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特岗计划作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补充新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本文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为视角,通过对甘肃定西、临夏及陇南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深度访谈,从特岗计划政策本体、政策实施及政策环境三方面来对特岗计划政策及实施进行满意度分析。特岗计划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加强和改进特岗计划需要加强特岗计划政策顶层设计,提高特岗计划政策吸引力;推进特岗计划政策实施的质量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特岗计划环境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是我国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存在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不完善、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欠规范、教育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加强和改进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应加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教育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以及教育行政执法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远程教育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是高教自考实现手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对现代远程教育在高教自考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认为高教自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走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道路 ,这是高教自考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为细致、复杂的任务。学校教育的局限和家庭教育的优势决定了最完备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而在现代教育制度下,家校合作是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美结合的最优化途径,使学校教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是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重要基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促进义务教育目标实现和提供给贫困地区学生良好教育的需要考虑,国家都有义务和责任更努力地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促进义务教育走向均衡.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采用自编的《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制度研究学生问卷》,调查了"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以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的现状。调查发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资助金额或实物相对教育支出的比率较低;国家的政府资助多而其他资助形式相对较少;学生所得资助以实物为主,很难解决被资助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接受资助对象主要由民政部门确定,这很难保证评定工作的科学性与连续性等。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就学资助制度,以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效。  相似文献   
18.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和形势,加快高教自考的发展,将对西部教育与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支持作用。但在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西部地区高教自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部地区高教自考应主动适应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在定位上,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服务宗旨,始终树立为考生服务的意识。其次,培养对象和教育模式应坚持以成人继续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和各种职业、岗位培训相结合。第三,西部高教自考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思想和改革发展重点应放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上,以主要服务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学生资助总体上分为以经济需要为基础的资助和不以经济需要为基础的资助。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这两种资助成比例稳定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不以经济需要为基础的资助增长加快且在实施中出现问题。研究其资助模式对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法,以甘肃省2012年新任特岗教师为研究对象,对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岗前培训得到绝大部分特岗教师支持,但也存在培训时间安排不科学、培训教师安排不合理、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实践性不强等问题。改进建议:建立科学与灵活的特岗教师岗前培训时间安排制度;组建一支以一线优秀教师为主的培训者团队;强化按需施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力促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实践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