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3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优秀女子短距离自由泳选手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1年福冈世锦赛以及2001年广州9运会3次游泳比赛半决赛和决定的分段成绩,前后程成绩差值,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出发,转身,途中,划频,划幅,游速等)的比较,分析子女50m,100m,200m自由泳选手的技战术特点,了解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明确赶超目标,寻找突破方向,为中国游泳今后的腾飞,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提供基本技术参数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揭示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及其二者结合训练对不经常锻炼的老年人关节活动幅度的影响。研究方法 :以 3 2名不经常锻炼的老年男子为研究对象 ,他们被分为 4组 (每组 8人 ) :对照组 (C)、力量训练组 (ST)、有氧训练组 (CT)、力量和有氧训练结合组 (SA)。ST、CT和SA这三组共进行 16周训练 ,每周训练 3次。力量训练内容为 10次主要肌肉群参加的阻力性练习 ,运动强度为 1-RM的 55— 80 % ;有氧训练主要是走或慢跑 ,运动强度保持在最大心率的 55— 80 %。训练前测定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身体活动水平和最大…  相似文献   
3.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06,27(5):61-65
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人类线粒体DNA(mtDNA)多态性及与人类运动能力关系和不同多态性与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适应性影响机制的研究成果。结果提示:mtDNA可作为良好的遗传标记,尤其是长1122bp的控制区在线粒体基因组中最具多态性、进化速率最高的区域,包含着线粒体基因表达的控制信息,其序列多态性分析以及与运动能力表型的关联研究,对于人类运动能力的分子遗传学探讨有重要意义和研究前景。但有关mtDNA多态性与运动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现有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周常压模拟高住低练训练法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睾酮、皮质醇及血睾酮/皮质醇等的影响。方法:系统观察了7名女子赛艇运动员(实验组)进行4周高住低练(2500m)训练前、训练期间第1周、第2周、第4周及训练后第1周和第2周这些指标的变化,并与6名低住低练运动员(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周高住低练使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T水平呈先降后升之势,4周结束后仍低于实验前水平,并且至少持续2周;(2)4周高住低练期间运动员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实验结束后2周恢复到实验前水平;(3)4周高住低练期间Hb和RBC的变化与T和T/C的变化并不一致,实验前后比较,前两者总体趋势是升高,而后两者总体趋势是下降。结论:4周高住低练使血清T水平先降后升,血清C水平降低,这可能与低氧刺激导致血液Hb和RBC逐渐升高以及机体合成代谢相对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实验法,将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分为4组(每组6人),分别进行4周低住低练(LoLo)、高住低练(HiLo)、低住高练(LoHi)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旨在探讨不同模式低氧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血象指标RBC、Hb、Hct和WBC动态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结论认为:不同模式低氧训练中RBC、Hb和Hct的变化幅度、特点与规律存在一定差异,与高原训练比较也有所不同;HiLo、LoHi和HiHiLo3种低氧训练模式均能明显提高运动员的RBC、Hb和Hct,但不同模式提高程度不同,RBC表现为HiLo〉HiHiLo〉LoHi〉LoLo,HB和Hct表现为HiHiLo〉HiLo〉LoHi〉LoLo,RBC与Hb和Hct的增加不完全同步;4周3种模式低氧训练效果至少可以保持2周,而HiHiLo组训练后保持Hb的能力要优于HiLo和LoHi组;不同低氧训练模式虽对WBC造成一定规律性的改变,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的结果表明,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机体免疫机能虽有影响,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和breath by breath方法,对上海汉族5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60名优秀赛艇运动员和85名汉族普通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和V。O2max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上海汉族优秀游泳和赛艇运动员AC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上海和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Caucasian人群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1),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和地区的差异性;游泳和赛艇项目健将和一级运动员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游泳运动员水平越高,II型所占比例就越高,赛艇运动员中水平越高,ID型的比例越大;2)不同基因型的游泳运动员的O2max、O2max/kg、CO2max、Emax、O2-plusemax、Wmax和Tmax等指标,均表现为II型>DD型>ID型,II型明显优于ID型(P<0.05~0.01),而赛艇运动员则表现为ID型>II型>DD型,ID明显优于DD型(P<0.05~0.01)。结果提示,游泳项目中具有II基因型或I等位基因的运动员,赛艇项目中具有ID基因型或I等位基因的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ACE基因I/D多态性可作为运动训练和选材中高敏感的、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8.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方法:以我国35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气体代谢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运动员水平越高,VO2max越大,散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有目的通过身体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运动员整体供能水平的提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RQ、HR、O2-pluse和BLa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优秀组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和耐受乳酸能力均优于一般组运动员,揭示散打运动水平与运动员有氧和糖酵解供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孟志军  高炳宏  高欢 《体育科技》2012,33(2):75-80,85
目的:探讨八周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云南会泽(2210米)进行8周高原训练,在高原训练前的第3天、高原训练的第2天、第5天、第10天、第24天、第35天、第56天以及高原训练结束后的第14天、第28天等测试运动员的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结果:与高原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的第2天EPO、RBC和Hgb分别提高了27.21%、6.04%和2.88%;在第56天分别提高了8.37%、10.63%(P<0.05)和4.72%;在高原训练结束后14天分别提高了21.92%、9.11%(P<0.05)和7.74%(P<0.05)。结果提示,8周高原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EPO和红细胞(RBC)等水平,但其变化规律不同于常规的4-6周高原训练。而RBC和血红蛋白(Hgb)等呈现波浪形的变化趋势,这可能跟运动训练的量和强度密切相关。而初次与多次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在相关指标的变化上具有不同的规律,提示初次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对高原环境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高原因其特殊环境,世居平原运动员初上高原训练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借助代谢组学技术,从急性应激和慢性适应2个纬度,比较分析高原训练初期运动员代谢功能所发生的改变。方法:以16名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高原训练前、年度高原冬训的第4天、第14天调整休息后次日晨取肘静脉血5 mL,分离血浆,借助LC-MS平台测量分析各血浆代谢物,以PCA、OPLS-DA比较各时间点代谢谱的变化。高原训练初期的主要训练内容为低强度有氧训练。结果:1)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第4天和高原第14天发生显著改变的血浆代谢物各有近80种:a)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第4天血浆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分别升高约35倍、17倍,血浆苯乙胺、苯酚、吲哚等分别升高约4-8倍;b)高原训练第14天与高原训练前相比,血浆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苯乙胺、吲哚等显著升高约2-6倍;血浆胆固醇羟化硫酸酯、色氨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2-氧丙酸等下降约2-8倍。2)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第4天苯丙氨酸、色氨酸代谢显著加强,同时,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氨酰-tRNA生物合成显著增加,但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高原第14天,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显著加强,同时,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氨酰-tRNA生物合成仍显著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高原第14天与高原第4天比较,氨酰-tRNA、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生物合成显著上调,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精氨酸、脯氨酸代谢加强。结论:优秀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急性应答期,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代谢调控的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升高达数十倍,之后升高幅度下降,可能是高原训练初期代谢适应的敏感标志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应激与适应可能在运动员高原训练初期代谢应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原训练初期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代谢较为活跃,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抑制,其确切调节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