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空蚀破坏的原理以及发生空蚀破坏的条件,并分析了龙抬头式泄洪洞发生空蚀破坏的原因和易发生空蚀破坏的部位。最后,结合工程实例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发生空蚀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不平整度以及体型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冷等静压工艺制备了孔隙率为8%和14%的等静压石墨,通过超声振动空蚀试验系统对等静压石墨的抗空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等静压石墨的体积损失和表面破坏形貌揭示其抗空蚀性能.空蚀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14 h后,与普通碳石墨相比,孔隙率为8%和14%的等静压石墨体积损失分别为普通碳石墨的35%和46%;孔隙率为8%的等静压石墨表现出更强的抗空蚀能力,且等静压石墨的抗空蚀能力随着孔隙率的降低而增加;等静压石墨空蚀破坏的机制是冲击波和微射流作用下等静压石墨材料的脆性断裂;由于粒度小、组织均匀及硬度高,低孔隙率的等静压石墨表现出良好抗空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321不锈钢的抗空蚀性,在超声波金属材料空蚀试验机上对该材料试样进行了空蚀试验。方法: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维氏硬度测定、扫描电镜微观形貌分析和失重测量等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该材料的空蚀行为和特征。结果:试验表明,321不锈钢的空蚀经历了孕育期、上升期、衰减期和稳定期四个典型的空蚀阶段,该材料的空蚀坑具有明显的"彩虹环"特征。结论:由塑性变形和疲劳断裂引发的力学作用是321不锈钢表面空蚀损伤的主要机理,空泡溃灭引发的局部高温氧化是空蚀坑"彩虹环"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4.
许多青少年都爱喝气泡饮料,最近一项对英国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带气泡饮料是导致青少年患牙蚀的一个主要原因,但许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高达92%的14岁英国青少年因喝碳酸饮料和汽水而导致牙齿珐琅质保护外层被腐蚀。牙蚀会使牙齿变脆弱,还可能使牙齿边缘变薄或碎裂。因此,带气泡饮料是导致青少年牙蚀的最主要因素。每天仅喝一份带气泡饮料就会使儿童患牙蚀的危险明显增加,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英国牙科》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每天喝四杯或更多带气泡饮料,会使12岁青少年患牙蚀的危险增加2.5倍;而14岁…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研制颗粒移动床除尘装置的意义和实验装置的流程及其工作原理。利用本实验装置可以进行沉降、过滤、吸附、解吸和气力输送等两相流的研究。在本实验装置上取得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成功地应用到了工业装置上。  相似文献   

6.
水闸在运行多年后,经过冻融破坏、水流冲刷、侵蚀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剩蚀现象,对水闸这种侵蚀破坏的处理是灌区管理当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在新安灌区水闸工程的裂缝和表面剥蚀、水质侵蚀、冲磨、空蚀、钢筋锈蚀等修补加固中采用了水泥基和树脂基修补材料进行维修,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984年,一位名叫瓦纳布的英国人注意到,舰艇船只在海洋中航行,它们的螺旋桨运转了一段时间之后,叶片便会损坏,轻则表面变得坑坑洼洼,重则剥落空孔,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因此而大大缩短。他后来进一步发现,差不多旋转速度极快的船用螺旋桨、水泵、水轮机等的转轮叶片都有这个通病。这引起了瓦纳布的浓厚兴趣,并着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原来造成这种破坏的并非别的什么原因,其罪魁祸首是水中产生的一种气泡。水力机械的旋转部分工作时,水中会不断地产生气泡,然后破灭,再产生,再破灭……气泡破灭时所发出的巨大冲击力使机械部件深受其害,这就是气蚀。  相似文献   

8.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属磁电效应的一种.如图1所示: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U_H,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其中  相似文献   

9.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属磁电效应的一种.如图1所示: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UH,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其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气管道运输系统存在的固液两相流对管道弯头的冲蚀破坏问题,采用CFD软件Fluent中的DPM和k-ε模型模拟多相流冲蚀现象。分析弯头内流场压力流速分布和颗粒运动轨迹,找出弯头最大冲蚀率与冲蚀位置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弯头内45°外侧壁面区域流场压强最大;弯头内流体流速在弯头内侧45°近壁区域达到最大值,其附近有二次回流现象。弯头冲蚀率最大值出现在弯头外侧壁面40°~50°之间,且随着流体入口速度和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浮选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融合,设计了矿物颗粒与气泡碰撞、黏附实验观测装置并开发了视频数据可视化转换软件,用于观测颗粒与气泡的碰撞–黏附过程和行为,计算颗粒与气泡碰撞–黏附的过程参数和黏附效率,实现浮选理论微观知识的数据化和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合理、调节精准,可自动记录视频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教学过程表明,该...  相似文献   

12.
好玩的空气     
空气杠研羔把一个瓶子放入水里使它灌满水。在水灌入瓶子时,你会发现什么?(空气气泡被挤了出来) 2从花盆中取少许泥土放入水中,看一看泥土中有没有空气。(有) 3.把一杯水放在热的地方约1小时,你会看到什么?【水中升起一些小气泡或小气泡集结在杯子的四壁)在水变得越来越热的情况下,一些气泡跑到空气中。在水开时,许多大的气泡跑了出来。【说明水本身就含有空气) 空气寓妥空飓吗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一个漏斗,橡皮泥,大头针或铅笔。}作:将一个漏斗放八塑料瓶颈,用橡皮泥把空隙封严。你会惊奇地发现水没有流入瓶子里。t泥上扎一小孔(让成人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研究了GFPP玻璃钢的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响应,通过其动态的应力应变曲线发现,其属于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GFPP玻璃钢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分析认为:其各向异性除了与纤维的排列和铺层等有关外,材料中的微裂纹和空洞等损伤的发展演化也会导致各向异性。损伤的发展演化将导致材料的软化和破坏;并且损伤的发展演化除了与应变有关,还与应变率有关。本文还阐明了这种材料在两个相互垂直加载方向上的应变率效应,对这两个方向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样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样例的知识内容进行自我解释,会导致样例学习成绩提高,这就是自我解释效应。Chi等人最初对自我解释效应所进行的研究发现,自我解释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先行知识、一般能力和个体差异。对自我解释效应的三种理论解释是:间隙—填充(gap—filling)、图式—结构(schema formation)和相似增强(analogical enhancement)。未来对自我解释效应研究的关注点是:自我解释效应的机制、人为设定自我解释提示能否改进学习效果,以及建构性活动与样例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奖励》2008,(5):27-27
获奖项目简介 离散型多相流指含颗粒或液雾的气体流动、含气泡或颗粒的液体流动以及气泡液体颗粒流动。湍流反应流动指有燃烧或常温反应的流动,它们广泛存在于热能、航空航天、交通、化工冶金、水泥等工业中。多相湍流流动中除了气体或液体有湍流脉动之外,离散相(颗粒或液雾或气泡)也有强烈的湍流脉动。颗粒、液雾或气泡的湍流脉动及其所引起的湍流弥散(扩散)不仅对流动、传热传质和反应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氧化/氧扩散工艺对纯钛TA2表面进行处理,TA2先分别经500℃、30 min,650℃、30 min和800℃、30 min热氧化处理,随后进行800℃、20 h氧扩散处理.处理后的试样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测试仪分别进行表面形貌、物相和硬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热氧化/氧扩散工艺在试样表面制得一定厚度的硬化层,表面硬度得到显著提高且沿深度方向硬度快速减小.室温下在去离子水中,采用磁滞伸缩振动空蚀设备对试样的抗空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热氧化/氧扩散工艺对TA2表面改性可以显著地改善TA2的抗空蚀性能,而这主要归咎于致密的氧扩散层在空蚀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抑制裂纹的萌生、扩展.  相似文献   

17.
在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解释上,接触经验与社会分类两大理论取向之间一直存在争论,综述新近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关键问题上:是否存在对种族特征的注意偏向,识别不同种族面孔的认知机制之间有否差异,接触经验和社会分类是否是同时存在的两个因素.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探讨以及这些问题彼此之间的关联验证,提出和建立异族面孔识别的认知神经模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电阻测量,对快淬法制备的铸态和退火处理的Co15-xFexCu85(X=0,3,6,9,12,15)系列样品颗粒合金进行了结构和输走性质的研究.发现了造成Co—Fe—Cu合金输运性质变化的Co、CoFe相分离过程,这结果与Co—Fe—Cu合金相图相一致.在快淬CoFeCu样品中磁电阻效应小于CoCu样品.条带是多晶体,颗粒尺寸为几百纳米.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发电厂凝汽器铜管在循环冷却水中产生腐蚀破坏的实际,对腐蚀部位和非腐蚀部位的微观组织进行的金相检测表明:凝汽器铜管点蚀深度达0.125~0.138mm;在腐蚀照片上,还可见到黄铜的层式和拴式脱锌,在铜合金管的某些部位腐蚀溶除后,基体上留下了一个蚀度了的残余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模拟井下压裂作用下胶凝酸和清洁酸作用时的碳酸盐岩破裂机制,了解两种酸液体系作用后的强度劣化效应,进行了拟三轴岩石力学试验以及3-D扫描。试验结果表明:与胶凝酸反应后,碳酸盐岩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抗压强度均呈降低趋势,其中泊松比降低幅度明显,酸蚀90 min时,降幅达到18.15%;与清洁酸反应后,碳酸盐岩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在酸蚀初始阶段小幅提高,当酸蚀时间达到90 min后,两者降幅分别为21.04%及23.55%,泊松比降幅为4.36%,岩石力学性质劣化效应明显,脆性指数升高12.09%;与胶凝酸反应90 min后,碳酸盐岩的脆性指数提高58.56%,破裂压力呈下降趋势;与清洁酸反应后,裂缝壁面粗糙程度明显降低,裂缝导流能力呈降低趋势。酸压后的力学性质劣化特征可为酸化压裂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