机制更灵活需要转变组织培育范式,资源布局更均衡需要充分利用数据平台。结合发达国家治理经验,提出相关策略:全民健身政策建构需要重新全面认识人的需求,促使健身人群更广泛;全民健身治理结构应采用整体系统方法,寻求要素支撑更强大;体育社会组织培育要健全内在方法论,锻造可复制的能力内核;治理手段需注重打造数据化共享平台,统筹资源布局更均衡。  相似文献   

9.
城市体育场馆是满足市民参与体育健身需求、增强体质健康的重要物质载体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对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大型体育赛事需求的大型体育场馆与全民健身需要的中小型体育场馆之间的结构失衡严重;体育场馆数量少,且布局不合理和被占现象严重;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单一和利用率低以及体育场馆建设政策法规执行难等是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提出科学合理布局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的规划与建设、实施新城区体育场馆规划布局建设发展和构建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保障体系的发展策略,希望借此弥补当前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服务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江苏省城市中小学教师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建议政府和体育组织在推广全民健身项目的选择上,注重运动项目审美和娱乐性的同时,更注重运动项目的健身性;建议政府兴建更多更好的公园和绿地,完善公园管理制度,加大住宅小区的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空间等。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为体医融合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协同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等多元主体通力合作,把体力活动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方式,强调医疗卫生与体育非医疗手段深度融合,通过明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及责任,构筑整体均衡的合作秩序,走出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定体医融合协同治理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美国的体医融合协同治理体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采取顶层设计协同的治理环境;(2)构建多元化健康服务平台;(3)健全治理责任分担机制等协同治理举措。基于此,获得我国体医融合协同治理启示:(1)加强政府部门的核心领导,顶层设计协同治理框架;(2)协同体育和医疗机构联袂,构建体医融合服务平台;(3)建立科学的责任分担机制,明确多方主体治理责任等,促进我国体医融合协同治理有序推进,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对于人民健康水平提升,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需要明确深度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的治理方式;明晰多元主体参与的角色定位。同时,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也需要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逻辑元;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融合逻辑;以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为供给逻辑。建议:明确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的发展思路;健全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治理框架;构建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民众体质关注度的逐步提升,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应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大众健身公共空间进行系统性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进行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塑造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众健身公共空间存在以下问题:构建意识薄弱,城市现代化建设挤占大众健身公共空间,大众健身公共空间的景观化和形式化,布局缺乏规划性。并提出相应建议:转变认识观念,政策资金支持;拓展公共资源,开辟免费空间;根据大众需求,制定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探讨推进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创新,旨在发挥制度在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中的应有效能。现阶段,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制度创新主体缺位、节奏缓慢和效率不高。研究认为:新时期,需要以利益为核心,主动回应全民健身治理多元主体的合理诉求,建立健全其正当权益保障机制;以协同为手段,促进全民健身治理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与配合,聚合全民健身治理多元主体力量,提升治理效率;以参与为关键,实现全民健身治理多元主体的分工有序和良性互动,形成"体育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广大民众"三位一体的"网络型"治理格局,进而提升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双休日的出现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实施,为研究发挥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广泛深入的开展带来新的契机。田径运动在促进全民健身计划中也具有许多特色性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价值优势,基础效应优势,很少受人数、项目、场地、器械限制的优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衔接优势等。要使田径运动在实施推广全民健身计划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作用,就必须切实拿出可行的对项目本身进行科学改革和创新的措施,可实施以下几方面改革策略:改革创新策略,设计兴田策略,器材改革策略,活化规则策略,负荷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阐述体育公园建设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并提出推进路径。体育公园具有全民参与性、运动休闲性、绿色生态性的特征。体育公园建设时代价值:通过多样化体育场地设置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通过生活情景渗透叠加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通过绿色价值转化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推进路径:推动建设模式创新,增强要素资源配置,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多元融合共生,深化各方普惠共赢。  相似文献   

17.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有利于体现体育运动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独特价值,使体育运动不断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添高品质内容。研究发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提出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能够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体育工作的落脚点。这就需要在明确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推进计划、治理方式和参与主体的前提下,明确三条路径:第一,坚持“一体化融合”的推进思路;第二,完善“矩阵化融合”的治理框架;第三,构建“集约化融合”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运用走访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就目前我国数智社区体育建设的必要性、所处困境及治理路径进行了有针对性研究,发现保障资源覆盖不均、智慧化程度低、建设主体模糊与缺位、融资渠道狭窄等是我国社区全民健身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由此,提出从协同治理的角度,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与政府共同搭建全民健身智慧小区共享平台,实现以社区为核心、以小区为基本单元的全民健身生态圈,并进一步对平台的建设原则、系统框架及主体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与阐述。在未来,杭州市全民健身数智小区共享平台的推进,需要着力加强政府责任、政策指导、部门协同、多元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方能促进社区智慧体育服务的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基石,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保障供需平衡,为体育强国奠基;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体育强国助力;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为体育强国统度;激励社会力量参与,为体育强国建设加速。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充分性问题:全民健身供给需求多元化,增加体育强国建设难度;均衡性问题:全民健身资源分布范围呈聚集化,体育强国建设资源失衡;标准性问题:全民健身检验体系单一,体育强国建设动力缺失;效率性问题:全民健身功用产出隐性化,减缓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建议:促进供需双方协同联动,守好体育强国建设服务全民健身底线;构建东中西部帮扶机制,用活体育强国建设资源;构建县域—省市—国家考评体系,统一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构建个人—社会—政府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夯实体育强国建设民生底线,推动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同频共振,继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全民健身是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民众健康的根本保障。为提升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发展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面系统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加强监管和安全保障,确保质量安全和人身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普及程度和均衡性;聚焦群众需求,补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赋能数字技术,构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