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1.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6月,在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中小学数学课程高级研讨班上,美国A.M大学Kulm教授谈道:“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即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6月,在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中小学数学课程高级研讨班上,美国A.M大学Kulm教授谈道:"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即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相似文献   
3.
鲍桂花 《广西教育》2012,(30):57-57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的主要手段。笔者发现,当前,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存在“问题过多”、“问题过散”、“问题过散”的“三过”现象,导致课堂成了问题的堆砌,从表面上看课堂十分热闹,实则是无效的。其实,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有起关键作用的“度”。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度”进行有效发问,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堂更高效。  相似文献   
4.
目前,一些教师在品德课的教学中,在运用教学评价语时存在语言单调、内容狭隘、方式单一的现象。欲善其"教"必先优其"言",因此,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应该多一些"情味",以此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以下,笔者谈一谈品德课中"情味"评价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