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语境下,中国现代戏剧的创作免不了受欧美近现代戏剧的影响,体现出世界戏剧发展的某种交互性,并显示出自己的发展路向。如熊佛西的《喇叭》,在主要人物配置和基本故事框架上借鉴了奥尼尔的《天边外》,关注的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但是在主题思想的开掘上,作者放弃了自己固有的知识分子立场,以实用功利主义迁就社会大众和现实局势的需要。这种现象在中国现代戏剧中较为普遍,其成败得失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22.
我没看过周洲主持的中央台的《风车转转转》,但读了她图文并茂、装帧“另类”的《非常童年》一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版),也算是领教了她切实、真诚、活泼的主持品格。 周洲写这本书,完全出于一种职业责任感。众所周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心理疾病愈加严重,儿童的教育问题愈加突出。近些年来,少儿犯罪、自杀、出走、吸毒等现象时有发生,一切罪孽活动似乎都呈现出低龄化的  相似文献   
23.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背景、指导思想和目标、教学内容构建和实施以及师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仅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观和现代课程论体系,也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展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4.
对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运动损伤的几种理论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评论.理解和掌握这几种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对于全面研究运动损伤现象,指导人们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和康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网络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建立高效的教学、实验和科研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成绩考核方法和建立初步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使之与新的网络实验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以国家教育方针和重要政策文件为指导,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对学校群体工作进行了系统改革,构建了"一二三"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高校体育教学和群体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普通高校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8.
检索国内外5个大型电子数据库中关于体育锻炼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按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认定的证据水平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分级,统计与分析体育锻炼各变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形成体育锻炼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量效关系的专家共识。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3次,中等强度,每次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抗阻运动对执行功能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2次,中、高强度,每次60 min,锻炼周期为24周;多成分运动对整体认知、记忆、执行功能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3~4次,中等强度,每次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对整体认知功能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3~5次以上,中等强度,每次锻炼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  相似文献   
29.
陈爱国 《教师》2013,(36):58-58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是,我们如何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呢?这必然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即问题意识。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积极创设情境、进行问题实践、理清问题联系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30.
陈爱国 《内江科技》2012,(9):110-111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专业学习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何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并结合专业特点,把意志品质的培养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