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存在政策执行效力软化、资源供需失衡、参与主体博弈分歧等困境。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以重叠效应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以“4点-6面-4线”为核心内容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金字塔”模型。提出推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战略发展一体化进程的策略:以平等互惠为原则,明确多元联动权责划分;以活动创新为渠道,打造多元联动动力引擎;以供求平衡为基本,保持多元联动资源供求;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构建多元联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双减”政策背景下实现高水平供需良性循环对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究并审视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供需良性循环的内涵意蕴与现实阻滞,认为当前协同育人共识不足导致“应试化”升温、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市场提质增效乏力、治理手段落后导致预期与现实存在落差。基于此,以“理念—主体—环境”为核心要素,构建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供需良性循环运行模式,提出有效畅通青少年体育培训供需良性循环的现实进路,即理念层面:多元主体凝聚共识,合力构建育人新格局;主体层面: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环境层面:深化数字赋能,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英国青少年体育(2018—2022)战略的背景与发展、目标内容及挑战机遇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发现:YST青少年体育战略聚焦6个目标领域进行展开,依据英国本土环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青少年体育促进战略,结合身体活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主要从“个人、学校、社会”等层面提出战略优化路径;把体育素养作为国家战略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全面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得出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启示:1)以国家治理为战略主导,构建协同的青少年体育治理机制;2)以家长引领为战略基础,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教育;3)以学校实施为战略主体,联合社区、家庭协调共同推动;4)以体育品牌为战略关键,构建青少年体育品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回顾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经历了以学校体育规范化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以多元体育思想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以体育课程改革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以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突破等四个阶段.应该通过全社会共同关注,形成社会合力;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完善体质检测体系;继续加强学校体育改革等方面,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重叠效应理论是教育领域中指导家校社合作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基于“理论解读-问题剖析-逻辑阐释-模式构建-推进路径”的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深入探讨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剖析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现实困境,阐释了重叠效应理论指导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逻辑理路。基于此,从目标靶向、内容结构、实践方式和评估反馈4个方面构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模式。研究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突破信息茧房束缚,形成多元联动强大合力;完善责任权益机制,厘清多元联动权责边界;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多元联动协同效应;实施综合评估反馈,保持多元联动的发展定力。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归纳了美国体育教育制度的演进历程与治理特征,提出了提升我国体育教育制度治理能力的举措。研究认为,美国体育教育制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治理体系,治理特征体现在:联邦、州和地方教育部门上下联动的分权化治理,地方学校、社区和家庭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化治理,以体质健康促进为导向的法治化治理,国家体育教育标准的保障性治理,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的引导性治理,青少年体育教育健康法案的靶向性治理,特殊体育教育制度的补偿性治理。研究提出,要健全我国体育教育制度治理体系,完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体制制度,推动体育教育的协同化治理;打造以体教融合为导向的精准扶持制度,强化体育教育的补偿性治理;制定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强化制度,实施体育教育的靶向性治理;健全监督、评估、激励"一体化"制度体系,实现体育教育的法治化治理。  相似文献   

7.
运用专家访谈、系统分析等方法,在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探究我国家庭体育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认为,新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建设、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建设为家庭体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提供外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和制度保障;突破“知识本位”囿限以实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纾解家庭支持系统困境以实现促进健康老龄化、转变有效供给不足以实现消费提档扩容,是新发展阶段家庭体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构筑生态和谐的家庭体育绿色发展路径、创建体教融合的家庭体育教育新局面、健全老年人主动体育促健康的家庭支持系统、构建供需协调的家庭体育服务产业新发展格局提出促进家庭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展开研究,从美国的市场化与多元主体协同体系,日本的政府主导与家庭、学校、社区联合监测模式以及俄罗斯新版“劳卫制”下的政策协同与组织过程保障模式中得到启示。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具有主体多元、政府主导、过程渐进、效果有限等时代特征,应在“社会-学校-国家”关系视角下协同推进体医融合,培育核心素养。在社会层面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跨部门推动体医融合政策协同;在学校层面以“教学-监测”双循环同向发力培育核心素养;在国家层面优化制度设计,引入“政府主导-市场监督-家长监督”全监督链条,构建管理创新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  相似文献   

9.
以青少年生命质量及其体育健康促进作为研究目标,深入探讨体育健康促进的生命品质,以及生命质量的提高对体育健康发展的促进。从健康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审视生命质量与体育健康促进的互动关系,建立以“生命为本”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形成以体育健康教育理念为基础,生命质量提升并实现生命自然为本征的体育健康促进与生命质量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健康与协同:青少年学生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社会性:青少年生活体验中充满乐趣,心理塑造:青少年的情感体验等青少年生命质量与体育健康促进互动的路径,为青少年生命质量研究提供现实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城乡教育资源空间差异较大,农村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缓慢,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基于空间正义视角,分析当下阻碍农村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主要聚焦农村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的生存空间、心理空间、角色空间三方面矛盾。根据问题导向,从空间正义视角下提出农村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治理的纾解策略:深入推进治理现代化改革,引导优质公共体育资源持续激励;完善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体系建设,促进高质量体育服务跟进指导;构建农村体育健康教育监测反馈机制,实现“家校社政”的整体干预。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强化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体育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培养进而发挥以体育人的教育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清新课标下青少年健康行为的核心内涵、明晰健康行为培养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数量与质量难以平衡、健康行为评价内容与方法滞后、体质健康监测调控系统有待完善、体育教师的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及青少年健康行为培养的场域亟需拓宽是当前青少年健康行为培养的困境所在。基于此,提出青少年健康行为培养路径:优化教学模式,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质效双提;明确评价目的,健全健康行为评价内容与标准;构建监测系统,夯实健康行为监控的技术支撑;提高教师素养,发挥健康行为的榜样引领作用;强调整合思维,拓宽健康行为培养的时空场域。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以体医融合为出发点,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界定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主要维度,分析了深圳“脊柱健康服务站”模式、上海“体教医”相结合模式、常州“健康促进新模式”的主要经验。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体医融合政策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关联性不强;政策主体模糊,主体参与的协同性不足;体育健康促进内容松散,标准性缺失;体育健康促进的运动处方库建设滞后。结合体医融合模式,提出优化路径:强化法律效力,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契合性;明确实施主体,形成多主体协同参与模式;完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结构,建立规范的内容标准;强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处方库”,全方位提升共享能力。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融合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有力举措,是多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治理。合作治理视域下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融合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目的,各参与主体间运用自身专业技能优势和资源优势共同决策、责任划分、利益共享、共同协作形成新的治理过程。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融合运行框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融合存在政策执行偏离、知识技能间的壁垒、参与主体间利益的冲突、主体混淆权责难以共同的问题。并提出了合作治理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融合的优化路径:健全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融合政策;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学科资质认证体系;探索参与主体利益共享机制;优化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融合合作治理机制的责任规制。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是完善区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遵循五大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构建政府、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行动主体共同参与、联动的多元合作治理体系。秉承"共享"共治的理念,"创新"多元合作共建的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政府引导、学校与社团等多主体"协调"治理的关系,形成"开放"的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机制,"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协同的合作治理理论架构,为促进区域公共体育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智慧治理内涵进行剖析,探究其价值、关键要素,并提出实施路径。青少年体质健康智慧治理内涵:涵盖技术、人文与社会价值内涵的复合概念,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相结合的治理范式。价值:促进跨界跨部门协同合作治理,促进治理提质增效,降低治理成本。关键要素:数字化的存储与感知是基础,网络化的协同与整合是重点,信息化的调整与执行是保障,智能化的决策与监管是目标。实施路径:注重治理理念创新,科学推进智慧治理转型;完善治理组织架构,精准定位责任主体职责;聚焦智慧化手段应用,拓展信息化功能与智能服务;完善智慧治理运行机制,构建科学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供需、动力、行动、效果4个维度,分析新发展阶段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从认知观念、供给主体、科学技术、服务模式、产业发展5个方面,探讨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阻滞因素。本研究发现,重“医”轻“卫”思想藩篱顽固尚未完全破除;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体医融合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数字赋能体医融合发展的程度偏低;体医融合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体医融合产业化发展较为迟滞等因素制约新发展阶段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发展阶段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培育新观念,凝聚体医融合价值共识;引入新生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体医融合发展格局;应用新技术,促进体医融合提质增效;探索新模式,丰富体医融合服务应用场景;创新产业链,促进体医融合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健康中国、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体育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农村体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论框架、治理主体结构关系、治理困境、协同治理机制和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我国农村体育治理主体由政府单一主体治理逐步发展到多元主体整合协同治理,治理方式由自上而下的非均衡结构治理发展到均衡治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治理仍存在治理主体缺位、治理制度缺项、治理资源缺乏等问题,基于多元治理主体诉求偏好,提出协同多层次农村体育治理结构体系、构建多维度农村体育治理评价体系、完善多主体协同农村体育治理机制等治理路径,实现农村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为体医融合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协同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等多元主体通力合作,把体力活动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方式,强调医疗卫生与体育非医疗手段深度融合,通过明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及责任,构筑整体均衡的合作秩序,走出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定体医融合协同治理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美国的体医融合协同治理体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采取顶层设计协同的治理环境;(2)构建多元化健康服务平台;(3)健全治理责任分担机制等协同治理举措。基于此,获得我国体医融合协同治理启示:(1)加强政府部门的核心领导,顶层设计协同治理框架;(2)协同体育和医疗机构联袂,构建体医融合服务平台;(3)建立科学的责任分担机制,明确多方主体治理责任等,促进我国体医融合协同治理有序推进,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深化体教融合是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于新时代体育事业转型发展要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推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发展瓶颈,在树立体教协同育人、多元开放融合的现代化治理理念基础上,研究建议从目标、资源、措施的一体化融合上改革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促进武术教育的开展,解决阻滞青少年武术教育发展的难题,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质性研究法等,对青少年武术教育协同治理进行研究。提出政府、社会、市场、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系统分析了协同治理的机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实现方略,以期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共同解决武术教育中的桎梏,促进青少年武术教育开展及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