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以会话分析为理论视角,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会话分析理论对师生对话细致入微的呈现能够帮助研究者看见师生"思维的构建与韵律".通过语料编码和分析,从师生对话的话轮特征、对答特征、主题相关组的内容特征三个方面来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师生对话特征.话轮特征方面,教师话轮注重礼貌策略和协商性语气的使用,学生话轮呈现探索式语言风格;对答特征方面,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对答结构,包括I-R-F结构、回音(I-R-Rv-E)结构和架构—发展—评价(F-D-E)结构,对答中存在多种类型的话轮交接方式;主题相关组方面,70%以上的主题相关组属于以促进"迁移"为目的 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2.
23.
刘景会  范会敏 《晋图学刊》2002,(2):11-12,55
合并后的大学图书馆如何设置,是目前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世界各国的大学图书馆体系可以归结为分散型、集中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地域、办馆思想、办学规模和行政与人事制度等.以读者为中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作、突出总馆的管理职能和分馆的服务职能是各国大学图书馆设置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
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的论争持续已久,这对本应是互相促进关系的二者在实践中却被对立起来。从中庸的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执两用中”的整体原则、“经权损益”的权变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来看这个问题,有助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中”为用,消解实践中顾此失彼的做法,以整体的眼光从全局着眼,因时因地强调知识和能力,促进两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5.
计算机语言课教学手段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计算机语言课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同对计算机语言课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计算机语言课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在所调查的5所乡村学校中,师生的乡土文化传承总体状况不理想。乡土文化传承态度均值高于文化实际践行,教师与学生在乡土文化传承上存在显著差异。鉴于调研的数据,教师和学生要从不同的视角给予教育支持。对于学生,要基于耦合理念实施多维度教育;对于教师,要基于地方性知识,从培育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多元文化品性以及乡土知识教学转换能力方面提供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27.
实现深度教学是深化课堂改革的重要诉求,深度教学并非教师单方面的表现,而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产生的结果,因此课堂话语分析成了探究深度教学特征最为直观的途径.研究依据哈佛教育学博士迈耶提出的"架构-发展-评价"编码结构对20个深度教学课例中的师生的话步进行了编码、统计和分析,发现深度教学的师生话语具有以下特征,在话语序列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I-R-F结构中固有的话步的类型和归属,实现了深层持续对话.在师生的参与结构上,学生们通过引入和架构问题,评价和确认解释,主动参与了知识建构的过程.从交流基调来看,深度教学的课堂话语具有民主、亲和的基调.  相似文献   
28.
课程内容是系统的知识和经验的体系,这是比较公认的观点。现实中很少有人会把课程内容与意识形态联系到一起,因为在人们已成定势的思维方式下,课程内容所承载的知识往往是中立的、没有偏见的,出自其中的东西往往被视  相似文献   
29.
课程内容的意识形态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内容是系统的知识和经验的体系,这是比较公认的观点。现实中很少有人会把课程内容与意识形态联系到一起,因为在人们已成定势的思维方式下,课程内容所承载的知识往往是中立的、没有偏见的,出自其中的东西往往被视作真理的化身,很少有人去怀疑它。但课程内容并不是通常所描述的那样,实际上它是主流阶级的权力、意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体现和象征,是一种官方知识,是一种法定文化。没有一个国家的课程内容能够脱离意识形态的控制与渗透,没有一个国家的课程内容不或明或暗地反映某种意识形态。因此,只有把课程与课程内容放回到更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背景之中,才能揭示出课程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本质及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0.
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倾向,偏爱极端的激进化倾向、过于乐观的理想化倾向、贴标签的形式化倾向、好大喜功的功利化倾向。解决这些极端问题的策略有:以折中为思维统领;以相互联系为实施前提;以不偏不倚为实施原则;以通权达变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