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2710篇
科学研究   417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03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3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杨桂菊  陈思睿  王彤 《科研管理》2020,41(3):164-173
处于后发劣势的本土制造企业,已经很难通过跟随和模仿创新实现赶超。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为本土制造企业提供了颠覆赶超的机会。但已有研究对颠覆性创新实现过程与机理的研究较为匮乏。通过对小米公司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了本土制造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基于非主流的低端市场、利基市场的市场定位颠覆,差异化的服务设计颠覆以及运营模式颠覆是本土制造企业颠覆主流市场在位企业,实现成功赶超的有效模式。知识搜索(同行搜索和跨界搜索)是本土制造企业实施颠覆性创新的知识与信息来源,机会能力是本土制造企业通过知识搜索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4.
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下,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均处在不断加剧的动态变化中,揭示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是保持和增强系统弹性以及可持续性的科学基础。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黄河重要的产水区和绝大部分泥沙的来源区。合理布局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格局,协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与泥沙控制,是黄土高原地区和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本文立足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前沿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国家需求,综述了区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耦合模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认为发展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分析方法和稳态转换识别方法,建立耦合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权衡与优化模型,是推动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为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5.
“下午大家可以带自己爱吃的水果到学校来。我们边吃边上课,好不好?”“哎——”孩子们一起伸出“V”手势,真是兴奋至极。下午,快上课了,我站在教室门口,看见孩子们都带了自己爱吃的水果,有说有笑。这时李添添低着头,无精打采地向教室走来。  相似文献   
126.
陪您歌唱     
陈思 《高中生》2009,(19):10-10
2009年暑期,《高中生》杂志社的全体员工走访了湖南澧县部分高中,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更为可喜的是,我们还从同学们的手中收获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并且我们有幸请到了澧县教育局工会主席、党委委员陈悦和澧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文定轩两位先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以下9篇文章就是精选出来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7.
陈思 《上海教育》2013,(4):123-123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这样的学习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形成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主要理念之一。将过去“授人以鱼”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授人以渔”,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所说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即“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8.
婆婆     
本期的文曲星是个爱笑的小男孩,他以春光一样灿烂的微笑,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就是—— 山东省青岛市同安路小学二年级的杨与同同学。 他带来了两篇富有童真童趣的习作,《婆婆》一文中,小作者回忆了自己和婆婆在一起的美好生活,表达出对婆婆深深的思念,情真意切。《我的理想》则记录了他不断变化的理想,丰富多彩,充满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29.
我的理想     
我有很多理想。 我喜欢吃,开始我的理想是做个美食家,到处旅行,去吃好吃的东西。但是,很快我发现自己喜欢水,想成为一个游泳运动员,天天泡在水里不回家。我还喜欢发明,总想着能制造一匹天马,加上一个飞行器,它肯定能飞得又快又好,带着我到天上溜达。  相似文献   
130.
社会的发展对价值观的冲击使人们对教学的认识产生了混乱,失去了对教学本身的明确认识与要求。教学更多地服务于知识的传承、科技的革新与劳动力的再创造,成为知识与技能的批量生产,教师也成为一种单纯的赖以谋生的职业。"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神圣光芒开始黯淡,教师作为精神领袖的地位不复存在,社会产生了诸多对教学和教师的误解和轻视。针对这一现状,教育者应在历史的传承中澄清对教学的认识,反思与探求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