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是指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润物无声的隐性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在内的各种综合素质教育,专业精神激励和道德价值观教育,世情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专业案例具体印证等.要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立德树人理念...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加强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经济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是构建“大思政”格局、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和打造中国特色经济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培养“经世济民”人才的现实需求。要建立健全经济类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通过推进“网格化”谋篇布局、讲好“本土化”中国故事、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以及创新“互联网+”教学模式等方面拓展新时代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渠道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基础理论、外化于移动课堂、融化于经济情境,促进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政教育形式,可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步推进,进而达成高校协同育人的教育目的。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道德素养高尚、专业技术精湛的建设者的重任,因此,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是题中应有之意。目前全国各高职校为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做了诸多有实践意义的尝试,也在某种程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文章围绕高职院校如何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途径展开相关的论述[1]。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实施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增强其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使其充分挖掘每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等价值要素进行隐性输入,完善能...  相似文献   

5.
产科作为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科学,涉及复杂的社会及伦理道德,极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意味着产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及医患沟通技巧的教育.以产科学课程为例,探讨了产科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并以产科学中前置胎盘的教学内容展示了如何挖掘产科内在的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效将其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知识、能力与...  相似文献   

6.
徐晔 《教书育人》2023,(6):77-79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产物。要培养语言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维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必须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提升思政工作效能,构筑育人大格局。针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不健全、课程与思政教育功能脱节、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培训不足等现状,为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必须坚持政治性、同向性、求实性原则,以制度协同为基础、以课程协同为抓手、以队伍协同为保障;加强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创设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构筑中西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最终形成育人合力的三维路径,培育德才兼备的“国际追梦人”,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刘恋 《武陵学刊》2022,47(1):137-142
"现代汉语"是一门系统讲授汉民族共同语基础理论的中文专业必修课,课程思政融入"现代汉语"的课程教学,既是对国家"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方针的落实,也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需要我们按照激发兴趣、融合红色资源、树立榜样模范、关注社会现实、避免生硬说教的基本要求,探究专业知识与思政融入的最优结合点,强化任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培养,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注入时代色彩,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引导,创新课外作业布置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协调联动等具体措施,将"现代汉语"课程打造成专业"金课",使之朝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点和辐射点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承担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理解、认同的重要窗口,是引领主流价值观、振奋大学生精神的主阵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又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境,表现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差异性和不稳定性、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轻视心理、效果评价难度较大、现实生活与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使命,都以立德树人为价值目标。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中,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得到显著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既要深入探究思政教育规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又要针对两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结合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不断拓展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本研究从公安院校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价值、现实困境展开分析,通过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开展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堂、强化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标准与完善评价体系等途径,构建全方位育人路径,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是在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阐述了当今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针对高职数学教学现状、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思想政治课程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价值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在这一背景下,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也会随之变化,需要以守正创新作为职业定位,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个体素质培养,着力培养具备坚定信仰的理论家、具有家国情怀的引路者、勇于创新转变的先行者.要以课程共建作为优化路径,加强思政教师集体素质培养,以...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时代所需、专业所求和人才所备.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新维度,不仅在知识目标方面精准提炼知识要点、融合育人元素,更要在能力目标方面服务社会实践、提升专业技能,还要在情感目标方面注重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教学内容的新深度,教师在备课阶段重构专业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寻求与思政课知识体系的融合点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方法的新角度,实现与新时代、新学生、新思维接轨;实现教学效果的新高度,从而达到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生高质量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出发,以两种制度的对比为"题外话",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交通工程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规划理论方面的内涵与外延,如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以多种教学形式论及城市规划的核心与本质、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城市规划在不同国家的地位作用及实践效果等.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从根源上离不开各种层次的规划,由此带来的自尊、自爱、自信也非常有利于引导青年学子牢固地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17.
"形势与政策"课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思政"最初的起点,是由课程自身特殊性决定的。其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课程教学内容是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二是课程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样态。这些特点让"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适合打造成大思政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找准教学专题、建立教师双向沟通集体备课机制、实施双轨模式,绽放教师差异化风采的"三步走"战略来建设课程,推进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8.
研讨式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讨式教学是将研究与讨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同,它打破了"满堂灌""、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方法传授,注重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其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通过指导学生研究和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学实践表明,研讨式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育中的一种新教育理念,倡导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等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培养青年人的"四个自信"意识,增强年轻人的政治和国家认同。复旦大学政治学学科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政治学专业(含国际政治与公共行政)于2017年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专业。我们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课程思政设计、实施和推进方式方法、课程思政探索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国内高校政治学以及其他人文社科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渠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中把握好三个问题,即在质量遵循上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课程内容,在质量依托上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向互动的课程模式,在质量保障上完善"教学能力"与"教师魅力"双标准入的课程队伍,以此制定出配套合理、定位准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改革方案,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各地高校的鲜亮底色和竞争优势,共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