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训练是一种具有探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来源于训练又超越、指导训练。在气手枪射击训练中,运动负荷并非越大或越少才好,而是结合本项目的特征,从个体差异出发,在训练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挖掘适合个体训练特点的负荷.这才是有效的训练方法,也是手枪射击项目实施科学训练不可缺少的基石,科学训练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真正内涵,运动训练科学化是科学训练的最高境界,它的实现有赖于科学训练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各个训练环节和诸多因素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的训练原则与训练规律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原则与训练规律的本质及其关系是竞技体育重要的基本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思维方法,从训练原则、训练规律的定义入手,分析训练原则与训练规律的本质,并进一步探讨训练原则与训练规律的基本关系。提出了训练原则是反映训练规律、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基本原则,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指导规律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训练原则并不直接等同于训练规律,训练原则与专项训练原则和训练规律与专项训练规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关系,实践训练原则与认识训练规律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又是能动的、具体的。  相似文献   

3.
1拓展训练的开展与青少年排球训练的联系 1.1拓展训练的起源 二战期间,许多英国军舰遭到攻击而沉没,令人震惊的是那些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并不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强、决不放弃的中青年人。受此启发,汉思等人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随着后来不断发展,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相似文献   

4.
认识经验训练发展理性训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邓运龙 《体育科学》2004,24(9):41-47
对“经验训练”的认识,不仅涉及到评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从对“经验训练”与“科学训练”辨析入手,较系统地提出了对“经验训练”的6点认识:经验训练是运动训练发展进程中的基础阶段;经验成分始终伴随着运动训练发展的全部过程;经验行为包含有理性认识因素;经验材料是运动训练发展的宝贵资源;经验训练阶段.必须发展到理性训练阶段;经验积累与理性训练阶段交替循环发展。并提出了发展理性训练的3个重点环节:发展专项运动训练理论;畅通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中介;形成科学的“训练观念”。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冯连世 《体育科学》2005,25(11):F0002-F0002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高原训练本身也存在不利于恢复、难以掌握适宜的训练强度等至今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6.
区分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作为训练中存在的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教练员在训练中要不断探讨的问题。区分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内容是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基础,如果不分清两者的内容而片面强调在训练中要合理安排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例或突出专项训练,那是没有说服力的。笔者拟就两者内容的区分问题作一探讨。一、区分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内容的依据从专项训练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专项训练有狭义的训练内容和广义的训练内容。狭义的训练内容是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即比赛性练习),广义的训练内容是与…  相似文献   

7.
前言模式训练是以理想的最佳运动员最高状态时的模式特征为依据,以不同训练阶段的模式特征为依据,建立相应的个体训练模式,并对照模式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高精度、高效率地控制训练的一个教育过程。我国竞技训练实行举国体育、三级训练网络,最基层的教练员由于比赛成绩与经济利益、职称、评级、评模关系密切,大都急于早出成绩,  相似文献   

8.
更新训练理念,提高训练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运动训练中,训练量和强度的安排是最为关键的一对矛盾,也是最困扰教练员的一个问题。最近,总局田径管理中心罗超毅主任给在京的部分教练员就这一问题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教练员们顿感耳目一新。可以说,罗主任的核心训练创新理论,对中国田径界更新训练理念,提高训练效果,更好地备战2008年奥运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罗主任的创新理论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就运动训练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人们目前对训练中客观规律的认识概括出: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运动训练的不间断性、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合理安排负荷量、以及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原则。这些原则反映了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它贯穿在各个专项运动训练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专项的特点,灵活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作为一个系统性、思想性很强的指导原则,对竞技体育的整个训练实践过程的指导作用已得到体育界人士的共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导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多年训练探索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是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反映并在训练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在体操训练中理解好“三从一大”的原则。认清项目本质特征和制胜规律,严格遵循项目制胜规律是训练取得理想效果的强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
《体育科技信息》2002,22(6):40-41
游泳陆上训练可以使游泳运动员,尤其是对业余选手训练,不能参加全年水中游泳训练的运动员受益非浅,如果陆上训练能恰到好处,体能的增加将会使游泳运动员的速度提高更快。  相似文献   

12.
专项训练是指根据练习的特点使身体适应训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力量训练不是一个偶然或短暂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做好长期规划,必须明确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力量,然后有针对性地来设计训练方案,通过实施来加强这些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说训练是一种比看训练更简便易行的科研活动模式。说训练是指教练员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练员或领导表述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以训练理论为指导,依据训练大纲和训练内容,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设计的一种活动形式。众所周知,作战前要定作战方案,手术前要定医疗方案。同理,训练前要定训练方案。把训练方案说出来,即为说训练。通过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全面提高教练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知识、理论水平、训练水平等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说训练能够熟练掌握训练的内容,参与说训练的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鹿兰锋 《武当》2008,(6):37-38
心理训练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训练,有计划地改善运动员的心理条件,以稳定竞赛中的竞技能力,使之最佳化,其中还包括运动员所需要的一些专项心理素质。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长期心理训练和短期心理训练。短期心理训练必须以长期心理训练为基础。而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训练。武术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根据武术运动员的特点,以及比赛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要求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6,(11):56-57
疲劳是一种作为负荷结果的特殊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它体现在有机体机能的不协调性上和成绩暂时下降上,疲劳状态是暂时的、可逆的、同时也是一种包含身体和心理过程在内的综合现象。疲劳是训练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提高成绩的前提,因为只有不断重复的、能导致疲劳的负荷,才能充分挖掘人体机能的潜力,并产生适应。研究证明,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提高成绩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恢复手段的有效性。可见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对于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尽快消除训练疲劳呢?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逆向训练法来树立运动员良好的自信心,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训练。结合教练员的实际训练,用了一部分实例来表明逆向训练法在训练中有着很有效的积极作用。为改进基层教练员的训练手段,以求更好地提高训练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化礼 《中华武术》2004,(12):20-21
运动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和结晶。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执行田径运动训练原则的好坏,对于运动员向更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原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中长跑项目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但是高原训练在我省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过去是个空白。本文以我省女子中长跑队几次高原训练的经验与教训,探讨高原训练的组织与实施,使我省的中长跑教练更好地掌握这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田径项目中,跳远是一个对技术要求很高的项目。作为一名中学生运动员只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不具备一定的专项技术是不可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的。因此,在跳远训练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专项技术的训练。中学生跳远的技术训练一般分为:助跑技术训练、起跳技术训练、腾空和落地技术训练、完整跳远技术训练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运动训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训练感觉,特别是教练员、运动员直觉判断在运动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目前对训练感觉的研究很少,造成对训练感觉的认识的模糊与误区,更影响训练感觉的应有作用与有效养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辩证思维等方法,分析了训练感觉的意义、类别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