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科学预测学龄前人口变动趋势和教育资源需求,对于学前教育的科学规划和深入改革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作为全国教育首善之区,北京和谐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与长期以来极低的生育率并存,新生育政策调整后的人口变动趋势和教育资源需求预测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基于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中国人口预测系统,设置"全面二孩"政策低、中、高三种人口预测方案,分城乡对北京市2019—2029年的学前适龄人口和在园生规模进行预测,并根据人口预测结果和相应资源配置标准,分城乡推算2019—2029年的学前教育物力、人力和财力等三方面的资源需求,分析资源需求增量为现有存量带来的挑战。研究结果发现,学前适龄人口、在园生规模和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在2023或2024年将相应到达峰值,此后将平稳回落,而现有学前教育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均无法满足未来需求,为此须科学制定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贺芳  彭虹斌 《教育与经济》2023,(6):77-84+93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分城乡队列要素法,使用中国人口预测系统(CPPS2020),分高、中、低三种方案,对我国2022-2035年城乡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预测期内,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相比2021年,高中低方案预测2035年我国在园幼儿规模降幅分别约为26.9%、43.1%、58.2%。相比2020年,中方案预测2035年城镇、农村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降幅分别约为37.8%、60.9%。随着在园幼儿规模的不断萎缩,学前教育园所需求量随之变小,须尽早规划,用好城乡冗余园所;按照国家设置的幼儿园专任教师、保育员与幼儿比的标准,预测期内仍需合理扩大学前教育保教人员规模,并进一步提升其素质;落实政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地位,全面推进普及普惠政策目标的实现;把握人口流动趋势,优化城乡学前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3.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人口政策变动将对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及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须提前规划。分城乡预测学龄人口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信息基础,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2013-2030年城乡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17年以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会窗口",若错过,则会在2017年迎来学龄人口高峰后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学前教育需求受人口政策影响更大,特别在2017-2020年间,城镇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增速超过农村,尽管农村地区面临供需缺口同样巨大。在分析学前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变动趋势与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成绩斐然,同时人口加速城镇化和二孩政策的开放使城区内学前教育需求剧增,城区内"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依然凸显,家长对城区学前教育满意度整体不高。缓解城区学前教育现有矛盾、提升家长满意度需要从现有公办园合理扩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新建公办园、政府加强向优质民办园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力度、创新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正>单独二胎政策于2013年11月启动实施,这是自1980年9月国家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生育政策重点转向人口控制后的三十年间,国家生育政策方面最大的一次动作。作为人口大国,经国家卫计委的多轮测算,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在我国城乡一致放开后,累计将惠及1500万至2000万家庭,而且这些家庭主要分布在城镇。相关部门预测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每年将增加200万新生儿,  相似文献   

6.
采用总量人口增长方程,预测2022—2035年X民族地区城乡学前教育适龄人口,估算在园幼儿人口规模及教育资源需求量。研究发现X地区学前教育适龄人口数在2022年到2035年间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城镇适龄人口不断上升,乡村适龄人口不断下降。然而,随着入园率不断提高,在园幼儿数总体呈递增趋势,现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到2035年,专任教师缺口将达到12734名,幼儿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缺口将分别达到263.17万m2和122.58万m2,而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需求将增长到48.72亿元。面向2035年,为实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动态监测,统筹规划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内培外引,着力推动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扩容提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政府兜底,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持续投入;厚植认同,积极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提供相应的基础教育保障措施迫在眉睫,其中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但全面“二孩”所产生的“入园贵”“入园难”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入园难”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期解决此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8.
<正>黄宸,李玲,钟秉林在《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9期中撰文指出:根据课题组对未来我国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和在园幼儿数量的预测,以平均每班30人的标准计算,"全面二孩"政策下,近年内我国学前教育班级数量需求快速增长,峰值出现在2022年,达到205.08万个。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的2016年教育统计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源流理论及其修正的视角,对“三孩”政策议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问题源流的踪迹是“二孩”政策效应减弱,人口结构历史性变化,人口趋势预测凸显风险等;政策源流则包括人大代表的议案和政策专家的政策建议等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政治源流中政府的执政理念、人民的情绪和意向等酝酿了政策出台的环境。政策之窗的打开和三条源流的汇聚,成为“三孩”政策出台背后的动因。“三孩”政策的三条源流之间并非相互独立,关键事件第七次人口普查是推动政策出台的主要力量。为助力“三孩”政策顺利实施,政府应全面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社会应营造积极的政策实施环境,媒体要传播政策利好价值观,家庭要主动建设友爱和睦之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先后出台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的生育政策,以应对“高龄少子化”社会的趋势进程。渐进式放松的生育政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取决于目标人群在婚嫁、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观念及行为反应。本文基于“七普”数据,从“流动人口”跨区域迁徙特征、适龄人群婚育意愿及决策比较等维度进行分析,阐释政策变迁与社会行为的互动效应,就完善与“三孩”生育配套的“政策篮子”提供政策建议。研究认为,要尊重适龄人群的“类差异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要“均衡化”城乡资源配置,科学引导适龄人群理性流动;要积极培育生育友好型文化,协同营造良好的婚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运用队列要素法,使用Leslie矩阵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平均总和生育率1.57为基础,确定分城乡、分孩次的历年总和生育率,估算“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2020—2035年城乡0~3岁婴幼儿人口总量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基于已有相关研究,以24.95%的入托率预测我国托育服务资源需求规模。结果显示,尽管中方案和低方案下2020—2035年托育适龄人口呈现递减趋势,托育机构需求预计在2020年达到10万~11万所,2030年降至7万~8万所,至2035年将稳定在6万~7万所;对托育机构教师的需求量将从2020年的453万~508万人减为2025年的391万~431万人,2035年托育机构教师需求量为312万~349万人。这对托育机构的硬件设施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托育服务严重供给不足,“全面二孩”政策下存量与增量叠加,托育资源配置压力将更加凸显,应尽快推动建立动态人口监测系统,精准把握家庭托育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多方面调动和扩充资源,尽快补齐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资源短板;加强托育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从学前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人口学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数学领域的灰色预测法,分析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测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八年内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出生人口数量,就"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可能会出现的公共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缺口大等问题进行探讨,为"全面二孩"政策更好地实施提供科学预测人口增长趋势,调整幼儿园布局、及时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弥补师资缺口、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稳健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正式实施,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正式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但单独二孩政策遇冷,二孩出生规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河北省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利用2015年6月河北省11个地市及所辖县的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以及2016年3月沧州市生育意愿调查数据,进行不同特征人群的生育意愿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二孩生育意愿为62.3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一孩性别、家庭类型、教育和社会资源对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连云港市统计局2016年统计数据,选择CPPS人口预测工具,对2017年至2036年间连云港市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全面二孩政策"对连云港市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会有较大影响,但影响并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生育政策是影响人们生育观念、优化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人口的稳定、合理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杭州市“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80后的生育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80后的生育意愿增强,对孩子性别偏好不明显,生育二孩的间隔大约为3—4年。基于此,杭州市政府应通过提供优质的生育服务;加大基础教育资源的供给;根据不同年龄段及生育间隔,及时做好应对生育高峰的准备;加强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监测力度;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制度以及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等措施来正确应对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6.
桂文 《广西教育》2011,(28):6-6
近日,南宁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南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两个配套文件,承诺自2011年至2013年,南宁市将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城乡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基本消除非法办幼儿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截止1990年7月1日零时,河北省人口总数已达6108万人,与第三次人口普查5300万相比,8年间共增加80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0多万人。如果按这一增长速度推算,到2000年河北省人口将突破7000万。“在本世纪末,将河北省人口控制在6450万”的计划将不能实现。当前,本省人口严峻形势的出现,尽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即受到第三次生育高峰的惯性影响,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计划生育管理上的失控,计划外生育(包括早婚早育、超计划的二胎和多胎生育)人口的猛增。仅以1989年为例,河北省出生人口为127494人,一孩占总出生人数的47.43%,二孩占35.63%,多孩占16.94%,仅多胎生育就达22万多人;妇女非法超前结婚比例提高,育龄妇女生育峰值年龄提前,从第三  相似文献   

18.
采用科学方法对教育规模进行预测,有助于为教育发展的目标制定、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参考。该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科技因素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中国“十四五”时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进行预测,发现: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在2021年后,逐年降低,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园幼儿数不足440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将在2024年开始下降,2025年为1441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在校生(不含技工学校)达到4085万人;高等教育规模稳步上升,2025年在校生达到3930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数(不含非全日制)达到349万人。教育主管部门应将规模变化作为学前教育普惠普及、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纲要》的发布与实施,学前教育面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纲要》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居于战略任务的首位,为今后继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全国各地也立足于关注民生、均衡发展的角度,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幼教工作,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建设和标准化园所建设,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内涵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作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双过亿"的大省,聚焦民生痛点,聚力进一步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以及如何化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适龄幼儿入园压力增加等问题,通过省级立法促进及一系列政策措施配套"组合拳",全力开启普惠园建设"加速跑"模式,推动普惠园建设实现"井喷式"增长,有力地提升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