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法治保障是实现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阐释了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中“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章名和内容修订的基本要义。研究认为:当前青少年体育面临健康促进效果不显著、运动技能培养路径不畅、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质量不高等困境,应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基础工程、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工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建设精品工程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品牌工程等作为未来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工程。基于“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在治理理念现代化方面,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体现了以青少年健康、教育、体育治理推动青少年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在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体育法》提出一系列青少年身体素养培育策略,以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治理目标,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体育法》围绕强化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层级协同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作能力,充分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并通过不断推进法治建设等举措夯实青少年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对美国《国家青少年体育策略》(NYSS)颁布的背景、实施框架、主要内容与战略特征进行分析。认为NYSS制定程序严谨,方法科学;实施步骤清晰,统筹兼顾;多个部门合作,联动执行与监测体系完善,数据共享。结合我国青少年发展概况,得出了四点启示:①注重科学实证研究,建立相匹配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措施;②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教育,统筹兼顾特殊群体体育活动促进计划;③跨部门联动推进,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监测体系;④坚持依法治体,创设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环境。  相似文献   

3.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公共政策理论、组织理论,对英国青少年体育信托基金会(YST)发展战略(2013-18)——体育改变生活进行分析。在战略中,YST在五年计划中将工作定义为三个领域:"体育开始"、"体育改变"和"体育优异",并倡导"学校"、"社区"和"家庭"三种不同的组织进行分工和合作,利用组织合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该战略具有体育服务整合、关联组织合作、目标覆盖多元化和量化易于考核等特点。根据YST的战略,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应该引入战略思维、注重社区对青少年体育的接纳、推动青少年体育服务整合和加强大型体育赛事的遗产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7,(5):69-7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政策指向与治理体系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的体质下降与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相悖;网络社会的背景给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认知造成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缺失影响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治理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碎片化、单一化的治理体系难以应对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公共问题;治理环境的改变急需治理思维的跟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的发展失衡。基于对竞技主导和金牌主义的反思,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战略管理的回环构建是青少年体育公共治理体系的战略目标设定的关键。研究进一步认为: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治理体系的路径在于科学合理地规划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着力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合力共同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育资金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体育健康教育在转变青少年体育健康观念、培养体育健康技能、提升体育健康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新发展阶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及其行为识别、供需主体共同价值构建、供需主体治理模式选择3个方面,构建新发展阶段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理论。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存在共同价值认同亟须合理形塑、多元治理模式缺乏有效融合、主体互动行为有待全面凝聚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实践策略:1)坚持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第一”理念,以制度导向约束共同价值认同方向;2)搭建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多元平台,促进治理主体行为有机融合;3)规范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行为方式,形成系统化的互动合力。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凸显青少年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青少年体育立法,解决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现实性问题,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需要探索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并以其为统领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法治体系。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是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应当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遵循,优先发展、全面发展的战略定位,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价值目标,“社会参与”的改革要求,权利保障的法治理念,厘清青少年的法律内涵,界分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关系,围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目标,规范和调整青少年体育活动和青少年体育关系。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创造条件使青少年能够利用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俄罗斯政府大力加强各种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场地设施保障;推行新的国家体育教育标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设立各种体育活动计划,完善各类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广泛宣传体育是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启示是:俄罗斯宣传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举措对于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育所面临的"重智育,轻体育"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与俄罗斯新的国家体育教育标准相比较,应该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标准;俄罗斯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及所采取的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专门针对体育的表述凸显了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英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经验对当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对二战后英国青少年体育治理历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英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主要治理经验,主要包括:体制机制顺畅、高效;明确专门的机构负责协同与整合资源;启动体育俱乐部标准化认证行动(Clubmark);针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标准化的服务;开展有效的财务与经济支持措施,即俱乐部领袖计划(SECL)和社区体育俱乐部计划(CASC)。最后,根据英国的治理经验,提出了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任务。按照"政策分析呈现现实景况、国际镜鉴提供参考经验、中国方案谋划未来蓝图"的逻辑,研究认为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是实施《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政策目标,要从学校体育、各级各类体校、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社会体育组织四类主体,以消解政策壁垒、实现目标融合来承担时代使命。作为我国体教融合镜鉴,英国与我国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划分较为相似,且以政府、社会和市场协同实施的《体育、学校体育和俱乐部联合战略》,启示我国体教融合政策执行。从体教融合组织治理、活动开展、赛事运行、人力资源和保障举措五个方面,提出以共促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多元化组织,激发青少年广泛参与的多样化活动,兼顾普及与提高目标的多层级赛事,培育高素质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师资,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多领域资源为一体化体系,形成体教融合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体育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是教育、体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性纲要文件。但是,目前体教融合还面临着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分离、主体内生动力缺失、体育功能单一功利化、家庭和社会体育缺失、后备人才培养不畅等问题。要通过全面落实体教融合制度设计,推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体教融合主体责任,切实调动其发展内驱力;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融合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落实“家-校-社”联动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等策略,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制定切实工作举措,有效配置资源,合力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归纳了美国体育教育制度的演进历程与治理特征,提出了提升我国体育教育制度治理能力的举措。研究认为,美国体育教育制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治理体系,治理特征体现在:联邦、州和地方教育部门上下联动的分权化治理,地方学校、社区和家庭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化治理,以体质健康促进为导向的法治化治理,国家体育教育标准的保障性治理,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的引导性治理,青少年体育教育健康法案的靶向性治理,特殊体育教育制度的补偿性治理。研究提出,要健全我国体育教育制度治理体系,完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体制制度,推动体育教育的协同化治理;打造以体教融合为导向的精准扶持制度,强化体育教育的补偿性治理;制定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强化制度,实施体育教育的靶向性治理;健全监督、评估、激励"一体化"制度体系,实现体育教育的法治化治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发展层面是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服务;社会发展层面是终身体育和民主化体育教育的实现;学校发展层面为丰富内涵、精细管理,均衡发展、强体兴校;学生发展层面是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后,提出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多元参与,共同促进;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确立目标,全面发展等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希望以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育人任务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强大的法治保障、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需要法治规范引导、全面依法治国应补齐体育法治短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构成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战略背景。体育法治要服务于体育发展战略大局、体育法治要为体育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体育法治要与体育政策良性互动、体育法治要融入体育治理过程指引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战略走向。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产业等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对法治的需求日益强烈,亟待补齐当前体育法治发展的短板。由此,应充分利用当前《体育法》修改契机,在外部充分接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内部充分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完善中国体育法治建设,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经济形态,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可以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阐释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以vSport体育价值链和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直播CBA赛事为例,分析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针对我国存在数字政策供给体系薄弱、数字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受限、体育科技创新人才紧缺等现实困境,提出实施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战略、以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培养体育领域的数字经济人才,加快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供给主体视角和行为主体视角,对疫情期间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变化进行探析。结果表明:从供给视角来看,在政府层面,政府引领下青少年家庭体育成为疫情阻击的精神旗帜;在学校层面,线上教学的弊端显现出体育活动自主实践能力的缺失;在家庭层面,居家隔离锻炼进一步强化体育活动的代际影响;在社会层面,非医疗健康干预下青少年体育需求的供给场域单一。从行为主体视角来看,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念在新冠疫情下得到重塑,在后疫情时代的短期运动热潮中迎来发展机遇,青少年体育活动存在主观意识与客观参与之间的矛盾。为此提出相应建议:学校体育应增加健身知识和方法内容,促进体育课程由"练"到"学"的转化;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内生性需求和自组织能力,强化体育运动与科技信息的紧密结合;建立青少年体育服务供给的多元场域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记录会议发言,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进行了述评。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协调稳步发展。通过正确认识体教融合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特色性和战略性,可以实现对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层释析与解读。通过从方法学的层面推动体教融合顶层设计的落地化支持,加快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之间的协同进程,保障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对接条件,提升体教融合与育人效应之间的关联水平,优化体教融合与科学方法之间的支持环境,把握体教融合与政策治理之间的现实机遇,将有助于优化体教融合实践路向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山地民族体育发展现状及路径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山地民族体育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展现着传统体育的魅力与价值,同时在与民众、社会、生态环境的相处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弱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传播与传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构建民族生态旅游品牌;发挥新媒体的号召力;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力量;以及运用民运会的影响力”等发展方式,以实现我国山地民族体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