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情境融合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深入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其次,结合情境,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铁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最后,采用大单元教学的内容整合、逐级进阶、任务驱动、情景迁移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2.
提高小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深化素质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意教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3.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劳动者,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对大学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4.
张春兰 《班主任》2012,(11):35-36
正课堂上,我正满怀热情地讲着课,突然传来一阵"吱吱嘎嘎"的响声。寻声望去,小杨正侧着身子跨坐在凳子上,骑木马似的摇晃着,铁质的凳子脚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我给了他一个停止的眼神,但他没有理会,于是我严厉地说:"都上初二了,怎么还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骑木马?"没想到,小杨竟然笑着拖了一个长腔儿:"嗯——"明显带着挑衅的意味。我顿时火冒三丈:"同学们都看看,咱们的杨同学玩得多快活,木马骑得多棒!"我的语气充满了讽刺,心想众目睽睽之下你总  相似文献   
75.
经济地理区域划分,可为资源合理利用、产业调整、区域布局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将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在经济地理区域划分的研究中,以期为同类地区经济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张春兰 《考试周刊》2012,(63):28-30
苏童的女性系列作品,多从勘探女性生存的角度虚构故事。本文试对苏童文本悲剧女性命运及其悲剧原因进行分析,透过女性生存的悲苦表象提出父权制度下女性的人身依附意识导致了红颜悲剧,以期唤起男性中心文化下女性的自省。  相似文献   
77.
问卷调查表明,目前未成年人生命意识较为淡薄,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造成未成年人漠视生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以增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8.
梦幻西班牙     
深绿色的大西洋犹如狂暴有力的海神波塞冬般掀起惊涛骇浪,蔚蓝色的地中海恰似温柔多情的阿芙洛狄忒般一向波澜不惊。西班牙——这个充满浪漫情怀和异国格调的国度,便是镶嵌在这胸怀壮阔的洋海中间的明珠。正如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是法国和意大利的天然分界线,雄伟高大的比利牛斯山上也把“高卢雄鸡”法国和“斗牛士”西班牙一分为二。西班牙就在这独特的海洋和高山的哺育下,占据了人类文明的一席之地,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79.
本实验主要目的尝试将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有机结合,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种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升华阅读的英语教学法。结果表明:阅读材料的类别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效果影响较大;阅读和写作存在一种内在的互相促进,互相增强的联系;将英语读和写整体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0.
"网络直播"这一形式的出现,把广播这个有声媒体的老大哥推上了风口浪尖。于是电波借助网络"看得见的声音"即"可视广播"诞生了。那么"可视广播"会给传统广播带来哪些冲击?使用过程中广播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在技术支撑、政策扶持和受众参与等综合作用下,"可视广播"的到来,广播参与者如何快速调整到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走访、调查,探析"可视广播"对"传统广播"在思维模式、生产方式、运营机制、经营理念等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传统广播"向"可视广播"转型的意见、建议。并得出结论:广播改革是必然的,做让听众"看得见声音的"广播——即"可视广播"是当下广播的发展趋势。改革一定会触及多方利益,但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并不断探索,建立良好的改革创新机制,广播就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