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际残奥委员会无障碍指南》的设计理念及内容将对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公共服务政策视角解读该文件,发现其在继承、发展无障碍环境作用基础上,与我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整体理念相契合,为我国无障碍基础设施的总体行动纲领制定起到促进作用。依此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4个设计理念,即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多元包容、智能化设计。该指南的设计理念对于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国际残奥委员会要求与北京无障碍设施现状,提出北京冬残奥会筹办应通过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达到关注冬残奥运动员发展与公众参与,推动奥运遗产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民助力冬残奥与社会融合进程等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任海 《体育与科学》2023,(6):6-9+37
Physical Literacy是近三十年来在国际上广为传播的新理念,这一理念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是因为它不仅强调以身体活动应对当代社会慢病流行的健康危机,还为身体活动融入人的生命全过程提供了学理支撑。该理念对当代体育,尤其是体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多国采用并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体育文件[1]。近年来,这一颇具新意的理念引入我国,但对该概念的译名,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体育素养”和“身体素养”两种,处于混杂使用状态。由于译名不仅是符号,还承载着意义,译名一旦确定,其在本土语境的含义就会影响人们对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对Physical Literacy这样的重要概念,确定与之相应相称的译名的意义自不待言,因此有必要做一番辨析,以期引起国内学人的关注,参与讨论,厘定译名。  相似文献   

3.
柏慧 《新体育》2022,(4):91-93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法、对比分析法来研究加拿大学校体育身体素养发展的现状,通过加拿大学校体育身体素养发展情况和现状的分析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学校体育身体素养,从而在学校体育中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该现状研究对我国在学校体育中开展身体素养的培育有以下建议:(1)建立完善的身体素养测评体系;(2)将身体素养理念与课程标准相结合;(3)将身体素养的理念贯彻到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身体素养是当前国内外青少年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健康行为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身体素养理念,构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培养路径。该路径旨在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等多个角度,推动身体素养实践,促进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中,各种教育理念有着广泛关联性,身体运动理念不可能孤立存在,多元教育理念正是着眼于把多元教育理论引入体育课堂,建立多元体育课,改变传统以身体训练为单一目的的体育课堂,最终还体育以快乐,还学生以多元发展,还学生以成功体验,从而产生对学生体育理念的影响与变迁。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身体素养是学生健康有效地开展体力活动的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身体素养导向下的美国"综合学校体力活动计划"(CSPAP)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在"情感+行为+认知+能力"理念的指导下,CSPAP的目标能够与学校优质体育活动实现有效接轨。通过组建CSPAP管理委员会,评估学生身体素养现状,帮助学生制定符合CSPAP要求的身体素养发展目标,预设符合CSPAP要求的学生身体素养发展成果,规划设立学生身体素养发展方案,使学生获得有关身体素养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与动机。通过树立积极的身体素养意识,促进学生有效练就与提升自己的身体素养能力和行为,并使其学生生涯形成的身体素养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后继续保持和延续。  相似文献   

7.
身体素养对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至关重要。对《澳大利亚身体素养标准》研制背景、结构体系、特征深入研究发现:澳大利亚身体素养框架包含横向覆盖身体、认知、心理、社交4个能力领域和纵向覆盖预基础、基础、获取、巩固和迁移5个水平发展阶段,具有立足国情——体现身体素养定义内涵的本土化;协同增益——形成指标体系纵横共振的科学化;循序渐进——保证身体素养能力发展的阶段化;情境创设——重视身体素养形成的个性化的特点。未来我国需要参考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全国性的身体素养标准:打造符合国情、立足本土的身体素养定义内涵;开发横向联系、纵向衔接的身体素养测评体系;形成达成有度、逐步提升的身体素养发展历程;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身体素养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冷战时期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奥林匹克教育进行梳理与归纳.奥林匹克学院面常年向青年开展教育活动,传播具有普适价值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冷战时期,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作为专门的奥林匹克教育机构经过艰难的发展,其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它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及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组成世界范围的奥林匹克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致力于将奥林匹克精神、理念转化为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实际行动.由于政治经济不断介入奥运会,其教育价值的发挥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9.
分析澳大利亚政府为实现其"富有创造力的中等强国"目标而在体育促进发展、体育外交领域实施的一系列资助计划和发展战略,将澳大利亚体育外交战略规划与实践的成功之处概括为6个方面,即体育外交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关联、战略目标关注国际社会前沿议题、战略实施中建立多元合作伙伴模式、战略资金保障制度健全、重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作用、实施体育外交绩效评估。据此提出对中国体育外交的启示:①持续增强体育综合实力,获得广泛国际认可;②构建中国体育外交战略,坚持周边体育外交优先发展;③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思想,主导国际体育秩序变迁;④建立多元体育外交合作模式,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⑤重视体育外交绩效评估,确保实现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10.
梳理东方舞的健身价值,对其在我国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认为:东方舞与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极高的契合度,多样化的健身项目有益于提高我国体育人口的比例。提出:充分发挥政府监督引导职能、体育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功能,提高公民身体素养,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公民多主体协作推进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探索国外体育素养研究的前沿热点,梳理该领域发展的演进脉络,对我国体育素养研究提出展望。以WOS数据库2000-2018年收录的以体育素养为研究要旨的共80篇国外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蓄力期(2000-2015年)以M Whitehead、IPLA、SHAPE America、Aspen建立的四大学说为主体,以"厘清内涵概念、构建外延架构"为主题;井喷期(2016-2018年)以针对正常儿童、残障儿童、疾病儿童的研究为主体,以"聚焦应用层面,关注不同人群"为主题。国外体育素养研究在整体上形成了构建家庭、社区、个体"三位一体"的身体活动模式、以体育教育手段实现"学生主体"式体育素养精准培养、以运动技能为基点拓展体育素养研究空间三大热点板块,且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研究重点和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新时代我国体育素养的研究重点应聚焦并服务于体育素养与健康素养的深度融合、与国民体质健康相契合的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和针对不同人群的体育素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13.
Government Ministers,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nd sporting organisations throughout the UK are presently engaged in the promotion of extending the length of time each school child spends participating in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Agendas may differ from a crackdown on obesity and sedentary lifestyles to basking in reflected glory of British champions on the podium at the 2012 Olympic Games in London. However, a definition of what in fact constitutes good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is hard to find as it appears to be a much disputed territory. The growing tendency to equate ‘sport’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en prevalent in secondary schools for some time but it is beginning to cascade into primary schools where many young children may find themselves trailing in the wake of only a few who have the ability, talent and drive to be successful; competition is not an inclusive concept. Early-years pedagogy, on the other hand, is inclusiv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pparent mis-match between the needs of children in their early years of compulsory schooling and the present philosophy of sports 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search for good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for our youngest school children leads to considera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developmental movement and movement play with the emphasis on enjoyment, participation and building self esteem. In order for children in their early years to receive good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a new model which is inclusive, holistic and aligned with early-years pedagogy. Presently, the basi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UK is largely uniformed rhetoric. Whilst this is the case and other conceptualis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main on the sidelines, then “the possibilities of realising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remain slim” (Kirk, 2004,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9(2), p. 194).  相似文献   

14.
立足世界背景和国际视野,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推进高质量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文本、话语和实践为考察对象,基于质量发展理论分析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表达内容,揭示其蕴含着公平的核心思想、包容的方法原则、安全的空间保障、层级化的供给标准和素养的整体发展等多重理论逻辑。通过梳理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的学习者、内容、过程、教师、环境、结果和关系等维度,阐释相应的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如下思考与启示: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内涵不断拓展,质量政策立足学习者可持续发展需求,质量提升行动基于包容的政策环境营造,质量保障倚重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质量监控与改进成为重要旨趣,质量发展多维立体推进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5.
身体素养作为促进身体活动的一种新理念,引起体育教育部门、竞技运动组织和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积极探索评价身体素养的方法。综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测评工具共6套,其中加拿大8~12岁儿童的测评工具较为完整,其他工具多是建立测量指标理论模型;测评维度主要包括身体能力、行为、认知、心理和社会5个子域;测评方法多采用自我报告和他评的主观测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验证和应用已有测评模型,研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测评工具。我国需要结合国内教育背景、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及身体活动现状,研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进而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现状提供调查工具,为评价身体素养的干预效果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dentifies and explores emergent themes in inclusive PE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pre-service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 Fully inclusive PE encompasses four areas: knowledge and curricula related to ability and disability, teacher attitudes,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and a reframing of our understandings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physical literacy. Fully accessible PE involves material and attitudinal conditions configured to render these programs actually usable by all those whose ‘inclusion’ is intended. Access is, indeed, conceptually implied in ‘inclusion’,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latter can easily become more of a slogan naming an aspiration than a realizable state of affairs. Unless an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brings a universal commitment to access, attitudinal barriers may prevent full inclusion from becoming a reality. The paper use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methodology to examine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preconceptions about ‘dis’ability and analyses heuristically how pre-service teachers pre-conceived notions of ability and disability may be challenged through an intervention. 21C PE programs can move towards an emphasis on inclusive activities which are not based on traditional conceptions of physical competence, size, shape, appearance and ability, but instead focus on how all bodies can develop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functional fitness and physical literacy. The author challenges pre-service students to address issues of accessibility, normative notions of ability, body equity, social justice and inclusion, as well as the need for multiple definitions of physical literacy. The paper is a case study of the specific phenomenon of ‘broadening stud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ability and disability in PE’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preparing students to work in schools where full inclusion may not have been integral to PE policies, programs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7.
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存在,成为了国际体育活动乃至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的发展历史经验和启示,对比归纳出影响此类体育组织发展的8方面因素,以此衡量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的利弊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联盟的构想已具备现实基础,需要消除意识形态壁垒,打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纽带的体育联盟,以由局部到整体的模式构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知识图谱分析法分析国内学校健康管理现状,构建智慧健康校园概念模型,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师生健康素养提供应用依据。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学校健康管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以学生健康、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为研究重点,其中高校健康管理工作是其研究的重要方面。智慧健康校园作为智慧校园的拓展部分,具有五大主要特征。其目前处于摸索阶段,体育与医疗卫生结合不够,运动性预防干预不足。构建智慧健康校园概念模型为国内学校健康管理提供了新范式,其部分智慧平台的应用实践提供了案例依据。此外,加深健康管理认识、完善学校健康管理体系、提高运动地位等是智慧健康校园应用的基本需求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为首的少部分国家和个别国际组织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行了抵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行为进行批驳。认为在体育与政治关系的纠葛中,抵制奥运会有其历史图景与复杂面向。抵制北京冬奥会是对奥运会组织规则无知的表现,折射了美国等少数国家与人权组织试图将体育政治化的无能与无奈,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伤害了奥运会各方利益,加剧了国际分裂格局,无法达到抵制效果。中国应该全力办好北京冬奥会,彰显人权民主进步局面,赢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最终化解遭受无端抵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