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摘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是体育旅游活动在区域投影及空间表现形式,既揭示了体育旅游的空间布局,也反映了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日照市“水上运动之都”的空间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日照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日照市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城市名片,对城市体育旅游空间节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流、旅游空间布局和旅游空间影响力等旅游空间结构要素产生影响,促进了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和优化。分析日照市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发展停滞的致因,认为采取培育特色水上运动旅游空间、完善赛事旅游空间活动体系、扩大赛事旅游空间影响力、拓展水上运动文化空间、建立智慧体育旅游空间等措施,可为优化水上运动体育旅游空间布局,促进日照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中迅速崛起的夜跑族为研究对象,从空间争夺、权利冲突、行为越轨、安全隐患等不同角度分析当前夜跑运动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结合城市体育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失衡、体育活动权界模糊、夜跑组织形式虚拟化、夜跑活动监管缺位、公共服务体系滞后等视角探究问题的根源,运用城市管理学、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理论提出: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体育公共空间;厘清公民体育活动权界;加强夜跑网络组织的扶持、监管,推进组织自治;出台专项法律、法规对夜跑越轨行为进行依法规制;打造健康夜跑文化;创新夜跑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等治理对策,以期为城市夜跑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促进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运会对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全方位的,要想保持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多中心体育旅游资源市场;充分利用亚运场馆旅游资源优势,挖掘潜在体育旅游需求;加强亚运体育旅游遗产保护,拓展亚运体育旅游遗产营销发展空间;借鉴奥帆主办城市青岛赛后发展体育旅游经验,规避后亚运体育旅游低谷效应以及构建体育旅游开发动力机制、创新体育旅游新业态等策略,实现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港口城市的“港”、“城”关系体现在和谐与张力两个方面。一方面,“港”“城”是和谐良性互动的。“港”促进城市的临港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对内和对外的辐射能力;城市对“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港”与“城”的发展不协调。港区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港口通过能力不足:岸线资源未能有效利用,港口发展空间受限。“港”“城”张力的产生有历史以及地理位置差距、行政管理体制、经济权益等方面的原因。建构“港”“城”和谐,必须转变思想意识,转换管理模式.加快港区城市化、港城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摘要:研究目的首先就在于明确学校体育的美育价值与美育使命,促进当代学校体育的价值转型,从而有效落实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研究发现:学校体育与美育具有内在价值关联性,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也是当前乃至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审美品格;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学校体育具有以“美”育人的实践诉求与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人体之美与运动之美、塑造人格之美与精神之美、促进个体的身心自由和谐与全面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法与实地调查法,从绿道空间特性与绿道体育功能、城市建筑环境与城市绿道体育公共设施、绿道体育与建筑环境的互动以及珠三角城市绿道体育典型与设施特性等4个方面论述了绿道体育与城市建筑环境的关系;提出绿道体育建筑应坚持规范性与生态性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从绿道体育建筑的形式与内容、建筑色彩角度分析了绿道体育建筑的符号寓意;为绿道体育与城市建筑环境实现建筑环境、身体活动以及健康三者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立足于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式转变两大核心问题,对“互联网+体育”发展问题展开研究。认为,“互联网+体育”可以以人们的体育需求为发展主导,生产与供给多元化的体育产品,促进供求动态平衡,因而可以化解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互联网+体育”有利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够利用优胜劣汰机制永葆创新动力,在生产与供给中提升创新能力,因而是推进体育发展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指出,未来应该更好地依托“互联网+”满足多元体育需求、培育体育内生发展动力、推进全民健身“三边工程”建设、推进基层体育自治和可持续发展,旨在更好地促进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城中村”是村中城市化过度的产物,是中国很多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居民体育出现无序发展现状。为促进“城中村”居民体育健康有序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城中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作为考察对象,选用大量的个案研究,以个人、家庭、组织及社会为纽带了解“城中村”体育社会解组现象。以社会失范理论解释发生在“城中村”中的体育赌博、体育犯罪、体育传销、体育非法组织等社会解组现象,分析“城中村”体育社会解组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框架构建“城中村”体育的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制度,使“城中村”体育发展趋于良心循环。研究结果表明:“城中村”传统文化对人的控制已经减弱,而新的文化价值尚未构成,因此社会失范在这里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体育控制失灵现象是“城中村”体育社会解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城中村”的社会体育结构和规范制度对控制发生在“城中村”体育社会解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城中村”应该依靠村委会的力量,重建“城中村”体育公共空间,建立一套规范的社会体育规范体系,管理“城中村”体育,从而达到“城中村”体育组织的自主整合。  相似文献   

9.
实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和体育发展的要求。文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阐释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现实困境,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筑牢根基,有利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系统构建,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一条重要路径。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创新驱动方面存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与评价机制创新不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协调发展中优质资源缺位、绿色发展中应试教育突出、开放发展中封闭现象困扰的问题;共享方面存在缺少顶层设计、联动机制缺失、共享资源有限的问题。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全面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激发学校体育创新活力;坚定“协同、绿色、开放”理念,推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搭建学校体育发展成果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把握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内涵、功能定位与长效机制对于保障其科学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是多种产业要素的集聚组织模式,表现在城市特定地理空间上,依托相应的资源,集聚体育服务要素与设施,形成以体育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多业态、多功能、高效集约、复杂而又统一的体育服务空间集聚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是突破“围墙式”的体育场馆发展困境、提升体育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顺应城市空间优化的必然结果.在功能定位上,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发挥着资源整合、创新服务、城市发展3大功能.同时,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由核心功能、配套功能和延伸功能3个方面构成其开展的主要功能内容.为推进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健康发展须从政策扶植机制、科学决策机制、多元化融资机制、创新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以期实现综合体的定位价值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人本逻辑”的体育健身空间生产方式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出发,揭示“资本逻辑”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初期引发体育健身空间的价值与属性转变,最终导致无序蔓延性、非正义性和供需不平衡性等体育健身空间的样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产“人本逻辑”主导的符合人本尺度、维护人本权利、满足人本需求的体育健身空间。研究认为:完成体育健身空间生产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体育健身空间“人本”价值的跃升,推动我国体育健身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社会生态系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两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的生态体育新理念,为生态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科学化、网络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进程,增强国民体质,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之公共性内涵的反思,指出当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既存在公共性与功能性的矛盾问题,又面临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难题。研究认为,这两大问题均可通过“可供性”理论予以消解,首先,“可供性”思路指导下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通过营建具备公开性、异质性和共同性等3大公共性核心价值的场所,使得空间的公共性与功能性不再相互抵牾; 其次,通过利用“可供性”的纵深层级划分,将以项目为中心的设计思路转变为以身体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既保证了市民基本休闲健身需要,又有助于探索非体育用地建设体育空间,进而消解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瓶颈。研究根据可供性的四层级特征,提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设计理念:①空间的体育可供性分析;②空间使用者的需求调研;③建成空间的更新与再设计。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对学生个体自我觉醒与完善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出校园体育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校园体育文化深层的体育观念有助于“和德”;校园体育运动在智力发展中注入了“自省”思维;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人格发展中注入了“塑美”色彩.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将体育与“德智美”融合,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后奥运时代,我国面临构建和谐体育的新任务,弘扬传统中和思想精华,对于促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天人合一”强调身心和谐正与后奥运时代体育的终极目标相契合;其次,“时中权变,,要求后奥运时代的体育要与时俱进;再次,“和而不同”为后奥运时代体育多元并存、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最后,“以礼制和”可以对现代体育伦理道德的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变革,以往人们依托于单位与社区开展的属地化群众体育活动逐渐向外延伸,呈现出一种脱域化的群众体育活动自组织特征。在传统的体育“组织化”机制瓦解后,网络体育组织依靠各大网络媒介为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提供了“再组织化”的可能与路径,在抽象的网络空间与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展现出一种自在、自治、自为的状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我国网络体育组织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原子化背景、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当前城市社区体育供需矛盾、个体选择行为理性化是网络体育组织形成的动因,在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带动体育产业、弘扬体育文化与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针对实践中网络体育组织面临的安全事故频发、资源获取障碍与法治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应内外双向助力,共同推动网络体育组织安全平衡发展;深化组织改革,发挥正式体育组织的吸纳效应;探寻合法身份,加强网络体育组织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以体育民族志研究的方法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外体育民族志研究及其方法论的沿革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中外体育民族志研究方法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当前我国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体育民族志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体育民族志是对与人类身体活动及其相关文化田野调查研究的真实记录、描述与阐释,以“异文化”研究来反思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形式的“他者”与“研究者”的本体论贯通;同时需实现从“关于身体的写作”到“通过身体的研究”的转变,进而实现以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体育文化在当今社会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担当重任与发挥作用。对于实证、整体、相对的体育民族志方法的认知和理解需要更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考,创造质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互补、人类学理论的综合运用、研究者与他者的关系等兼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体系,从而构成了在体育民族志方法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
再论我国体育体制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我国体育体制的历史沿革,指出现行体制制度变迁的诱导因素包括四方面内容:1.现行体育体制内部的局限性;2.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失衡;3.体育体制外界环境的变化;4.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体育强国目标的战略要求。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体制改革与自下而上的“诱导性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研究进一步指出,我国体育制度变迁的改革方式在于:1.促进运动协会的实体化,储后备力量于社会;2.完善竞技体育发展的院校化,蕴竞技力量于高校。  相似文献   

19.
为从文化符号学视角审视城市体育元素设计的 “蓝图”,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城市体育元素的样态与结构。依据文化符号圈理论,城市体育元素就是城市体育的符号系统、文化文本与文化空间,它由设计载体、产生功用、存在形态这3个层面的元素予以呈现。从符号的角度,城市体育元素给予了人们对城市体育发展之文化魅力、功能价值、整体形象的感知;从文本的角度,它呈现了城市体育发展的历史演变与人文精神、空间布局及系统功能、现状特征与文明程度;从文化空间的角度, 它形成了城市体育文化表达、记忆与传承的场域,建构城市体育发展与服务价值取向的场域,建构城市体育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的场域。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以及体育活动对其的作用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人际关系既存在一定共性,也存在诸多差异性;体育活动在情绪、认知、自我表露、人际信任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较为显著。建议:学校方面应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教师方面应积极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和社交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方面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