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自2002年新课程"品德与社会"实施以来,我们的教师就在提倡课程回归生活的新观念下,在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真实的、具体的儿童生活世界的碰撞中,尝试着、探索着.根据对教师教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观察,我们认为,目前教师在理念上基本能理解教育与生活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能认识到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离开生活世界,儿童就缺乏生命成长的发展基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因为教育正是要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建构起儿童与他人、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互动关系,从而改善儿童的生活品质,调整着他们的价值观,学习过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师德”作出了新的解释,并进而提出了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两点建议:一是“为己而学”,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准,这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二是“寓身教于言教之中”,教师的讲授,不仅传承学问,而且展示人品,变课堂教学为立体式教育,使学生在受知同时,得到“师德”的浸润,从而益智增德。  相似文献   
73.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诗词的语词积淀义、意象的深层义、意境的升华义等方面,探索鉴赏诗词的规律,以帮助今天的读者掌握诗词的灵魂,从而受到更深刻的艺术陶冶.  相似文献   
74.
作为北宋士大夫,苏轼将“利民”定为终生之志,并以迈往之气实践之,以直言抗争呐喊之,从而形成他独特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7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个人的体会。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开展活动,使活动所蕴涵的个体真正与  相似文献   
76.
一、正确认识“分阶段要求、分层次教学、双循环上升”和“统一要求、居高临下、一步到位”的利与弊。必修课教学要从传统习惯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长期以来,高中物理是学生负担最重,感到最难学的课程之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调整前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作为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来说,要求偏高,初高中台阶大。高考的激烈竞争,又迫使部分高中老师在教学中进一步加深内容,提高要求,增加习题的难度和份量,甚至从高一教学起,就要求学生“一步到  相似文献   
77.
1、前言 中共十四大提出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必须在特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对策。就目前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入,第一,上级财政资金紧张,所以暂时要压缩教育经费的投入,致使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第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经济建设又要  相似文献   
78.
农村学前班课程建设的策略孙民从要加速我国学前班课程的科学化进程,有必要首先在理论上为课程编制工作找准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学前班课程建设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提出现阶段提高学前班课程科学化水平的基本策略。一、确立课程目标的策略课程目标是课程所要造就的儿...  相似文献   
79.
“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践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彻底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通过共产主义实践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进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人民至上”蕴含实践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的内在统一,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和创新精神。深入探究“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价值,对于领悟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0.
资料卡     
主体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哲学认识论基本范畴,指在与世界发生对象性关系中,作为认识、实践、创造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即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客体并创造价值的具体的人。(孙云、孙镁耀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P249)主体概念,在哲学史上曾把它作为本体论意义使用。如亚里士多德在其《范畴篇》中以“主体”表示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与“本体”“本原”是同一概念。从17世纪欧洲近代哲学开始,哲学界才更多地从与客体相对的认识论范畴来理解和使用“主体”一词。提出“我思,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