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教育   5348篇
科学研究   31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12篇
综合类   48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运动队要求提高物质待遇性质的分析,阐明了物质利益的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物质利益与精神奉献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礼”与“虚静”进行研究,揭示了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旨在启发太极拳练习者健全精神,完善人格,促进其技术的发展、技能的发挥,并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新概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文献法和观察研究,借助21世纪新的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教育作了科学的解释。指出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它们之间的联系统一在文化性上旨在为21世纪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4.
文科与理科女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文理科女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元认知能力及其发展水平不同.针对这一差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运动实践与体育文化知识融合,改革成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审美取向可以提挈为四维:"尚新"、"主用","崇力"、"弘真"."崇力",即"以力为美",是鲁迅审美化"社会话语"的主旋律,是鲁迅关于"美本质"问题的深刻体认,也是鲁迅创作风格的显著征象.鲁迅"以力为美"的审美取向迎应了中国近现代救亡、启蒙的历史使命的吁求,有久远的感召力和型范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与受众需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强烈需求是体育新闻兴起和蓬勃发展的社会基础;受众是衡量体育新闻精神品位的重要标准;提高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应及时把握和满足受众占主导地位的多种需要;准确定位,以人格化、个性化的报道制作体育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7.
论竞技运动训练中的人文精神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目前的竞运动训练体系价值目标与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背离,以及由此造成的运动员的异化,指出目前的竞技运动训练体系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本文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初探竞技运动训练的应然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李白《月下独酌》不同英译本在形、意、神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表明诗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译的,只能是创造性的移植;但这种创造性移植也有一个原则,即“力求近似”,在形式与意义近似的基础上做到神似;文章旨在找出中诗英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人文精神教育作为改革的精神内核。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教育中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应将人文教育作为其精神主旨,重新定位其课程性质、构建其课程内容、调整其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性质、内容及课程论、教学论等几方面均体现出其精神主旨——人文教育。准确把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精神主旨,将有助于我们在新世纪新课程背景下形成全新的教师教育理念、开展全新的教师教育工作、培养全新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0.
北京申奥成功是两岸三地和全世界华人团结奋斗的胜利。结合北京申奥历程回顾,分析和研究了北京申奥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的当代民族精神。强调了众志成城所产生的当代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凝聚力,指出违背中华民族当代民族精神的“台独”分裂行径的必败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