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有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干预效果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为以一定的纳入标准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纳入符合文献11篇,并且通过Stata13.0元分析软件进行效应量分析,元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的14篇文献中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具有干预效果;(1)前后对照实验d=0.986,95%的置信区间为(0.620,1.352)。(2)敏感性分析和偏倚性分析结果显示元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3)锻炼时间、锻炼周期、干预方式、锻炼频率、都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每周4次以下,每次运动60min以上,中等强度并且以12周以上为指导方案。(4)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大学抑郁患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运动锻炼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探索可能产生较大干预效应的运动方案。结果表明:(1)运动锻炼对产妇抑郁呈大效应量干预效果;(2)运动内容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有氧运动、组合练习、抗阻练习;(3)单次干预时长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分别为30~40 min亚组、60 min亚组;(4)4-5次/周的干预频率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最大,且干预效应随干预频率减少而减少;(5)持续3-4周至24周的运动锻炼均对产后抑郁产生了良好干预效应,12周左右运动锻炼的干预效应最好;(6)练习形式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集体练习、个人练习。结论:(1)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状,产后运动可能优于产前运动干预效果;集体锻炼可能优于个人锻炼干预效果;(2)每周锻炼4-5次、每次锻炼持续30~40 min左右、共持续12周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更有可能获得改善产后抑郁的理想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6,(6):110-11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执行功能与学业成绩的影响,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执行功能在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按照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扬州市某中学初二年级5个教学班共25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4个实验班和1个对照班,进行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干预,实验干预持续8周。实验前后对所有被试的执行功能和学业成绩进行测量,执行功能测量采用E-prime系统在计算机上完成,学业成绩采用被试实验前后的两次期末考试的学业成绩。结果:(1)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执行功能整体、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对刷新功能没有显著影响;(2)在45min体育锻炼中累积27±1.35min中等运动强度的初中生,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业成绩均有提高且效果最好,但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学业成绩影响没有显著差异;(3)在45min体育锻炼中累积22.5±1.35min、27±1.35min中等运动强度的学生,执行功能的转换功能对学业成绩的间接效应具有显著性。结论:(1)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累积时间达到20min以上对初中生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的效益最为显著;(2)持续8周、每周3次、每次累积持续25min左右的中等运动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具有积极影响;(3)体育锻炼主要通过执行功能的转换功能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运动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机理、效果及策略,为老年人科学运用锻炼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在PubMed、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1)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和高强间歇运动等运动可调理体内线粒体、活性氧等分泌物的含量,促使运动神经元保持正常的兴奋状态,改善老年人的肌量、肌力和身体活动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2)从中年时期开始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肌少症的防治。每周2-3次、每次30min,为期8-24周的抗阻训练或每周3次以上、每次60min左右,为期24周以上的有氧运动可能是老年肌少症运动防治的一种可行方案。(3)抗阻训练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是防治老年人肌少症多种合并症的主要运动形式,其运动强度可能较健康老年人和单纯老年人肌少症患者低,建议以低中强度为宜。结论:运动锻炼对于老年肌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重点对当前老年肌少症的运动防治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归纳梳理,并针对肌少症的防治时机及方案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当前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运动方法的选择上,比如锻炼时间、强度及频率的控制等,仍需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7,(4):94-102
采用《饮酒及重要疾病调查问卷》对受试者进行筛选,确定191名60-67岁之间老年受试者,采用《身体锻炼调查问卷》对其锻炼情况进行收集,采用问卷方式对其老化态度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采用计算机实验方式对其执行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体育锻炼不仅能够直接改善老年群体的执行功能相关水平,延缓认知衰老,同时还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老化态度间接促进老年人执行功能的改善和延迟衰退;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1小时以上,坚持3-6年,才会对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产生显著地促进作用;每周进行3次及以上的锻炼频率,单次锻炼时间1小时以上,坚持3-6年,便会对老年人的老化态度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理念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者较多,锻炼年限较长,每周锻炼频次较多,每次锻炼时间较长。锻炼的主要项目为:长走(散步)、健美操、舞蹈和气功;(2)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3)参加体育锻炼5年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5年以下的老年人;(4)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次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周锻炼5次以下的老年人;(5)每次锻炼30分钟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这一研究对促进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身体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运用心理测量与心理实验方法,对参加36周不同项目锻炼的88名老年人(每周坚持3-4次,心率控制在100-110次/min,每次持续时间为30min)所产生的心理效益的研究结果证明:无论何种锻炼方式,对于改善老年人的主知功能,调节情绪状态,改善人格和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身体锻炼方式不影响老年人身体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效益;由于项目锻炼的方式不同,对老年人不同心理广大贩影响效果也不同,自行车,游泳、慢跑项目的锻炼方式对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提高效益明显,而中国传统的气功、太极拳项目的锻炼方式对调节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干预方案。方法: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14篇中文文献,1371名受试者通过设置的5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效应量d=-1.09,锻炼时间(I2=91.3%)及干预周期(I2=84.0%)对运动干预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有高异质性;干预内容(I2=68.9%)、干预强度(I2=62.9%)对运动干预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存在中度异质性。结论:(1)运动干预可明显减缓大学生焦虑情绪;(2)相比其他运动,组合训练改善焦虑的效果最佳;(3)每次运动的锻炼30-60min、每周锻炼3次效果达到最优;(4)4—6周锻炼效果最明显;(5)中强度的干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肥胖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与课余体育锻炼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肥胖率为2.06%,男大学生的肥胖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肥胖女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肥胖男大学生,51.18%的具有亚健康症状的肥胖大学生经常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锻炼频度和锻炼强度是影响具有亚健康症状的肥胖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因素,每周锻炼3次及其以上、每次锻炼60min以上、锻炼强度在最大心率的70%以上的肥胖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评价的辨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论证和理论思辨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评价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和标准.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认为,1)采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可以较为准确、真实的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或现状,能够较为科学的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评价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其构成要素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强度作为评价主体,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依据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实情,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划分为"经常锻炼"和"偶尔锻炼"两个等级.4)经常锻炼的评价标准是"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 min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比较不同功率自行车锻炼的持续时间对认知能力短期影响差异。方法:25名被试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75%VO2 max的的强度骑自行车,在实施前、运动15min、30min和60min采集行为学和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运动30min和60min后的P300反应时和振幅大于运动前,运动15min和运动前的反应时和振幅无明显差异。结论: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后认知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皆在研究不同时间、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参与不同时间的中小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其中30min和60min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显著。(2)实验后各锻炼组心理健康指标进行横向比较(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表明,强度因素有显善性作用,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好于小强度的锻炼效果;时间因素(持续30min或60min)无显著性作用。(3)实验表明女大学生在每次运动持续30~60min的健身健心活动时,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是女大学生最好的锻炼强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锻炼时间和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抑郁倾向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的中、小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有助于缓解女大学生的抑郁倾向,其中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好于小强度的锻炼效果,30min和60min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显著;时间因素(持续30min和60min)无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模7周后,选取喂食高脂饲料的肥胖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Oc)、低强度运动组(OL)、中强度运动组(OM)、高强度运动组(OH)。OL、OM、oH分别以15-18m/min、21-25m/min和28-32m/min的强度运动,坡度均为0。,lh/天,5次/周,共干预8周。干预后麻醉大鼠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蛋白以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8周运动干预后,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运动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O.01);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0M、0H组显著低于OL组(P〈O.05、P〈O.01);血白蛋白OH组高于0c组(P〈0.01)。血尿素氮与血肌酐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实施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使青春期肥胖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和体脂率明显降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调节效果更明显。该运动干预能有效调节血浆蛋白与肝肾功能,但不同运动强度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验间歇和持续有氧运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从而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SportDiscus、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有关间歇与持续有氧运动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偏倚风险评估、异质性分析、合并效应与效应大小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1)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297名被试;2)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有效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BMI、有氧适能和疲劳、幸福感等身心健康指标;3)两者在改善HbA1c%(P=0.04)、总胆固醇(P=0.00)、收缩压(P=0.00)和有氧适能(P=0.0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至高等强度间歇训练对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有氧适能的干预效应更优,而长于12周、5次/周、大于30 min/次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对总胆固醇可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应。结论: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一定程度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相较于持续训练,间歇训练能更有效降低HbA1c%、总胆固醇、收缩压、提高有氧适能,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是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较为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6.
以体教融合为出发点,总结体育运动提升学习效益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探索我国儿童青少年大脑健康发育、学习效益提高和身心健康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立足于脑科学研究,综述体育运动在优化大脑生理机制(细胞和分子层面、脑结构和功能层面)和认知功能(记忆、感知-运动协调、动作预期和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效果。在体育运动的剂量方面,为通过体育运动提升大脑功能效益,儿童青少年需每天累积至少60 min、每次持续20~30 min,每周≥3 d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但关于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与运动剂量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体育与教育结合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大脑健康发育和学习效益提升的有效手段,体教融合应立足于理论机理,基于运动效益剂量关系的原则开展体育教育,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湘西地区城镇居民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锻炼强度、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对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锻炼项目以技能主导类为主、锻炼强度为低强度、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锻炼频率为每周3-5次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最强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普拉提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大众运动健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校女大学生和女教师共3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为期6周、每周3次、每次40min的普拉提成套动作训练进行干预研究,在运动干预前和干预后,使用心血管功能测试仪评估心脏功能与血管状况。结果通过6周的普拉提运动干预后,受试者心脏功能指标变化为,SV、CO和VPE显著升高(p<0.05或p<0.01),PR和HOV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管状况指标表现为,PP、TPR和V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MSP、MDP、MAP和VDC均有所改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周的普拉提运动训练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运动机能,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两种常见运动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内脏脂肪、肝功能与脂代谢治疗效果对比,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集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文献质量,Review Manager 5.3软件meta分析。结果:1)内脏脂肪与脂代谢方面,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之间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肝功能方面,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氨酰转移酶(GGT)在两种运动间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对AST在“年龄<52岁”、“BMI≥28”、“干预频次为3次/周”、“干预周期≤12周”亚组中改善效果比抗阻运动好;对ALT的改善在“BMI≥28”、“干预频次为3次/周”亚组中效果更佳。结论: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比,对NAFLD患者内脏脂肪、肝功能与脂代谢治疗效果均无差异,两种运动方式的干预效果相近;但不同亚组仍表现出差异,有氧运动组AST在低龄、高BMI、短干预周期和短干预频次组改善效果更佳,ALT在低龄、短干预周期组具有更好效果。提示患者应根据自身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及自身运动情况等,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进行,而当患者需要改善AST与ALT时,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