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立体几何中,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一个常见的题型,同时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及多面体的体积也常转化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本文总结几种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常用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立体几何中,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其他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以及多面体的体积也常转化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因此,点到平面的距离在立体几何的距离问题中相当重要,下面举例说明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几种求法.  相似文献   

3.
反思与导入。对于空间距离,我们主要研究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的距离以及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其中核心问题是点到平面的距离,不管哪种距离,一般要先认定距离在哪里,再证明之,然后转化到平面图形中解三角形或用向量法处理等.同时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比如求面面距离常转化为线面距离,再转化到点面距离来求.  相似文献   

4.
在立体几何问题中,求点到平面距离问题屡见不鲜,总结求点到平面距离五种不同的方法,将增强我们解决此类问题的信心,提高解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五种方法.一、用点到平面距离的定义求例1已知三棱锥S-ABC中,A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SA⊥平面ABC,SA=3,那么点A到平面SBC的距离为___.  相似文献   

5.
在立体几何中,求解各种距离是一类重要的题型,而点到平面的距离更是需要同学样熟练掌握的.总的来说,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空间距离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内容,其中所涉及的线面距、面面距等都可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所以高考对空间距离的考查主要围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进行问题设置.下面将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常用方法举例剖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立体几何中求夹角和距离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焦点.而用几何方法求夹角和距离时,往往离不开射影,尤其是涉及到平面外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的问题.例如,求点P到平面α的距离就要找出点P在平面α内的射影;求OP与平面α所成的线面角,就要找出OP在平面α内的射影;求二面角α—l-β,若知P∈α,可找出P在β内的射影,等等.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高中立体几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求:①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②互相平行的直线和平面间的距离,③互相平行的两个平面间的距离,④平面外一点到该平面的距离.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均可以把问题①②③转化成问题④,即转化成“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立体几何是研究点、直线、平面的性质及其位置关系的,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求距离的题目,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1)求两点间的距离;(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4)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5)求直线和平行平面间的距离;(6)求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由于线面距离及面面距离常转化为点面距离来求,异面直线的距离有时也转化为线面距离,进而转化为点面距离求解,所以点面距离的求法是学习的重点,学生必须掌握. 一、定义法构造垂面,利用面面垂直性质作出点面距离来求. 例1 (1993年上海高考题24题改编)已知二面角α-PQ-β为60°,点A和B分别在平面α和平面β上,点C在棱PQ上,∠ACP=∠BCP=30°,CA=CB=a,求点B到平面α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张虹侠 《考试周刊》2008,(52):58-58
空间距离可分解为七种: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于一个平面的直线到此平面的距离,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这七种求法基本上都是转化两点间的距离来求,因此,会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是基础,求点到直线和点到平面的距离是重点,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难点。本文提供求异面直线距离的几种策略,以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2.
空间距离问题包括点与点、点到直线、两条平行直线、两条异面直线、点到平面、平行于平面的直线与该平面、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其中点与点、点与直线、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基础,求其他几种距离一般化归为求这三种距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重点,常用的方法有定义法,向量法和等体积法,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有时点在平面内的射影难以作出,这时可考虑转化法.下面以一例给出若干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并且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也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去求解.因此,点面距离就成了这一类距离问题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5.
点到平面的距离是立体几何中距离概念的典型代表。也是垂直关系的一个重要应用.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关键是作出点到平面的垂线,本文通过一个题目介绍一下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几种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立体几何中,求距离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而求距离的关键是找出或作出距离,这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实际上,在立体几何中,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和平面到平面的距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  相似文献   

17.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高考中的一类常考题型,也是立体几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内容之一.现举例说明求点面距离的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整个立体几何问题的枢纽,它不仅是线线关系和面面关系的中间环节,而且在有关距离和角度的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距离都可转化为点线距离和点面距离,在计算前关键是确定垂足;求线面角时,常采用“射影转化法”,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时,常运用“三垂线定理法”,而这些与垂足的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一、构造图形解题例1 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两两互相垂直,D是平面ABC内的一点,点D到平面PAB、平面PBC、平面PAC的距离分别是3、4、5.求点P到D的距离. 解析如图所示,利用点D到三个平面的距离的特点来构造长方体,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求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  相似文献   

20.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高考热点问题,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都可以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解决.下面介绍几种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一、直接法1.利用空间图形的性质寻求垂足的位置,直接向平面引垂线,构造三角形求解.例1已知ΔABC,AB=9,AC=15,∠BAC=120°,ΔABC所在平面α外一点P到此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都是14,求点P到α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