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儿童体育素养(Physical Literacy,PL)的测量与评价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近日,迪肯大学丽莎·巴内特(Lisa Barnett)等发表的Development of a Self-report Scale to Assess Children’s Perceived Physical Literacy一文介绍了适用于4-12岁群体的“儿童体育素养测评工具”。该测评工具采用了“图示测评”方法,让受测者自我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对他们的感知体育素养(Perceived Physical Literacy)水平进行评判。该测评工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4个维度30个指标,其中,身体维度12个指标,心理维度7个指标,社会维度4个指标,认知维度7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Physical Literacy(简称PL)是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领域的重要理念,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开拓点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对PL的认知存在争议或模糊不清,导致其在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迟滞和偏差,故对相关认知加以厘定与反思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1)从形式逻辑来看,我国学者构建的PL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争议或误用。内涵方面,“素养”作为属概念规定了PL的内在特性;“体育素养”的转译窄化了PL的内涵,而译为“身体素养”更能体现PL的身体本源性;作为面向全民的基础生活素养,PL并非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的具体化,不宜将其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相等同。外延方面,部分PL的外延体系存在偷换“Physical”概念、子素养客体化、子素养相容等问题。(2)在本土实践中,对PL的评价被横向割裂,且纵向衔接不畅;PL的发展情境囿于学校,家庭、社区等校外情境应用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建议未来既要构建横纵贯通的评价体系,也要注意营造多样化的发展情境。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人类进入20世纪末以来由体育活动缺乏所引发的健康危机,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被重新诠释、凸显并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指向。身体素养的理论基础是典型的具身哲学,其概念主要基于一元论、现象学及存在主义,其中一元论作为身体素养的本体论基础,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则构成身体素养的认识论基础。从概念界定角度而言,身体素养情感(动机和信心)、动作(运动模式和身体能力)、认知(知识和理解)等维度的发展与形成均具有鲜明的具身倾向。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只有充分理解身体素养的具身性,创设丰富的环境可供性使学生与之互动,从情感、动作、认知3个具身维度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养,才能促使学生通过“我可以、我掌握、我明白、我行动”的发展路径实现终身体育参与,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体育界出现3种"素养"理念:"体育核心素养""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体育核心素养"在与教育界保持一致的努力中,延续了以往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路线,试图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多个维度,以构建体育核心素养体系,该理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身体素养"以世界的眼光结合认知论的理论架构,重构我国体育的基本结构和认知,其解释力已经超出以往我们对体育的认知范围,对突破体育学术研究边界具有重要意义,该理念已被《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所采用,进入实际操作领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则对体育学科如何衔接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进行探索,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到教学的所有方面和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尽管以上三大理念都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它们共同形成了当前我国体育改革和体育教育改革三股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力量,之间的分歧与争议有利于形成新的学术讨论焦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的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结果发现:加拿大的评价体系信度较高,评价内容更为全面;美国围绕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进行构建,更符合本国实际需求;澳大利亚对青少年评价指标所处阶段有清晰的分类,有助于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水平。我国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对于个体身体层面的评价更为详细,但情感社会方面的评价仍有不足。从归纳各国优点中得出如下启示:进一步将Physical Literacy的概念本土化;完善我国体育素养评价理论体系内容;围绕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加强协调配合以发挥出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体育师友》2021,(2):52-5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素养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异同,并厘清了体育素养与身体素养、健康素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体育素养概念进行界定:体育素养是个体在不同阶段通过参与体能活动时主动获取的有价值的技能以增强体质并培养良好品德的一种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从体育本体论视域对身体素养、体育素养、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身体、技能、行为是构成体育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是人的第一存在,是体育的第一本体,身体是技能与行为的寄宿,技能与行为是身体的延展。身体素养来自于身体活动,具备身、心、行、知的统一性;体育素养即体育学科素养,生成于体育教育活动,包涵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要素;健康素养生成于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四个关键要素。身体、体育与健康素养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始终存在着从属、关联、辩证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协同构成大的体育本体。  相似文献   

8.
柏慧 《新体育》2022,(4):91-93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法、对比分析法来研究加拿大学校体育身体素养发展的现状,通过加拿大学校体育身体素养发展情况和现状的分析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学校体育身体素养,从而在学校体育中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该现状研究对我国在学校体育中开展身体素养的培育有以下建议:(1)建立完善的身体素养测评体系;(2)将身体素养理念与课程标准相结合;(3)将身体素养的理念贯彻到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9.
身体素养是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念,但其在各国的实践过程中有着动态化、差异化和非线性的特点,如果只是单独研究个别国家和组织,将难以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跳出概念的束缚,对身体素养理念在相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和路径进行了梳理归纳。国际上身体素养理念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其多元与包容的内涵品质,其发展正处于一个多元主义的快速兴起阶段,各国身体素养理念的发展是国际新理念与本土实践多元结合的结果,而哲学基础的一致性、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具有合理性和广泛社会适应性的包容性理念和规范,并在国际上广受关注和推崇。  相似文献   

10.
身体素养作为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思路,近几年却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比较视角分析国内外身体素养领域核心文献(国内CSSCI和国外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时空分布、研究热点及知识基础。研究发现,国内外身体素养的知识基础较为相似,且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整体都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但国内外作者合作集群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研究热点在影响身体素养的因素及其自变量,国内较多关注其概念结构和研究对象。国内学者可从研究方法、研究层面、研究情境及治理机制4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身体素养是当前国内外青少年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健康行为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身体素养理念,构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培养路径。该路径旨在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等多个角度,推动身体素养实践,促进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探索国外体育素养研究的前沿热点,梳理该领域发展的演进脉络,对我国体育素养研究提出展望。以WOS数据库2000-2018年收录的以体育素养为研究要旨的共80篇国外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蓄力期(2000-2015年)以M Whitehead、IPLA、SHAPE America、Aspen建立的四大学说为主体,以"厘清内涵概念、构建外延架构"为主题;井喷期(2016-2018年)以针对正常儿童、残障儿童、疾病儿童的研究为主体,以"聚焦应用层面,关注不同人群"为主题。国外体育素养研究在整体上形成了构建家庭、社区、个体"三位一体"的身体活动模式、以体育教育手段实现"学生主体"式体育素养精准培养、以运动技能为基点拓展体育素养研究空间三大热点板块,且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研究重点和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新时代我国体育素养的研究重点应聚焦并服务于体育素养与健康素养的深度融合、与国民体质健康相契合的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和针对不同人群的体育素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体育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学生的体育素养整体偏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素养”和“体育素养”定义及其构成因素的论述,为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及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以促进健康,对体育素养的论述从原有就体育谈体育素养逐渐转变为谈“体育为健康”的素养,由此,“体育健康素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国际体育领域热门的研究主题。该文通过对体育健康素养的起源、内容维度和测评体系这3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建议我国学者在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相关研究中明确体育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人群的体育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开展大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并分析我国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概念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元问题。着重运用文献比较与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探讨。从词义比较出发分析素质、修养、涵养、素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推导出体育素质、体育修养、体育涵养与体育素养在词义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借助形式逻辑学的相关理论推导出体育素养的内涵是"以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影响为基础,个体在运用身体运动以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文化素养。"为进一步从外延上明确体育素养概念,采取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的方法对体育素养概念的外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Sports与5P关系解析--研究体育概念应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澄清体育语词概念使用的混乱状况,在阐明我国体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析了竞技(Sports)与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身体教育(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身体娱乐(体娱)(Physical Recreation)、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和身体适应能力(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这些关键语词的各自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促进我国体育与竞技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体育素养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生体育素养构成的因素-体育意识、体育基本活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基本体育知识和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与体育比赛能力等做了论述。对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方法-教、练、赛等手段也做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身体素养是学生健康有效地开展体力活动的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身体素养导向下的美国"综合学校体力活动计划"(CSPAP)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在"情感+行为+认知+能力"理念的指导下,CSPAP的目标能够与学校优质体育活动实现有效接轨。通过组建CSPAP管理委员会,评估学生身体素养现状,帮助学生制定符合CSPAP要求的身体素养发展目标,预设符合CSPAP要求的学生身体素养发展成果,规划设立学生身体素养发展方案,使学生获得有关身体素养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与动机。通过树立积极的身体素养意识,促进学生有效练就与提升自己的身体素养能力和行为,并使其学生生涯形成的身体素养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后继续保持和延续。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为研究逻辑主线,结合我国各阶段的历史国情,对当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回顾。研究结果认为,从"三维健康到核心素养"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阶段;"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树立了风向标;"体育核心素养"具有"社会、知识、个人"三位一体的内涵特征;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应紧紧围绕"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来贯彻落实,实现共筑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20.
梁锐斌 《体育风尚》2024,(2):140-142
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养的基础时期,推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终身健康素养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健康素养的概念,分析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健康素养培养的影响,提出小学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健康素养的有效措施,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终身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