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学校体育课程编制领域中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等理论问题,提出在学校体育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融合并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和有关课程编制的理论及方法,弥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编制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偏面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体育课程实施若干问题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课程理论的相关原理,论证了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及其与体育教学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分析了体育课程计划自身的完善性、学校实施体育课程的物质条件、校长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其对课程计划的认同、理解程度等诸多因素对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以及体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以期对体育课程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不断被解决,新的体育课程实施按照体育课程的目标不断完善、发展。新的课程实施问题也随着产生,解决和反思体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从而加速体育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是体育课程评价的新兴领域。为了全面提升体育课程实施品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的研究取向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研究表明:目前的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主要从认同与关注、认知、课程意识等维度展开,探讨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但总体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单一化、评价工具重引进,轻消化,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开发合适的评价工具,评价一线体育课程教学状况是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实现政策落地的必要环节。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美国体育课程分析工具(PECAT)展开多维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美国体育课程分析工具受到美国学校体育质量提升政策的影响,随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变迁而不断更新。该工具包括初步审查、标准分析、课程改进计划等主体内容。其中,初步审查是贯彻体育课程标准理念的必要环节,标准分析是贯彻体育课程标准理念的核心环节,课程改进计划是实现体育课程发展的目标环节。在实施策略上,使用者需要在确定使用者及使用目的、审查当前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完成主体内容的审查。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启示:应着力开发对标体育课程标准的评价工具, 组建多元化、全周期的第三方评价团队,保持体育课程评价常态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八年,迄今为止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众说纷纭,为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第一,体育课程改革还在进行中,不同的指标变化和趋势有好有坏,更何况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在增加,配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客观条件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判定课程改革就已经失败.第二,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目标、观点、概念,要全面理解其科学性、合理性,而不是浅尝辄止.第三,对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至今的价值评价的参照系除了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外,还要看它是否适应了当今社会教育、文化的发展和需求.第四,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在体育方面的一种规划,一种设计,是一个实现一定目标的手段的主观意志,但这种主观意志又来自于对中国客观教育历史的审视.它是有客观依据的,而客观的教育、社会又是瞬息变化的,相对于这种变化,某一种规划、设计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甚至滞后性.虽然我们提倡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但却又不可能使我们的规划、设计与变化不定的客观世界重叠,因而只能不断修正我们的规划、设计.所以,对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求全责备.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设定了体育课程的目标,分析了体育课程结构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关系,提出了体育课程应向着“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方向发展,为科学地评价学生体育成绩,建议体育成绩的评定应增加学生锻炼过程的评定。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程实施取向是体育课程实施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本文在对体育课程三种实施取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种取向之间存在着发展的整体性、功能的互补性、关系的层次性。并认为:忠实于课程理念和课程计划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必然追求;允许体育课程实施取向选择的差异性存在;倡导以相互适应取向为主的多种课程实施取向共存;鼓励和恰当引导体育教师选择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相似文献   

9.
从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体育资源的开发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研究的领域和方法,并指出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各种要素,才能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构建学校隐性体育课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揭示了隐性体育课程的涵义和构建隐性体育课程的原则,对从隐性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与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构建完整的学校隐性体育课程体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以课程目标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体育课程目标术语的形成与发展的回顾,对其内涵及外延进行了探讨.并认为,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有联系,也有区别,弄清二者的关系,对研究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定向、学习满意度等方面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报考体育教育专业并不是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而是由于考非体育专业有困难;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部分学生学习目标定向有矛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专业性有待加强,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以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四要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实现由增强体质教育向完善人格教育转化,注重体育人文关怀;在课程设置上,应由课程需求向“以生为本”转化,凸显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由偏技能学习向多元化、一体化转向,注重技能学习与文化传承;在课程组织形式与方法上,应由分支发展向传统与现代融合转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组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现实,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分析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师资及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指出未能突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核心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未能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紧密结合、未能处理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培养与发展的关系、对教育实践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与培养等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理清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和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合格体育师资以及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以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为视角,探讨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依据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来设置我国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合理程序,为构建针对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其自身存在的独特的实践特征和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规定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作为客体,对于主体(社会和学生)具有何种意义,能满足主体什么样的需要,是否同主体一致、为主体服务。关系性、相对性、实践性、动态性、社会性、属人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特征,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价值活动的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为我们科学、清晰地认识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路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演绎法等,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内涵进行了阐释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践行诉求。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的教育价值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场域,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广泛存在于学校体育的育人全程,使体育课程的“育体”价值和“立德”功能完整的展现在学校体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之中。通过构建保障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群,划分体育课程思政践行主体担负的课程责任与要求,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的系统性和有序性,筛选和重组体育课程资源,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有效检视制度和督导方式,可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讨提供学理导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能力本位教育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以能力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存在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规划不够合理、课程实施不够实效等问题,从能力本位教育视域认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拓展思路,参照社会需求制定课程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指导课程规划,在课程实施中突出专业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从教育观念突破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