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7篇
体育   256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实用性与唯理性: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观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践观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决定要素。分析了"实用性"与"唯理性"两种实践观的局限性,进而指出了新的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观的基本内涵。最后提出了新实践观对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以现实世界为出发点;以实践本位为方向标;以"双校"贯通为推进器。  相似文献   
12.
金燕  季浏  汪晓赞 《体育学刊》2007,14(7):126-128
对江苏等8个省市的14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调查。调查发现,83.3%的地市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已有68.4%的学校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79.2%的教师已经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影响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因素前3位是校领导的支持力度、教师的能动性及场地设施条件。反映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总体上是好的,但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注重创新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3.
身体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身体锻炼心理学是一个很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外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具体讨论了身体锻炼心理学的定义,影响身体锻炼行为的心理因素,身体锻炼期间的心理过程,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5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董超  董翠香  季浏 《体育学刊》2015,(1):100-103
上海市体育业余训练教练员分布广泛,在训单位多元化,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较高,管理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继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教练员业务考核机制不健全、教练员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教练员培训体系不完善等。提出完善教练员业务考核制度和优化教练员奖励制度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是引领学校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美国在课程标准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美国近二十年来三个不同版本(1995年版、2004年版和2013年版)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规模的教育变革、解除学校体育危机的需求、对“什么是受过良好体育教育个体”问题的探索引导了美国国家课程标准的流变,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框架、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评价三个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关注对“完整的人”的培养、语言表述更加简洁清晰、可操作性逐步提升、更加强调研究成果的渗透等特点。这种流变对于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与完善,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分析和研究发现,安大略省的德育深深地渗透在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其特点主要包括:其一,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中德育内容要求是发展性的,即不同年级阶段,德育内容的要求重点不一样。其二,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且紧紧融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其三,安大略省健康和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主要是通过学生“doing”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道德品质。其四,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而不只是禁锢在班级内。其五,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渗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身体自我量表(PSPP)、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以及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自陈问卷对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试和调查,以身体自我为中介变量,对心理控制源、身体自我与业余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南京市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倾向于外控,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控制源与体育锻炼的参与水平有显著相关;(3)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身体自我相关;(4)身体自我、心理控制源对体育锻炼水平的预测活动是通过两个途径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摘要: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力图构建中国的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旨在通过这一课程模式的实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主要阐述了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目的和理念、理论基础、结构和内涵等,强调重视从学习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学习评价的运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围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来展开。特别强调通过体育教育教学解决中国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关键是,每一堂体育课给予学生持续运动的时间应占一堂课总时间的75%以上;不管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是体能的练习都要保证学生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每一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时间保证在20分钟左右,专门的体能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运动技能的学习以活动和比赛为主。  相似文献   
19.
摘要:在道德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针对运动教育模式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具体的德育实践形式与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为我国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为开发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载体提供启示。研究结果如下:1)运动教育模式下围绕某项体育比赛组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形成模拟的集体社会生活世界,这是一个渗透德育理念的道德实践场域,参与者在该场域中作为担负不同角色职能的道德实践个体,被不同的道德实践单元接纳;2)道德实践个体在活动中,通过道德实践单元内的言行交往,生产出“角色职能、团队认同、分享成败”道德事实,而在所处道德实践单元与其他道德实践单元之间的言行交往,生产出“公平竞争、分享成败、行业认同”道德事实;3)生产出道德事实的言行交往,不仅实现了其“社会群体归属感”和“纪律精神”的属性,更是将社群属性的纪律精神内化为“自律”属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以运动为主的干预方式对小学生体形态和体成分的干预情况,并探讨适合小学生防控肥胖的有效手段。方法:随机抽取四所小学4、5年级中9-13岁超重/肥胖学生作为实验干预对象,共计430人,分为有氧组、无氧组、综合组和对照组,实验持续16周,每周运动5天,每天约65min;运动强度控制在靶心率范围内。结果:经过16周运动干预后,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体脂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体重级别与干预方式在上述三个指标上均无交互作用存在(p>0.05),干预方式显著影响腰围、臀围和脂肪百分比(p<0.05),结论:16周以学校为基础的运动干预方式能够明显减小小学生的腰围、臀围等体形态指标,对体重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有氧为主的运动对体形态的改善效果最优;运动干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小学生的体脂百分比,有效改善体成分;有氧为主的运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